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養花】家庭花卉養殖大全
玻璃翠是人們喜歡的一種家居盆栽植物,枝葉青翠茂盛,裝點家居是很不錯的,下面我們看看玻璃翠的養殖方法:
玻璃翠的基本信息:
玻璃翠,又名玻璃海棠,因其花、葉、莖都呈肉質,酷似玻璃,故得名。它平時枝葉青翠,花色妖艷濃郁,如同盛妝美人。如栽培得當,可四季開花,是一種良好的室內小型盆栽觀賞花卉。玻璃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宿根花卉。盆栽觀賞花卉,亦作花壇用花。溫暖地區或溫暖季節可布置于庭院或花壇。
玻璃翠喜半陰,多在室內養護。夏秋放在蔭涼處,不能露天暴曬。因日光太強,葉色變黃,極易枯死。春、秋 季要放在向陽的地方,冬季室內溫度維持在13℃以上,方能枝葉青綠,經常開花。玻璃翠喜半濕,畏干旱。過 濕易爛根,但連續干旱數天又會枯死。 玻璃翠對土壤和肥料要求不嚴,只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即可。
玻璃翠的養殖方法:
1、土壤:培養土可選用腐葉土、園土和粗沙以1:1:1的比例混合,并施入少量豆餅為基肥。
2、濕度:玻璃翠喜空氣濕潤,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40~60%,若空氣干燥,否則會使葉片失去翠綠的光澤,甚至發生葉片不舒展,萎縮卷曲,邊緣干枯的現象。因此夏季除了適當遮陽免遭強光直射外,每天數次向葉面噴水和向盆花四周地面灑水,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保持葉片翠綠。
3、光照:夏季要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曬,冬季移入室內,放置窗臺陽光充足處養護,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每7天左右最好轉動花盆1次,使植株各部分受光均勻、株型美觀。
4、溫度:玻璃翠性喜溫暖環境,溫度以18℃至25℃最好,越冬不能低于10℃,保持在13℃以上才能開花不斷。
5、施肥:生長期每隔10天施一次追肥;以腐熟餅肥水為宜,肥液濃度為0.2%;開花后15天施一次。肥水不足時莖葉薄黃而影響開花;肥水過足或過度蔭蔽會使植株莖葉徒長,容易倒伏,應及時停止施肥,并摘除枝頂,促使下部分枝。
6、修剪:玻璃翠幼苗經2~3次摘心,促其分枝,使株形更豐滿、優美。
石斛蘭的養殖方法
石斛蘭品種較多,目前常見觀賞栽培的有密花石斛、球花石斛、蝴蝶石斛、金釵石斛、報春石斛、美花石斛、香石斛等。石斛花形、花姿優美,艷麗多姿,許多種類氣味芳香,是重要的切花種類,也可盆栽。
石斛蘭與卡特蘭、蝴蝶蘭、萬帶蘭并列為四大熱帶觀賞蘭類,是蘭科中最大的屬之一,有1500~1600個原生種,其中約有60種產于我國。石斛根據其生物學特征及對生態要求的不同,分為落葉類石斛與常綠石斛兩大類。落葉類石斛每年從假鱗莖上部抽出花序,花后從基部長出新芽,并生長成新的假鱗莖,在生長期結束時葉片脫落或于翌年春季脫落。
要想養好石斛蘭應根據不同種類石斛蘭的生物學特性,做到以下幾點:
一、遮光
石斛蘭在原產地常附生在熱帶雨林中的樹干或巖石上,因而喜半陰的環境,在春、夏生長旺盛期,應進行遮光,可遮光60%~70%,但在冬季休眠期需要較多的陽光,一般可遮光20%~30%,或不遮光。
二、保溫
石斛蘭喜高溫高濕,落葉種類越冬的溫度夜間可低至10℃左右或更低,常綠種類則不可低于15℃,同時要注意保持較大的晝夜溫差(10~15℃),溫差過小時會嚴重影響石斛蘭的生長和開花。
三、適當澆水
石斛蘭既喜歡有充足的水分,又忌過于潮濕,過濕時會引起爛根而生長不良,甚至死亡。落葉種類在冬季可適當干燥,少澆水,但盆栽材料不應過分干燥,空氣濕度不應太低。常綠種類冬季只要溫室溫度高,仍需保持充足水分。
四、經常噴霧
