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八年級復習提綱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復習提綱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1、家庭的含義:P5

答:家庭是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2、家庭類型:P5

    答: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

3﹑家庭關系的確立:P5

答:結婚、生育、收養、再婚。                                            

4﹑你如何理解與父母的親情?P6

答:1、我們與父母的親情是不可選擇的。

       2、父母與子女關系的確認,絕大多數基于血緣關系。

       3、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一種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5、什么是孝敬父母?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什么是: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             

為什么:1、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是法律義務、道德義務。

           2、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養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理應受到我們的回報。

               3、我國有孝敬長輩的傳統。

6、我們應如何孝敬父母?P15-16

答: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孝敬父母,就要從小事做起。

  2、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長大后贍養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P20--21

答:1、年齡等差異,是造成矛盾的原因。

2、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是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P21

答:1、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你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

3.怎樣正確認識逆反心理?P21

      答:1、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

2、逆反心理危害很大。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了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錯誤傷害了自己,同時也傷害了父母。

4、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與父母的代溝和矛盾?P23--25

答:1、積極的做法是從現實中假期溝通的橋梁。我們做子女的,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與父母攜手同行。

 2、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的和家長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3、掌握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如:理解、尊重,換位思考。

5、與父母交往的藝術.P26--27

答:1、贊賞父母。

    2、認真聆聽

    3、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

    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

第三課  同儕攜手共進

1、積極交往的意義。

    答:積極交往,友誼之樹才會枝繁葉茂;開放自我,我們的性格才會開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2、一個受歡迎的人應有的品德。

  答:真誠、理解﹑值得信任﹑理智有思想﹑體貼﹑熱情﹑友好﹑不自私﹑幽默﹑負責任﹑開朗﹑信任別人……

3、交友的原則。P33--35

   答:1、平等互惠 2、寬容他人、尊重差異、加強溝通。 3、坦誠相待、堅持原則。 4、樂交掙友、不交損友。

4.為什么要與異性交往? p36--37

答:1、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可以增進我們對異性的了解,學習對方的長處,完善自己的個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2、可以擴大交往范圍,鍛煉交往能力:

 3、可以學習如何適應社會對不同性別的要求,增進自己的性別意識。
5.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答:1、要互相尊重,又要自尊自愛

   2、要開放自己,友好掌握分寸;  

   3、既要主動熱情,又要主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

   4、真誠相待、自然大方地進行交往。  

  

6.怎樣認識和對待青春期的情感?P39--41

   答:1、這是正常、自然而美麗的事。

       2、需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3、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選擇。

       4、在與異性相處時,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

       5、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我們的自律。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

1、老師的作用是什么?

1、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  

   2、老師不只是傳授知識。老師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樣。教給我們思考方法、讓人探求知識。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型師生關系的內容。

1、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

    2、亦師亦友

    3、愛生尊師、和諧融洽

3、與老師溝通的方法和禮儀。

方法:

    1、主動溝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2、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

    3、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4、原諒老師的錯誤

  禮儀:

    ①禮貌待師②注意場合③、勿失分寸  

          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

1.     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表現有些?

1、不同國家和民族有著各自的標志和代表人物;

2、不同國家和民族有著各自的習俗

3、不同國家和民族有著各自的語言

    4、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不同的待人處事方式。

2.     面對不同文化,   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1、面對不同的文化,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2、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3、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4、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體現了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3.     怎樣對待外來文化?

1、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4. 面對文化差異應采取的正確態度。

    平等交流、互相學習、求同存異、共同繁榮。

5.     怎樣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1、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

2、宣揚、弘揚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

       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

1.網絡交往的優點。p66--67

①信息無限②時空無限③交流對象無限。
2. 怎樣認識
網絡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①網絡,為我們了解使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提供了便利的條件。②沉迷網絡會造成精神頹廢、荒廢學業。③我們應發揮網絡優勢,避免網絡傷害,做網絡的主人,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3. 如何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 ?

