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食應該是在美華人最心心念念的,華人剛移民美國找合適的工作也很不易,于是許多新移民的美國生活都是從投身餐飲業開始,在中餐館做服務員也好,在美國開餐館也好,總之中餐跟華人的生活聯系還是很緊密的。不過,對于中餐館的潛規則你了解多少?看完覺得中餐真是“博大精深”。
中餐館避稅有方
美國是著名的“萬稅之國”,尤其是想在人家地盤上賺錢的話,就更得履行稅收義務,但是中國人的“小聰明”也是眾所周知的。于是很多中餐館的老板鉆了美國法律規定餐飲業兩年一交稅的空子,往往一個餐館快要開滿兩年就宣布破產,過一陣子換個地方,換個店名,重新開業,省了一大筆稅費。
這樣做貌似省了一筆費用,其實還是有很多弊端的,這樣很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餐飲品牌,不利于持續發展。而且換一個地方重新開業就意味著要重新裝修丶招人等等,這個過程也是很累人的。
怎樣判斷一個餐館的好壞?
1丶摸摸盤子是不是溫的
在一個講究的餐館或者說服務到位的餐館,上菜的時候盛菜的盤子是溫的。因為業界有個詞叫“一熱三香”,在人流量大的餐館,飯菜做出來之后,在服務員上菜之前可能會放一段時間,如果是對服務上心的餐館會用溫盤器來保證每道菜上桌的時候都是熱乎的狀態,保證菜色的味道和品相。
2.看菜單
如果你到一個餐館之后,服務員直接拿出厚厚的菜單,翻看一下足足有上百道菜的話基本上這個餐廳的菜色口味太好不了,因為每個餐廳的廚師數量有限,而且每個廚師都有自己擅長的菜系。一般情況下一個廚師不可能擅長很多種菜系,最拿手的不過一兩種而已,除非是個中高手,但是想吃這種高手廚師做的菜肯定價格不菲。正常情況下一個餐廳的菜單最多不要超過80道菜,并不是菜色越多這個餐廳水平就越高。
不要隨便對服務員不友善
有些人,當然只是少數,有事沒事喜歡拉架子,好像自己去吃個飯就真成了上帝,各種對服務員吆五喝六。資深餐飲業內人士提醒,沒事還是不要得罪服務員,因為服務員可以在你上菜的過程中給你弄無數的花樣,別的不說,往菜里頭吐口痰出出氣還是很方便的。
還有就是如果當天的菜色做的確實不行,退菜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最忌諱的是忍著把菜吃了一半甚至大部分都吃完了再要求退菜,看起來很像是專門占便宜的。要退就吃完第一口菜覺得不對味的時候,直接把服務員叫過來告訴他:把你們的廚師長叫過來!可以稍微強勢一些,但不是對服務員強勢,而是要讓人感覺你確實會吃,知道這道菜應該是什么味道,這種強勢是對自己吃菜品味的自信,而不是說對服務人員的態度強勢,故意刁難。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是惡意退菜的話,廚師或者服務員肯定要對你的菜做點手腳,雖然他們都有健康證,但想想吃別人的口水也是很惡心的。
在美國開餐館是一件很累的差事
相信很多餐飲行業的人對這一點都很有共鳴,美國中餐館雖然競爭小,看起來容易賺錢,但是開餐館從前臺到后廚丶從買菜到打雜,可以說每天從早忙到晚,每個細節都要留神,而且想賺錢就得全年無休,因為節假日往往是客流量最多的時候。
之前就有網友發帖說自己的朋友在美國開餐館快10年,從生意紅紅火火到現在負債十幾萬準備賣房子還,還欠兩家送貨的各五萬,也不打算還了,因為沒寫欠條,現金交易,也沒證據……
所以說做生意永遠是風險與收益并存的,需要頭腦更需要勤奮,不過自己賠了錢就坑送貨的商家也是太不義了,所以提醒大家做生意的時候即使是現金交易也要打欠條,留下證據以防不時之需。
希望華人不要再因為小費問題遭抱怨
這兩天華人又因為給小費的問題火了,因為賭城有員工抱怨,好多中國游客只給一美元小費甚至是不給小費。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直倡導的都是入鄉隨俗,小費在美國是一種文化,而不是說對顧客另外要的錢,美國餐飲業的小費標準是20%,如果你覺得服務不到位給15%丶10%這也都沒問題,但是給了一兩美元讓人有一種打發叫花子的感覺,我們還是要尊重服務人員的付出不是?希望以后再有關于小費的新聞,不要總是華人被點名。
關于中餐館里的潛規則你了解不?或者覺得小編哪里說的不對,歡迎點贊或者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