天晴干熱的生長季節,應經常向盆株的周圍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雨季濕度較大,可停止噴霧,并注意盆中不要積水。
五、合理施肥
石斛蘭喜薄肥勤施,生長期間每隔7~10天可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或根外追施0.1%的全元素復合肥。落葉種類在休眠期間及常綠種類在由于低溫而強迫休眠時,應停止施肥。
碗蓮的養殖方法
很多花友都是從碗蓮種子開始種植碗蓮的,因為沒有經驗很難做到當年開花,本文的碗蓮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為資深養碗蓮花友的經驗,可以讓花友做到用種子種植碗蓮當年可看花,先看理論知識,然后看過程詳解。
一、播種時間:蓮子無休眠期,只要水溫能保持在16℃以上,四季均可播種。蓮子在溫度、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二、種子處理:蓮子外殼堅硬密實,浸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破口,蓮子的一頭有小突尖,另一頭有小凹點。把有小凹點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鉗子夾破一小口,注意不要夾傷種胚,也不要去殼。
三、浸種催芽:夏季水溫20℃-30℃很適合蓮子發芽,視種子多少用碗或盆盛水,以浸泡住種子為度。擺放在室內,每天換兩次水,1周內可以發芽。出芽后放在向陽處,加強光照,不可缺水。2周后長出細根和2~3片幼嫩的小荷葉,待葉如錢狀,根系形成便可分載。
四、芽苗移栽:選口徑450px~750px的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內加半
盆田園土或無化工污染的河塘泥,提前兩周加水浸泡,不要施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每盆栽一株,移栽后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
五、秋冬管理:移栽2~3周后,待進入生長旺期,如果葉片泛黃,可以追施少量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稀肥勤施。荷花喜溫、喜光,不耐陰暗。當外界溫度低于16℃時,生長緩慢,應移到日光大棚內。
下面介紹一下碗蓮種植過程
首先:要學會分辨碗蓮種子兩端。
蓮子的種皮很厚,為了比較順利的發芽,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首先請分辨碗蓮種子的兩端,一端是有小小的凸起,一端是小小的凹點,要處理的是凹點那一端。然后是稍有難度的步驟,有多種方式來處理凹點的一端,常規的方法通常有:
1、在水泥地上磨掉種皮;2、用老虎鉗夾破;3、用鋒利的小刀切掉一小塊種皮。還可以先在凹處用錐子鉆個小洞,水里泡一段時間在用剪刀剪掉一小快種皮!注意不要鉆的太深,不要鉆到里面的仁!
下面是已經用錐子鉆好眼的蓮子:
用小盒子或者盤子或者隨便什么容器把處理好的種子泡上水。注意事項:
1、如果氣溫低,可以用保溫杯,30度溫水。20度以上氣溫,就室內外泡都可以。
2、每天換水兩次,我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各換一次;
3、水要淹過種子深度就可以了;
4、氣溫高,發芽快。一般20度以上,3天到一周發芽。
泡過1、2水的蓮子,硬皮可以輕易的用手剝掉了,剝掉不超過種子三分之一的外皮有利于種子早日出芽芽。
剝皮后繼續泡水。第五天看到綠色的芽頭了
從第七天起,天天放在太陽下曬了。另外也準備好了種荷花的盆子,裝上土,加了水了泡好了。 9天后,第一片浮葉即將展開第二片葉子也出來了,第十天,第一片浮葉展開,蓮子也開始生根了。