1、以健康的心態把網絡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就可以享受網絡的諸多益處。

2、在網絡交往中,我們要學會“信息節食”

3、我們要善于利用網絡技術,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4、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事。

5、作為學生,在網絡上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1、我們要正確認識網絡的兩面性,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網絡交往對生活的積極促進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帶來的樂趣。

2、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

3、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

4、在網絡交往中要守道德。

5、上網要遵守法律這一基本準則。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1.  為什么要有禮貌?

1、禮貌是人區別動物的重要標志之一。

2、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礎。

3、禮貌是文明的體現。

4、禮貌關系到民族的尊嚴。

5、是否講禮貌,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

2.   禮貌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我們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

3.        禮儀的意義是什么?

     1、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系到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系到周圍人,關系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系到我們民族的形象。

     2、按禮儀要求去做,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會使我們變得和藹可親,更容易被人接納

     3、他能展示我們內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氣和振奮的精神,有助于健強我們的身體,還能給人以美德感受。

4.        最常用的三種合乎禮儀的姿態是什么?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第八課     競爭合作求雙嬴

1.        競爭的兩面性。

積極作用:①激發潛能,提高效率。②客觀評價自己,發現自己局限性。③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消極作用:①產生自卑感。②可能滋生驕傲自大的情緒。③產生嫉妒心理。

2.              競爭的規則和目的。

競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是道德和法律。競爭中的一般規則是公平競爭。

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開發潛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              合作的意義。

1、合作是共享的基礎。

2、我們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3、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

4.              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1、競爭中合作,不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我們要學會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5.              怎樣在合作中競爭?

1、尊重、學習競爭對手。

2、要善于找準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敢與他人競爭。

3、在合作中競爭,不以成敗論英雄

6.              怎樣在競爭中合作?

1、我們在競爭合作應體現“雙贏”的原則。競爭對手不能互相排斥,造成兩敗俱傷。而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這才是競爭中合作的真諦。

2、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都要處理要自己與別人的關系。

3、“在競爭中合作”需要我們形成團隊精神。

                  第九課     心有他人天地寬

1.              寬容的含義和原因。

寬容指的是有氣量,原諒和不計較他人。“和人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寬容原因:1、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需要互相寬容,需要尊重彼此的個性。

          2、人與人之間化解沖突需要叫寬容。

2.              寬容的作用和意義。

1、寬容,是一種美德。

2、寬容,是一種境界。

3、善于寬容,利人利己。

3.              寬容的原則和策略。

寬容的原則是道德與法律。寬容要講究策略。當我們受到別人無意的傷害時,要善于寬容別人,切不可冤冤相報、以牙還牙;在可能的情況下,還要以我的寬容感化當事人,使其改過。對待家人、同學、朋友,不能斤斤計較,而要寬厚待人、為人和善。當然,我們絕不遷就“壞人”、“惡人”,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讓步。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要求和實質。

含義: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要求: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

5.              換位思考的實質和要求。

實質: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所在。

要求:1、諒解是一個方面,也是一種寬容。

      2、將心比心、設身處地。要求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

      3、要以欣賞的的態度對待他人,對周圍事物應多持欣賞的態度。

6.              怎樣理解“人生而平等”?

1、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金錢、地位等差異不能超越人格尊嚴,更不能超越人們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這種差異是我們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長補短的現實基礎。

7.              為什么要尊重人、社會、自然?怎樣尊重。?

為什么要尊重人:1、人們需要互相尊重

                2、在交往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富有尊嚴的獨立存在的個體,有權得到別人懂得尊重。

                3、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尊嚴,尊重他人的基本權利。

 怎樣尊重人: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為什么要尊重社會: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代表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我們對社會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怎樣尊重社會:遵守社會規則、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等。

為什么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與尊重他人、尊重社會息息相關。

怎樣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護環境。我們要樹立生態觀念。

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1.              什么是誠信?人為什么要講誠信?

