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又名龍爪、龍爪花、山烏毒,俗稱老鴉蒜、蒜頭草、蟑螂花、彼岸花等。
多年生草本,鱗莖廣橢圓形,初冬出葉,線形或帶形。花莖先葉抽出,高約30cm。
由于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花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不可隨意食用。
中文學名:石蒜,石蒜科石蒜屬。
別稱:龍爪花、老鴉蒜、彼岸花、曼珠沙華
【別名】:龍爪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烏蒜、蟑螂花、老鴉蒜、蒜頭草、野蒜、一枝箭[江西省]、避蛇生[湖北省]、曼珠沙華(源于梵語Ma?jusaka)、彼岸花、地獄花。
【花語】:日本為“悲傷回憶”、朝鮮為“相互思念”、中國為“優美純潔”
【功效】:消腫解毒
形態特征
石蒜為多年生草本。葉叢生,帶形,長14–30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全緣。花莖先葉抽出,中央空心,高20–40厘米;傘形花序,有花4–6朵;苞片披針形,膜質;花被6裂,鮮紅色或有白色邊,2輪排列,狹倒披針形,長2.5–3厘米,無香氣,邊緣皺縮,向后反卷,花被管長4–6毫米,喉部有鱗片;雄蕊和雌蕊遠伸出花被裂片之外;雄蕊6枚;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蒴果背裂。種子多數。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石蒜花本身,通常為紅色、橙色、白色、黃色,其中紅色與白色合稱彼岸花,紅色單稱曼珠沙華,白色單稱曼陀羅華,黃色又叫忽地笑。
石蒜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20余種,我國分布有16種,按花葉特征可初步分為:紅花品系、白花品系、黃花品系及復色品系等。
紅花品系:石蒜
黃花品系:忽地笑
白花品系:乳白石蒜
復色品系:換錦花石蒜(L.
神話傳說
傳說中把紅花石蒜叫曼珠沙華(manjusaka),也叫紅色彼岸花;白花石蒜叫曼陀羅華(mandarava),也叫白色彼岸花。
曼珠沙華這個名字出自梵語「摩訶曼珠沙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意為死亡之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盛開在陰歷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它美麗而憂傷的名字來自法華經,為天界四華之一,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紅花。
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后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在民間,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準時,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所以別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于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
彼岸花開開彼岸,相傳彼岸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朵,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這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人們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顏色有如鮮血,是種靈異氣氛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不祥的植物。
美麗神話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在彼岸花身邊的兩個妖精,一個是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
可是他們從來無法親眼見到對方……因為花開時看不見葉子,而有葉子時又看不見花。花葉之間,始終不能相見,生生相錯。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并被這種痛苦深深地折磨著。終于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上一面。
那一年,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葉襯托著,開得格外嬌艷美麗。可是這件事,神卻怪罪下來。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并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折磨……
從此,這種花就成為只開在黃泉路上的彼岸花,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輪回轉世時,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發誓不再分開,接著又再次跌入被詛咒的輪回。
特性寓意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艷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系起來的。
紅花石蒜之所以得名“彼岸花”,主要是源于它夏季休眠的特性。
夏初,紅花石蒜地上部分的葉片枯萎,地下的鱗莖進入休眠;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花瓣反卷如龍爪;葉在花莖枯萎后又即抽出。葉萎花開,花謝葉出,紅花石蒜的花葉永遠不會同時出現。這一點正好符合彼岸花花葉兩不相見的特點,同時也是由于紅花石蒜花色嬌艷、花型奇特,無葉開花,給人妖異的感覺。其實除紅花石蒜外,其它石蒜種類也大多具有夏季休眠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