銅錢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小巧可愛的銅錢草又叫香菇草。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有關銅錢草的養殖方法和相關知識。
第一、銅錢草
形態特征:銅錢草是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株高5~15厘米。莖頂端呈褐色。沉水葉具長柄,圓盾形,直徑2~4厘米,緣波狀,草綠色。花兩性;傘形花序;小花白粉色。分果。花期6~8月。。莖細長,節處生根。葉圓形或腎形,背面密被貼生丁字形毛,全緣;花冠鐘狀黃色.花期4月。果期7月,蒴果近球形。
作用價值:
1、觀賞價值。銅錢草,葉圓形盾狀,如一枚銅錢,具長柄、波浪緣,夏秋開小小的黃綠色花,株形美觀,葉色青翠,十分耐看,而且,銅錢草的生命力頑強,水生陸生均可,栽培管理簡單,是目前花友們最為喜歡的水草之一,廣泛推崇。
2、綠化用途。銅錢草的莖節明顯,一節一節,每一節各長一枚葉,可一直延伸。其地下橫走莖生長速度驚人,走到哪里就蔓延到哪里,為美觀又易種的水生植物之一。銅錢草對水質要求不嚴,可在硬度較低的淡水中進行栽培。在溫暖地區可露地盆栽,適於水盤、水族箱、水池、濕地中,室內水體綠化。當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前景草使用。
3、藥用食用價值。銅錢草的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除濕,解毒利尿的功效。用于濕熱黃疸,中暑腹瀉,砂淋血淋,癰腫瘡毒,跌撲損傷。根莖葉可以當蔬菜料理;亦可當中藥材來袪風、固腸、明目清暑等。
產地分布:
銅錢草原產于印度,現廣泛分布于世界熱帶、亞熱帶區,在中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喜生于濕潤的河岸、沼澤、草地中。
生活習性:
銅錢草性喜溫暖潮濕,栽培處以半日照或遮陰處為佳。忌陽光直射,栽培土不拘,以松軟排水良好的栽培土為佳,最適水溫22~28度。耐陰、耐濕,稍耐旱,適應性強,水陸兩棲皆可。
第二、銅錢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養殖方法
養殖方法:銅錢草對水質要求不嚴,可在硬度較低的淡水中進行栽培,鹽度不宜過高。水體控制在呈微酸性至中性。其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多,生長旺盛階段每隔2至3周追肥一次即可。水養春夏季7~10天換水1次,秋冬季每半月換水1次。
如種於盆栽或容器中,則需少量施肥,銅錢草喜歡比較濕潤的生長環境。由于其葉片多,蒸騰量大,夏季要經常向植株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葉片應保持干凈,以利于光合作用。冬季盆土以偏干為宜,澆水遵循寧濕毋干的原則,忌積水,否則容易爛根。北方的自來水要日曬靜置1~2天使用。生長期每2~3大澆水1次,保持盆土濕潤。
銅錢草喜光照充足的環境,環境蔭蔽植株生長不良。其全日照生長良好,半日照時其葉柄會拉的更長,往光線方向生長,姿態需稍調整會更美觀。最好讓它每天接受4至6小時的散射日光;使用專用熒光燈,每天給予8至10小時的人工光照植株也能正常生長。其喜溫暖,怕寒冷,在10至25度的溫度范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宜低于5度。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銅錢草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這種植物為多年生,它發苗迅速,成形較快。在不翻盆的情況下,成形植株連續栽種不宜超過2年,否則香菇一尊長勢就會越來越弱。