什么是:誠信,即誠實守信,“誠”,就是內誠于己,誠信無欺、誠信做人、實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講信譽、守誠義。

為什么: 1、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誠心實做人的原則。

         3、為人誠信,言而有信,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我道德的提高。

         4、失信于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

2.              誠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誠信的核心和基礎是什么?

要求: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核心:誠信的核心是善。

基礎:尊重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

3.              誠信的守則有哪些?

1、實事求是,尊重客觀事實。

2、在涉及利益沖突的問題時,站在多數人的利益一邊。

3、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要站在長遠利益一邊。

4、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的一邊。

4   誠信的智慧有哪些?

     1、對誠信的理解應與具體的情景結合起來,在現實生活中做出誠信的正確選擇。 

     2、正確對待誠信與隱私的關系,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我們首先要結合情景,堅守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

     3、處理好誠信與謊言的關系,從根本上說,誠信的謊言并不違背誠實的道德。

4.              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

1、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2、不要輕易許下諾言,要學會拒絕;一旦有所承諾,我們應當努力兌現。

3、誠信做人,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里。

4、正確理解誠信原則、與人為善,出自公心、永不自欺,我們就能擁有誠信的智慧,做一個誠信的人。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人民的含義P4

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3公民權利的含義---P5

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并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由于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4人民與公民的區別和聯系---P6

人民是區別于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種國籍并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公民包含人民,人民公民的一部分。

5我國公民權利保障機制---P6-7

我們享有的權利,需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和他人的保障,否則權利就會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機制,保障公民的權利最終得以實現。(體現出我國公民權利的真實性)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障書,是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P7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具有廣泛性的特點---P9

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具有廣泛性的特點。

8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結合具體案例分析)---P10-11

⑴公民在行使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⑵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⑶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⑷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任何權利和自由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受法律限制的。)P11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于他人、有損于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后果負責。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

1為什么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

我們在社會生活國,不僅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基本權利,還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來自親情、道德、紀律、法律等各個方面。其中,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對于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人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P16

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等,這些規定,是我國法律向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

3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P14  P16

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所謂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愿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4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P17相關連接

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密切聯系。諸如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范,即成為法定義務。二者也有區別。法定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定義務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確保履行,道德義務靠輿論、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愿來履行。

5、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中學生如何落實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要求)

6如何忠實履行義務:(能具體判斷哪些屬于法律鼓勵的,哪些屬于法律所要求的,哪些屬于法律所禁止的。)(P18-21三點內容)

⑴對法律所鼓勵的,我們要積極去做;(不做不違法)

(凡法律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

⑵對于法律所要求的,我們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不做違法)

⑶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做了違法)

7什么是違法行為:(P21頁第一段)

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1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在人格權中居于首要地位。(25頁)

2什么是人格權,人格權的特點:(物質人格和精神人格)25頁)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

3、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頁)(含義、意義)

非法搜身等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人身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格權(案例分析)

4我國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有關規定

⑴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⑵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⑶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26頁第2段)

⑷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

5根據所給材料判斷該行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權,并能寫出有關的法律依據,懂得采用什么方式來維權

6、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28頁)

7、輕生或自殘等行為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P29

8、要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P31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1人格尊嚴權的地位、含義、內容。(P35頁)

1)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任何人,無論其年長還是年幼、聰慧還是愚鈍、富有還是貧窮,也無論其是高官還是平民、是自由人還是在押犯,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

2)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體現為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姓名權。其他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均從不同方面維護、保證人的尊嚴。

2什么是名譽權,名譽權的表現。我國維護名譽權的有關法律規定

1)所謂名譽權,中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2)良好的名譽對我們有什么益處?   P36

3)我國法律規定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侮辱或誹謗他人

3、應如何行使公民的名譽權?(P38第一段末)

4、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5、肖像的含義及其表現:P40

6、肖像權的內容。公民行使肖像權的方式有哪些?P41

法律確認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公民有權決定是否允許他人給自己畫像、照像或錄像等;有權決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權就使用自己的肖像獲取報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獲取報酬方面須由監護人代理或同意。

