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橘紅蜘蛛
分布于全國的柑橘產區,寄主為柑桔、柚子、橙等。
為害特點:可危害葉片、果實及新梢,以刺吸轉綠的新梢葉片較嚴重。紅蜘蛛吸食葉片后,葉片呈花點失綠,沒有光澤,呈灰白色,引起落葉、枯枝。
柑桔紅蜘蛛有明顯的世代重疊現象,主要以卵、部分以成螨和幼體在柑桔的葉背上或枝條裂縫內越冬,卵產于葉片、果實及嫩枝上,葉片正反兩面均有,但以葉背主脈兩側及果面凹陷處為主,春季產卵量最多。一年中春秋兩季發生嚴重,每年4~5月,春梢嫩葉伸展后,老葉上的紅蜘蛛大量遷移至春梢新葉上繁殖危害,過一個月左右就能成災。春季高峰期的遲早,與當年3~4月氣溫有直接關系,氣溫高少雨,蟲峰提前。6~7月氣溫漸高,當旬平均氣溫超過25℃時,蟲口迅速下降。7~8月氣溫不利于紅蜘蛛生長發育,蟲口數量少。9~10月氣溫漸降,蟲口又復上升,危害秋梢。越冬蟲口基數多、冬春干旱少雨,是紅蜘蛛發生猖獗的重要因素。卵產于葉片、果實及嫩枝上,葉片正反兩面均有,但以葉背主脈兩側及果面凹陷處為主,春季產卵量最多。
防治方法:
合理用藥的關鍵是掌握防治指標和選擇藥劑種類。一般春季防治指標掌握在3~4頭/葉(有螨葉率65%),夏秋季可增加到5~7頭/葉(有螨葉率85%)。掌握關鍵時期,降低早期螨量基數,控制后期猖獗。柑橘全爪螨掌握在春梢芽長2~3cm,冬卵孵化盛期,螨未上新梢葉片為害時噴第一次藥。柑橘始葉螨春季發生比柑橘全爪螨約早半個月以上。應掌握在春梢芽長1cm時噴藥防治。當20%的葉片和果實發現有害螨;或用10倍的手提放大鏡觀察,平均每葉有蟲5頭,應立即組織噴藥。柑橘銹螨噴藥時先噴樹冠里面,后噴樹冠外周,特別注意葉背和果實的陰暗面。柑橘瘤螨掌握在春季越冬成螨離開老蟲癭為害新梢時進行樹冠噴藥,自新梢萌發初期至開花為止施藥2~3次。
要選用對天敵較安全、殺螨效果好的藥劑。如機油乳劑(生長期宜選擇窄幅高精度的產品,如敵死蟲乳油等,但花蕾期和果實開始轉色后慎用)、速螨酮(噠螨靈)、克螨特、三唑錫、尼索朗(具強烈殺卵作用,但對成螨效果緩慢)、阿維菌素、雙甲脒、殺螨隆乳油等。 由于柑桔紅蜘蛛極易產生抗藥性,而且獲得的抗藥性可能遺傳,因此在使用化學藥劑時要合理交替輪換,千萬不要長期連續使用同一種藥劑,以防止或延緩紅蜘蛛產生抗藥性。
二、柑橘銹蜘蛛
危害柑橘類,以成若螨群集于葉、果和嫩枝吸汁危害,被害果實、葉背呈古銅色,表面粗糙,失去光澤,造成葉片卷縮、枯黃脫落,果呈黑皮果,嚴重影響樹勢、產量和品質。
成螨體長0.1~O.2毫米,淡黃色至橙黃色(黃白色),肉眼難辨。在廣東和海南省無明顯越冬期。當月溫達15℃以上時,便可活動取食,3~4月危害春梢,5~6月蔓延至果,隨即蟲口數量激增,7~8月蟲口達到當年最高峰,7~10月為發生盛期,此期間如溫濕適宜(月均溫 25~27℃、相對濕度85%左右)常猖獗成災。主要危害果葉,果實被害后表皮細胞破壞,果皮變銹或黑色,嚴重的造成落果,一般寬皮柑橘類比橙和柚類受害較重。
防治方法:
要做到勤檢查,重點在4月中下旬以后,按蟲情噴藥挑治,當銹螨密度達到平均每視野(10倍手提放大鏡)2~3頭,或發現個別樹有少數黑皮果和個別枝梢葉片現銹斑褐葉時,應立即噴藥挑治,注意噴樹冠內部、葉背和果實陰暗面,用藥參照柑橘紅蜘蛛防治。防治銹蜘蛛的有效農藥,除托爾克可濕性粉劑、螺螨脂,一般對紅蜘蛛防治有效的農藥對銹蜘蛛防治也有效。
三、蚧殼蟲
又名“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介殼蟲危害葉片、枝條和果實,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污病。夏季高溫、高濕天氣為蟲害高發期,抗藥能力強,一般藥劑難以進入體內,防治比較困難。因此,一旦發生,不易清除干凈。
防治方法:
發現有個別枝條或葉片有蚧殼蟲,可用軟刷輕輕刷除,或結合修剪,剪去蟲枝、蟲葉。要求刷凈、剪凈、集中燒毀,切勿亂扔。根據蚧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藥。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藥仍易殺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捎醚趸瘶饭?,或馬拉硫磷,或敵敵畏,或溴氰菊酯噴霧,速撲殺乳油對蚧殼蟲具有極高防治效果。