其他:銅錢草性喜溫暖潮濕,栽培處以半日照或遮陰處為佳,忌陽光直射,栽培土不拘,以松軟排水良好的栽培土為佳,最適水溫22~28度。耐陰、耐濕,稍耐旱,適應性強,水陸兩棲皆可。
二、養殖注意事項
銅錢草在養殖過程中極少出現蟲害,偶爾會出現水蝸牛之類的水生物咬食其莖葉,發現后應盡快去除,以免大量繁殖危害植物。養殖銅錢草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葉片發黃現象,原因可能是長期置于通風條件差的環境下或葉面長期不噴水清洗,灰塵積累,阻礙了光合作用,因此需要注意。此外植物缺少鉀元素也可能導致葉片發黃,家水中加入少量稀薄的鉀肥即可。
第三、銅錢草葉子發黃如何處理
一、原因大致有這幾種:
1、澆半截水,即澆水不透徹,沒有澆到盆底有滲水現象出現。
2、冬天受冷,根系已凍傷。
3、過冬后,急于出室,放在溫暖的地方曬太陽,一時無法適應突變的氣候。
4、盆土長期過濕或過干,沒有做到見干即澆。
5、長期置于通風條件差的環境下。
6、葉面長期不噴水清洗,灰塵積累,阻礙了光合作用。養殖經驗:銅錢草葉圓波浪邊、長莖、夏秋開小小的黃綠色花,水陸皆可養殖。喜溫暖潮濕,栽培處以半日照或遮陰處為佳,忌陽光直射,栽培土不拘,以松軟排水良好的栽培土為佳,最適水溫22至28度。
二、繁殖方式:繁殖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栽培容易,保持栽培土濕潤,約1~2周即可發根。水培繁殖:取一段帶2個節以上的根,放到清水里泡上2天,銅錢草節的地方就會長出一些小根須,有時候還會長出小葉子。在淺盆中放入少匿培養土,把銅錢草根輕輕放到土面,蓋上一層薄土,再放些小碎石保持水質澄清。澆水沒過小碎石,約4天后長出小株,注意經常補水,以浸濕碎石為宜。
鐵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鐵樹四季常青,是較好的觀賞植物,可以美化庭院、居室。可以在庭院露地栽種鐵樹,也可以用大盆栽種;在居室內擺放,可擺放在客廳和過道等處。 在熱帶地區,約十年后的鐵樹,每年都會開花,而在溫帶一般是不開花的。鐵樹花雌雄異株,雄性花像螺旋狀一樣排列,似菠蘿,被生茸毛,初開時為淡黃色,成熟后變成褐色。雌花較大,生有掌狀鱗片,形狀比較像扁平圓柱體,花期在7~8月,下面為你詳細介紹鐵樹怎么養:
1.鐵樹養殖的土壤選擇
鐵樹宜在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土壤中生長。培養土可用粗沙1份與田園土4份,或腐葉土5份與細小的石粒l份,或沙質土2份與腐葉土2份等配制。
鐵樹為喜鐵元素植物,配制培養土時可摻入少量的鐵屑,或早春將鐵屑撤在盆土上或埋于盆中。鐵元素逐漸滲入而被吸收。還可使用0.5%的硫酸亞鐵噴霧補充鐵質,使葉片堅挺碧綠。栽前盆底放5厘米厚的粗沙或碎石作滲水層,用腐熟的豆餅肥作基肥。栽好后澆透水,放陰涼處半個月,即可作觀賞用。
2.鐵樹養殖的施肥方法
生長期5~10月每月可施復合肥或尿素1~2次。尿素最好是用水稀釋1000倍噴施葉片,施葉面肥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家庭每天的淘米水,不要沾有油水,用桶、盆盛裝,翌日后作液肥澆灌,具有一定的肥效。
鐵樹在生長期內,每隔20天施腐熟稀釋的豆餅液肥水1次。為使葉片潤澤濃綠,可在肥水中加少量的硫酸亞鐵。
3.鐵樹養殖的澆水方法
4月下旬氣溫穩定后,將鐵樹盆搬入室外,澆透水一次,以后適當控制一段時間,直到新葉發生后再增加澆水量。新葉展開后,應剪除下部枯黃葉片,使植株豐姿多彩。夏季生長旺期,間隔1~2天澆水一次,并每月追一次腐熟餅肥或人糞尿,以保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營養。入秋以后,氣溫逐漸下降,植株生長變慢,以3~6夭澆水二次為宜。霜降之前,移入寧內越冬,擰制澆水,使盆上保持半干狀態。
鐵樹生長緩慢,不喜大水,特別是春、秋、冬三季澆水一定要嚴格遵守間濕間干的原則,即澆1次水之后,待盆土見于時再澆第二次水。夏季除陰雨天外,應每天澆1次水并向葉叢噴水,但忌積水,否則爛根造成死亡。