7、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P41

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例如,不準擅自將他人的肖像用作廣告或雜志封面、或印在掛歷上,否則構成侵權。除此之外,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8、如何維護自己的肖像權?P42

9、姓名的含義?P43

10什么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P43-44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盜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兩種具體表現。

 

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

1隱私的含義和內容:(P46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愿為人所知、侵擾的個人秘密;總有許多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這些都屬于隱私。具體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2保護隱私的必要性:(或: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隱私權?)(P47-48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這是因為人人有隱私,如果個人隱私被非法公布于眾,就無異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4法律保護隱私的意義:(P48二段末)

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

5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有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對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公民有權自己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如將自己特殊的生活經歷寫成自傳,公開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隱私權的后果

侵擾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如何尊重他人隱私權P51-52

1)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破除我國傳統文化中“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安寧;不因好奇而熱衷于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我們要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若干陋習。

2)尊重他人隱私權,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責任保證個人隱私的安全,信譽體現對他人的忠誠。親人、朋友、同學之間常常會分享一些個人秘密,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時,我們要承擔塌對這份隱私的責任和信譽,這不但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是對他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

8、為什么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隱私?P52

9、我們應如何保護公民隱私權?P53-55

 

10隱私權受侵犯時的做法P54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11維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P55

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的理解和幫助。

 

第六課  終身收益的權利

 

1教育的含義P58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2教育對個人的作用P59

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已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辟人類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3教育對個人、國家的意義:(對知識改變命運是如何理解的?)P62

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生活奠基。要讓短暫的生命發光,有尊嚴有意義地渡過一生,必須接受教育。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迅速增加,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干,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在職業活動和其它活動中獲得成功。教育對于個人一生的成敗至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對于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4受教育權的含義P60

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依據法律的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5義務教育的含義:(為什么要實施義務教育?)P61一段

所謂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6義務教育的特征P61

義務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它教育,它具有自己的顯著特征:具有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具有統一性,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都要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具有公益性,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免收學雜費。

7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P63一段末

受教育是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我國法律保護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權。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可以采用非訴訟方式或訴訟方式予以維護。

8、為什么要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9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履行教育的義務,最主要的有三項:其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其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10、為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我們應該做些什么?P65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11現代社會應具備終身受教育的觀念P65

12、如何珍惜學習機會?P66

 

第七課   擁有財產的權利

1財產所有的歸屬劃分P68

社會上的財產十分豐富,按照歸屬劃分,有的屬于個人所有,有的屬于集體所有,有的屬于國家所有。

2公民合法財產的范圍P61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經及其它合法財產。

3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是一種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系的民事權利。在我國,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4、為什么要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1

5保護財產所有權的途徑:我國法律是如何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民法、刑法、依法行政。

6、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犯時,該怎么辦?(如何保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P741

7、被繼承人、繼承人的含義、遺產含義及其三個條件(財產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繼承?):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留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作為遺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其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法律上將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P76

8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范圍:法定繼承人是如何確立的?P771

所謂法定繼承,是指既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我國繼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繼承”中規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法定繼承人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扶養關系確立的。

9、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的?P772

10、我國的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P781

11遺產繼承要按繼承順序繼承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由第二順序人繼承。

12、法定繼承的分配原則有哪些?P78(相關連接)

13遺囑繼承:它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在于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財產。

14、遺囑繼承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P79(相關連接)

15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喪身財產待死后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獲得遺囑中指定的財產,為屬于遺囑繼承,而屬于受遺贈人依據所遺贈人(立遺囑人)的遺贈取得財產。受遺贈人獲得的遺贈的財產,受我國法律保護。

16、當繼承權發生爭議時,該怎么辦?P801

17、當繼承權被侵犯時,該怎么辦?P802

(繼承法第4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0

18智力成果及智力成果權的含義P81

所謂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19智力成果權的作用P82

給予創新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對創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勵。

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20、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P83

21樹立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意識。怎樣依法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P84

保護智力成果權,有賴于公眾的維權意識。作為一個公民,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第八課   消費者的權益

