唐詩余說
讀
詩
會
杜甫《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杜甫《房兵曹胡馬》 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其青年時代的詩,和其他盛唐詩人一樣,充滿盛唐時代精神,理想遠大,情緒高昂,非常有抱負有自信。但杜甫也有自己的特點,他的理性制約能力較強。 我們現在把李、杜并稱,是文學史家宣傳的效果,不要以為當時人們也李杜并稱。李詩事實上更合當代時尚。李趨向狂放,盡情地無拘無束地揮灑自己的才情氣度。杜固然也間或狂一狂,放一放,但大多場合都很約束。李詩以萬頃波濤傾瀉的方式造成震撼,杜詩則以深井鉆探的方式感蕩心靈。鉆探要講究精確度,因此杜詩特別講究煉字煉句,精細打磨藝術形式和詩歌語言,盡量在有限的字數中傳達更豐滿的生命體驗。 下面讀讀青年杜甫的《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詠物詩難寫。難處一是要寫出確是這一物,二是要寫出這一物的生命特色、生命意興,三是要把人的精神世界和這一物聯結起來,融會進人的生命意興。融會得越好,這首詩就越成功。 《房兵曹胡馬》寫出的確是一匹駿馬。 “胡馬大宛名”。它是從大宛國進口的名馬。須知,當時中原的馬種并非良種。良種亟需從西域進口。 那胡馬的骨相,“鋒棱瘦骨成”,是田徑冠軍的長相。 那胡馬的耳相,“竹批雙耳峻”,行家一看就覺得它符合賈思勰《齊民要術》的好馬的耳相。 那胡馬的跑相,“風入四蹄輕”,古來詩評家一直津津樂道其中的“入”字。入,表示駿馬飛奔時四腳騰空,留出足夠廣大的空間讓風進入。不是速度極快的馬,哪能做到! 總之,這匹駿馬方方面面都是一流的。有了這匹馬,就可以“所向無空闊”。 杜甫之前,詩壇是沒有過“無空闊”的說法的。杜甫戛戛獨造,說的是,這馬可以把無論多么巨大的空間距離都視為無物。 而且,這匹駿馬除了能力超強,還是忠誠可靠的,所以,“真堪托死生”。 最后總結:“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原來落腳點在于想著橫行——縱橫無敵,建功立業! 馬能有功立業的想法么?沒有。人才有。誰?馬主房兵曹有,詩人杜甫激昂慷慨地寫這詩,你說他有沒有? 但馬雖然不想建功立業,卻也和人一樣會有“萬里橫行”的激情。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得到杜甫、房兵曹與駿馬,已經熔鑄一爐,具有同樣的奔騰不息的生命活力,躍躍欲試:萬里橫行去??!多么具有時代精神。 至于說到煉字,請比較一下,假如“風入四蹄輕”的“入”改成“托”,就意味全失了。須知,這么一改,主動性在風,馬的精神就顯不出來了。這樣煉字的細節是要認真體會體會的,否則就辜負詩人的匠心了。 20200510
文字版權屬于作者,平臺傳播知識,分享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如涉侵權請聯系,一定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