澆水工作春夏生長旺盛季節澆水可稍多,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入秋后生長逐漸緩慢,水分應加控制,保持一定程度的干燥,以便越冬。
4.鐵樹養殖的溫度要求
鐵樹的生長適溫在20~30℃,但較耐高溫和嚴寒。冬季零下5℃左右仍可在室外越冬,低于零下10℃需保護越冬。鐵樹畏雪,如遇下雪天要移至室內或用塑料薄膜罩住,否則次年開春老葉會發黃,失去觀賞價值。
鐵樹喜陽光充足和高濕而又通風的環境。北方可于4月初移至室外,于11月霜降前移入溫室越冬,室溫應保持在7~10℃之間,但也能耐0~5℃的低溫而不受凍害。
5.鐵樹養殖的光照要求
鐵樹比較喜歡光照充足和比較溫暖、濕潤的環境,平時應該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但盆栽鐵樹卻不耐烈日暴曬,特別是鐵樹新葉極易灼傷、枯黃。因此,新葉長出后和盛夏應給予一定的遮陰條件。
鐵樹為陽性樹種,最好能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養護。盛夏季節,中午前后陽光較強,應適當遮陽。尤其是新葉生長過程中,不能將其置于強光下,否則新葉會出現焦邊或枯尖現象。
6.鐵樹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①斑點病:為真菌性病害。高溫多雨的天氣,此病害易蔓延發生。葉片受侵染后初是淡褐色的小斑,然后蔓延呈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為1~5毫米,造成葉片桔死、破碎。在防治方面,夏天多淋清水,病老葉應及時清除。
②介殼蟲:在陽臺栽植養護,通風透光不夠好,葉片往往容易受到介殼蟲危害。用酒精反復輕擦受害的葉片。可殺滅成蟲和幼蟲;用棉球浸濕米醋,輕擦受害的葉片,可將介殼蟲殺滅。
7.鐵樹養殖的注意事項
(1)鐵樹喜溫暖、通風良好的環境,適宜偏酸性肥沃的沙質土壤。平時要放在陽光充足處,澆水要適中,忌積水,以免爛根葉黃。鐵樹每3年應翻盆換土1次。可在盆內放些廢鐵,以增加鐵質,可使枝葉更具風采。鐵樹易感染煤煙病,可用1000倍退菌特溶液防治。平時可常用溫布擦拭葉片,不但可保持清潔,增加美觀,也可防止病蟲害的侵染。
(2)鐵樹的根和莖頂部的心是有毒的,用鐵樹的根和莖作藥用要充分注意。
(3)室內盆栽鐵樹切忌用粘質土。鐵樹喜肥,尤喜鐵素肥料。為保持葉色滋潤、蒼綠、生輝而有光澤,可在春末、夏初施一兩次稀薄液肥,并加硫酸亞鐵溶液。民間常用碎鐵屑作基礎肥料。早春將碎鐵屑放在盆土上,經過正常的澆水養護,使鐵質銹蝕而逐漸滲入盆土中,也有一定效果。
(4)夏季天氣炎熱,鐵樹經常會出現色澤暗淡的情況,為了改善色澤暗淡這種狀況,可在肥水中加人少量硫酸亞鐵,澆水時,量不宜過大,不能使盆土積水,避免引起爛根黃葉。
8.鐵樹養殖的繁殖方法
鐵樹繁殖通常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當有雌雄植株同時開花時,經人工輔助授粉易得到種子。采用大粒種子播種法播種,種子發芽較慢,播后4~6個月開始出苗,2~3年后分苗。一般北方種植很少得到種子,多用分株法繁殖。
生長健壯的多年生植株常在基部生出蘗芽,將三年生具4~5枚葉的蘗芽切下來,栽入盛有河沙的花盆內,栽入深度為株高的一半左右,澆透水,置于蔭蔽處催根養護。盆土宜干不宜濕,一般2~3個月開始生根,生根后再用腐葉土盆栽。
葡萄的養殖方法
葡萄的栽培品種繁多,我國常見的名種葡萄有“龍眼”、“黑罕”、“藤穩”、“巨峰”、“牛奶”、“富士”、“玫瑰香”、“無核白”、“雞心”等。
葡萄生長習性性喜陽光充足,氣象干燥,較耐寒,請求有通風良好的生長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重黏土和鹽堿土外,對砂性土、砂礫土、輕黏土和壤土均能適應。但以土層深沉、排水良好、疏松肥饒而濕度適當的微酸性至微堿性砂質或礫質壤土最宜。耐干旱,忌澇。