1消費、消費者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為既包括吃飯、穿衣、住房以及合作日用品等物質方面的消費,也包括滿足精神文明需要的消費,如看電影、唱卡拉OK、旅游等。

當我們購買商品或享受服務時,我們便成了消費者。

2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

對于經營者來說,顧客就是“上帝”,消費者決定著商品及其經營者能否被認可。

在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中,經營者處于有利地位。在現代社會,商品生產規模擴大,花色品種繁多,構造日益復雜,這便利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質量,從而在選購上處于袪地位,相對于有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的現象,這些都使消費者處于不利的地位。所以,顧客還不是真正的“上帝”。

3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種類及現象

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視消費者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在服務領域,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日趨嚴重。

4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義:(為什么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P87末、89

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產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5消費者的九項權益:(理解、判斷具體侵權行為)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是消費者依法維權的基本法律依據。

7、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消費者?P92

8、如何成為一名聰明的消費者?P94 或:消費者應如何煉就一雙慧眼

9、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P95

10、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途徑有哪些?P96

11消費者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法律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

1對公平的不同理解:你是怎樣理解公平的?P101

①在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

②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

2、人們心目中的公平:公平是比較中產生的,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相應的利益。

3失去公平的危害性

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

4公平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的重要性:社會發展和穩定為什么需要公平?P1021-2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失去社會持續發展。

5、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P104-105

1沒有絕對的公平

公平總是會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要為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作出不懈努力。

2正確對待不公平現象的做法

我們應該增加維權意識,關于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我們不妨高速自己的行為思維方式,更改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6公平合作的意義:為什么要自覺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P1061

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7在合作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如何才能怎樣做到更好的合作?P106

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其它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們該做的,才可能獲取自己該得的。當我們付出的時候,同時也在收獲著別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于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

 

第十課   我們維護正義

1什么是正義:、社會為什么要有正義?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08

①正義是存在于現實生活中,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2正義的行為和非正義的行為P1091

在社會進程中,凡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凡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權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這。

3正義制度的作用P1092

公平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制度是以公開宣布的程序和規則組成的系統。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程序與規則不是為少數人制定的,而是為社會所有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每個人都能從制度規則的正常運行中受益,也都受正義制度的約束。如果沒有正義規則的支持,就難以實現社會公平。

4制度的正義性的表現P1092

制度的正義,有的表現為懲罰違法行為,對非正義進行矯正,即矯正的正義;有的表現為對資源和利益的恰當分配,保證社會公平,即分配的正義;有的則通過制定嚴格的程序,主大家都來遵守,以保證正義的實現,即程序的正義。

5正義和正義制度的作用P1102

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有了正義和正義制度,即使處在社會最底層的群體,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也能得到社會的關愛,而不會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6、我國現有條件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P111相關鏈接

7正義與公平的關系 P1111

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8、國家為什么要制定正義的制度?P1112-3)(正義對社會制度和人際關系的重要價值。)

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而正義則可以通過制度的制約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便利我們的社會健康、持續地發展,最終造福每一個社會成員。

可以說,如果缺少正義的支撐,那么社會必須土崩瓦解。正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更為緊密,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

9為什么要維護社會規則和秩序 P112

正義和正義制度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它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沒有人可以例外。規則和程序反對歧視,不允許特權。作為社會成員,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就是在維護正義。

10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

11正義感的具體內容P113

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贊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向往和追求,會樂于把對正義的崇尚之情付諸行動。而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等情緒,乃至采取行動來維護正義。

12社會發展需要有正義感的人P114

13正義感對個人品格的重要性P114

14如何做有正義感的人P115

有正義感的人,應該做到: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夠采取方式,奮起抗爭;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當然,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總之,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會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

 

(二)基礎知識點:

1. 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2.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3.公民包含人民,人民公民的一部分。

4.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障書,是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5.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6.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體現為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姓名權。

7.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消費者依法維權的基本法律依據。

18. 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

19. 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而正義則可以通過制度的制約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

20. 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1. 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1.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建設?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不良行為的侵害;作為學生,青少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校園的安全狀況將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所以國家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建設。

2.你所在的校園存在著哪些安全隱患?