四、蛀心蟲
蛀心蟲,又稱食心蟲。蛀心蟲的種類很多,包括天牛幼蟲、粉蛾幼蟲和其他昆蟲的幼蟲等,一般鉆入枝梢內啃食木質進行為害,受其影響的果樹,輕者生長不良、樹勢衰弱黃化,重者甚至整棵樹死亡。
防治方法:
1、每年5-6月中下旬一般為上述害蟲的產卵與孵化盛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在此時期,要經常巡視果園,檢查樹干的裂縫傷口處、樹皮凹陷部位及近地面樹頭,及時挖除卵塊及初孵幼蟲。
2、3月底至4月初果樹花蕾期,可用辛硫磷噴殺部分越冬蟲化蛹。
3、如果檢查發現樹干或大枝出現蛀孔傷口與木糠,可用細鐵線沿蛀孔刺入刺殺幼蟲;或用針孔注射敵敵畏或樂果等殺蟲藥,孔口用粘土封閉,蛀蟲可被毒殺。
4、重點還要落在消除蟲源上?,F在受蛀食已黃化、枯萎的枝梢及時剪除并燒毀,不但直接降低蟲口密度,還大大減少明年的蟲源。被蛀得比較厲害的果樹是聚集蟲害最多的根源,果農在年底清園時,應該把一些被蛀得比較厲害的樹枝或者樹干砍掉,連同地上的枯枝一起燒毀。
5、有條件的果園,平均15畝左右安裝一盞黑光燈,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可誘殺很多種類的害蟲,包括蛀心蟲的幼蟲與成蟲,效果不錯。
五、蚜蟲
柑橘蚜蟲在我國分布極廣,所有種植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柑橘的嫩枝梢,吸食營養液,嫩組織受害后,形成凹凸不平的皺縮,排泄的蜜露常導致煤煙病發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防治方法:
冬春結合修剪,剪除有枝梢上越冬的成蟲和卵,施行抹芽放梢,使新梢抽生整齊,中斷蚜蟲的食物供給,降低蟲口基數。藥劑防治以新梢有蚜率達25%時為噴藥指標,可選用樂果乳油、或愛福丁乳油、或艾美樂、或吡蟲啉、或溴氰菊酯等噴灑。
六、柑橘木虱
柑橘木虱是柑橘類新梢期主要害蟲,也是柑橘黃龍病的傳播媒介。成蟲多在寄主嫩梢產卵,孵化出若蟲后吸取嫩梢汁液,直至成蟲羽化。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現凋萎、新梢畸變等。木虱還會分泌的白色蜜露并粘附于枝葉上,能引起煤煙病的發生。更為糟糕的是,木虱在柑橘黃龍病病株上取食、產卵繁殖,可產生大量的帶菌成蟲,成蟲可通過轉移為害新植株而傳播黃龍病。
防治方法:
木虱多分布在衰弱樹上,這些樹一般先發新芽,提供了食料和產卵場所。在一年中,秋梢受害最重,其次是夏梢,尤其是5月的早夏梢,被害后不可避免會爆發黃龍病。而春梢主要遭受越冬代的為害。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常有一次遲秋梢,木虱會發生一次高峰。
(1)做好冬季清園。冬季氣溫低,越冬的木虱成蟲活動能力差,可通過噴藥殺滅,能有效減少春季的蟲口。
(2)在一個果園內種植的品種要求一致,便于落實統一的管理措施。
(3)加強肥水管理,使柑樹長勢壯旺,每次新梢發梢整齊,利于統一時間噴藥防治木虱。
(4)第一次噴藥時間應在露芽期進行。
(5)選用農藥防治。水胺硫磷乳油、樂果乳油、速滅殺丁乳油,或其他有機磷類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
七、柑橘實蠅
柑橘等果樹害蟲,中國柑橘區常見種類有柑橘大實蠅、蜜柑實蠅和柑橘小實蠅,都是國際檢疫對象。幼蟲在果內取食為害,常使果實未熟先黃,提前脫落,容易腐爛。
防治方法:
夏秋摘除蟲果、拾毀落果,成蟲出現期在樹冠濃密處噴灑敵百蟲或敵敵畏加紅糖稀釋液,利用甲基丁香酚或含馬拉松的水解蛋白誘餌誘殺,以及釋放不育雄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