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廚房,愛上烹飪,想要從好主婦晉升成為巧主婦,選擇得心應手的鍋具可是非常的重要。煎炒烹炸,各種烹飪手段都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鍋具?鍋有哪些材質?又有哪些細心而體貼的設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發揮廚藝?趕快360度全方位了解它們吧!
1.烹飪方法:煎
煎是指用鍋把少量的油加熱,再把食物放進去,使其熟透。加熱后,油的溫度比用水煮的溫度要高,因此煎食物往往需時較短。
1、鑄鐵煎鍋
自己在家做牛排時,鑄鐵材質的平底煎鍋最受用,它受熱面集中在底部,能夠均勻、緩慢地持續加熱,井字紋的鍋底還能把油留住,使油與肉分離。讓新鮮的牛肉在“滋滋”作響時,也保證了健康和營養價值。
2、平底不粘鍋
清晨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一份營養均衡的早餐很重要,幾片全麥面包、一杯牛奶、一份煎蛋,營養豐富又全面。在短時間內準備早餐,一個帶有不粘涂層的平底煎鍋再適合不過,它加熱快、受熱均勻、清洗也容易,絕不會浪費清晨的寶貴時間。
2.烹飪方法:燉
將原料加湯水及調味品,旺火燒沸以后,轉中小火長時間燒煮成菜肴的烹調方法。
1、鑄鐵燉鍋
牛肉等食物,連同湯汁放進有一定深度的燉鍋內,一般需要經過長時間燒制才能達到軟嫩的口感,因此鍋蓋的密閉性很重要,水蒸氣能鎖在鍋中,食物不至于變得很干,同時還能達到省火的目的。鍋蓋不僅鎖住水汽,還將香味留在鍋中,不至于弄得滿屋都是調料的味道。
2、沙鍋
用含金屬比較少的沙鍋燉食物能保存其原有的口味。不僅如此,沙鍋中還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能分解脂肪,降低膽固醇的含量,減少油膩。而且沙鍋的保溫性很好,適合冬天冰冷的天氣。
3.烹飪方法:炒
炒是中國傳統烹調方法,鍋內放少量的油在旺火上快速烹制,攪拌、翻鍋。炒的過程中,食物總處于運動狀態。
1、不銹鋼中式炒鍋
如果經常需要大火爆炒,推薦使用中式炒鍋,弧形鍋底更適合明火的爐灶,火焰可以包圍整個鍋底,讓鍋全面受熱,通過翻炒,讓食物熟透。烹飪雞肉燉土豆、紅燒肉等美食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大火收汁,可想而知,味道濃厚的汁對于一道菜來說多么重要,怎樣才能收好汁呢?中式圓弧形鍋身的炒鍋最為適合,弧形的設計能將食物所含的水分全部鎖在鍋中,真正做到汁香味濃。
2、不銹鋼西式炒鍋
西式炒鍋更適合喜好干凈,以及經常烹飪素菜的家庭。鍋不需預熱,倒入油,放入菜料,蓋上鍋蓋,最后開火即可。等鍋蓋浮動或鍋邊緣有蒸汽冒出來,菜就好了。菜如果是剛洗好,則不用再加水就可以放入鍋內;如果菜已經洗好一段時間了,那需要加一些水。冷油冷鍋燒菜,并且蓋上鍋蓋,不僅可以避免油滴飛濺,同時可以減少70%-80%的油煙。
4.烹飪方法:炸
炸是將經過刀處理成形或整形的原料放入大量熱油中加熱制熟,使成品達到或焦脆或軟嫩或酥香等不同質感的烹調方法。
不銹鋼油炸食物籃
炸薯條、魚柳時,食物需要完全浸泡在油中,炸完之后,還要進行瀝油處理才能繼續食用。使用不銹鋼深鍋搭配油炸食物籃,食物炸好之后,將籃子直接拎出就行了,省去了從熱油中撈出食物的動作,令烹飪環節更安全更快捷。
5.烹飪方法:蒸
蒸是指把經過調味后的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再置入蒸籠利用蒸汽使其成熟的過程。
1、雙層復底蒸鍋
傳統的蒸鍋有兩層、三層,雖然蒸的東西多,但從鍋里取出食物時比較麻煩,會不小心被熱氣燙到。雙層復底蒸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兩層的空間依然能蒸很多食物,最重要的是上、下底可以拆分,蒸少量食物時可以僅用一層,鍋外都帶有把手,不必擔心被燙到。
2、高速快鍋
作為壓力鍋的升級產品,高速快鍋烹飪食物的時間更短,它有多重安全閥門,使用起來更加安心。用高速快鍋烹飪三合一食物時,最底層的溫度最高,要放入難熟的肉類,中間層蒸飯,最上層溫度最低,但也可以完成蒸蛋、清蒸魚等食物。
6.烹飪方法:煮
煮是將處理好的原料放入足量湯水,用不同的加熱時間進行加熱,待原料成熟時,即可出鍋的技法。
不銹鋼深湯鍋
香粥和濃湯都是養顏又養胃的食品,烹飪這樣的食品時,最好選擇不銹鋼材質。相對厚的鍋壁,鍋內受熱均勻,不容易燒焦。內嵌式的湯鍋鍋蓋與鍋身緊密結合,能防止水溢出,在煮食的過程中營養不易流失。如果烹飪的食物較多可以使用深湯鍋,若是一兩個人的飯量,淺湯鍋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