校園暴力、食品安全、學校設施質量差、學生意外傷害、校園周邊交通亂、校園周邊環境差等等。

3.請你設計兩條校園安全警示語。

校園安全人人有責;校園安全是學習的保證;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等。

4.就國家制定的《校園安全法》你是怎樣認識的?

校園安全關系到億萬師生的人身權利,特別是生命健康權,《校園安全法》的頒布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執法為民,履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下一代的關懷,有利于維護少年兒童的合法權利,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校園的安全更需要加強教育和管理,也需要立法的保障;《校園安全法》的頒布和實施,加快了我國的法制建設進程,體現了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

()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校園安全建設

 ▲1 、近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接連發生多起危及學生生命安全的惡性案件和意外事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令人痛心。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國務院辦公廳印了關于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幼兒園及少年兒童安全管理工作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意見》,對中小學幼兒園及少年兒童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1)為什么國家如此重視校園安全建設?

答:(1)青少年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不良行為的侵害;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青少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校園的安全狀況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2)社會、學校、家庭、青少年自身應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答:社會: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加強立法和執法,使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嚴厲打擊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學校:要大力加強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嚴禁打架斗毆。同時,完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開展逃生、救護演練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家庭:父母對未成年人要盡到保護的義務,用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同時加強對未成年人安全意識的教育。

    自身: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積累生活經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

 

家庭因素

社會因素

學校因素

自身因素

原因

家庭成員的不良行為對青少年的影響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家庭不和睦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

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薄弱不良精神文化產品的毒害青年的就業機會不足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蝕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青少年的活動場所不足

忽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的影響法制教育課效果不佳學生管理校園不夠完善對雙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解決輟學失學問題力度不夠

世界觀尚未形成可塑性強有強烈的好奇性和模仿力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遵守社會規范意識薄弱自控能力弱易受誘惑逆反心理強情緒偏激

對策

要切實履行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關心子女的成長,要用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預防和制止他們的不良行為

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職責,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現象,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不良誘因

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職責,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對問題學生要加強防范教育

要加強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5、關于加強校園安全工作的建議書
尊敬的校長:

您好,校園是同學們學習生活的主要地方,校園的安全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師生的生命健康,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校看似平靜,也有不少的安全隱患。比如:同學在校內騎車得不到及時的制止;同學上下樓梯蜂擁而至、左擁右擠;高樓層同學向下亂扔東西……為了保護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創造安定祥和的校園環境,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使同學們健康成長為祖國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安全工作的若干規定》,我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議:
  1
、建立并嚴格執行門衛登記制度、門衛值班制度、治安巡邏制度;設立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實驗室安全操作規程及體育運動等集體活動的安全要求和防范措施。
  2
、學生集中上下樓時,有樓梯轉臺值班老師負責疏導和指揮。
  3
、開展常規檢查。每學期開學以后,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之一,對校舍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同時,積極配合市衛生局對學校食堂、飲水衛生進行檢查。冬季,學校對電線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利用班會、團隊活動、活動課、人防課、學科滲透等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八年級(1班)   ○○○

                                                        2007年6月2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思品書知識點
八年級下政治復習提綱
八年級思想品德復習提綱
【知識點】新人教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預習…
初一初二初三政治知識點匯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东海县| 阿拉善左旗| 商水县| 吐鲁番市| 通河县| 阳山县| 友谊县| 桓台县| 潮安县| 江华| 和顺县| 逊克县| 孟津县| 马龙县| 广水市| 甘孜县| 禄丰县| 白水县| 潼关县| 牟定县| 丽江市| 皋兰县| 威信县| 利川市| 灯塔市| 阿拉尔市| 墨玉县| 镇坪县| 昌都县| 宾阳县| 怀化市| 贵溪市| 松原市| 海淀区| 武山县| 区。| 镇远县| 武冈市| 吉林省|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