家庭栽培主要為庭院地栽和盆栽兩種辦法。
(1)庭院地栽:首先要依據葡萄的習慣抉擇陽光充分、通風良好、地勢高燥的種植地點。栽前將地深翻,施以足夠的腐熟基肥,再將葡萄苗按種植地位開穴栽種,留神根部要伸展,不宜深埋,而以種在隆起的土堆上為好。最后略加疏枝,壓實根際泥土,澆足定根水,并將藤蔓綁扶到支柱或支架上即成。
在養護上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①澆水施肥。葡萄喜干燥,開花結果時宜少澆或不澆水,冬季北方干旱地域需倮持土壤潮濕。合理施肥是葡萄生長和結果的關鍵。
②整形和修剪。整形常因種植的不同方法而采用不同情勢,如棚架類普通宜側重將主蔓中舉一側枝長成大型的樹冠,在造成冠幅后再作剪截和疏枝,以構成較多的公道結果枝;而籬架式、附壁式則既可用單株栽植,只留一本豎立的主蔓,再養成短截的分層結果側枝,也能夠整修成較大株距,養有向兩側與籬架各層平行牽引線舒展的較長成果側枝。
修剪應在每年休眠期按合理密度留有恰當的結果枝,再按預留位置只留下部1?2個芽進行短截,使其在明年長成新的預留結果枝。每年作交替修剪,使其年年都能形成必定量的結果枝。
成長期修剪主要能適時疏掠影響透風透光、疏散營養的弱枝、冗枝,把持結果枝超永生長,但又要避免適量修剪而呈現預留結果枝提前在當年秋季開花,影響來年的畸形開花結果。
(2)盆栽:多用作南朝陽臺的栽培,可起到丑化環境和夏季遮陽的作用。多用30cm以上口徑的素燒盆,培育土中可摻以少量磚瓦碎粒,每盆種一株,栽時在貼近盆底的造就土中加一把腐熟餅肥,略加拌和,上加一層薄土后再將苗種入盆內,其養護治理基礎上和地栽苗類似,盆栽苗常用竹木制成獨柱、三角或長卵形支架。
定植方法。潔凈花盆內裝至1/2預備好的盆土,中部高,四周低。隨 后,將選定的苗木根系舒展放入,根干要直立,填土,同時輕提苗晃盆,再填土按實,盆土應低于盆沿34厘米,灌足底水即可
澆水。盆栽葡萄要看盆土、樹葉決定澆水次數。春、秋兩季13天澆1次透水,夏季干旱炎熱時,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葉面也要噴灑、沖塵,以利光合作用,以河水為好,自來水要存放12天后再用。
整形修剪方式。盆栽葡萄整形修剪要依據盆的大小、支架形態,考慮生長 結果與造型美觀。主要有扇形、龍擺尾式、盤繞螺旋式等幾種造型。根據不同造 型,第一年培養13條主蔓,適時摘心,促主蔓充實,副梢留12片葉。第二年在各主蔓上選留36個結果枝,結果枝修剪采用短、中梢結合方法,視其強弱,決定 留枝長短。第三年后注意更新結果枝組,使之年年豐產。
適時換土。盆栽葡萄23天后,根系擁擠,沿盆壁卷曲生長,盤根錯節,影響新根生長,加之這時盆土肥力不足,物理結構變劣。所以,要適時換盆、換土,換用新營養土的同時要疏剪卷曲根系、過密老根,以促進新根生長,提髙水肥吸收 能力
冬、夏管理方法。葡萄骨髓大,抗凍性差,冬季修剪不宜太早和太晚,宜在不發生傷流時修剪,剪截時應在節上隔膜下剪,可適當多留一節,以確保剪口芽萌發。夏季修剪主要有抹芽、定枝、綁蔓、摘心、整修花序等。當芽已萌動尚未展開時,選擇性去留芽;當新梢長至10厘米左右時,根據梢強弱選擇去留,使新梢分布均勻,間隔10厘米為宜,及時控制副梢,能減少養分消耗,有利通風透光,提高漿果質量;摘心后夏芽副梢留頂端2個,保管34片葉,反復摘心;鮮食種在開花前1周,掐去花序尖端1/3去掉副穗,可以提高坐果率,減少小青粒,增進果實品質。
葡萄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綜合防治措施:結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繁殖方法葡萄以扦插滋生為主,也可用嫁接和壓條法繁殖。
(1)扦插:選用芽眼豐滿的一年生枝條,于冬季剪取后沙藏,至翌年3月剪成存在2?3芽的插穗,常作露地扦插,也可作盆插。還可在6月選用生長結實確當年生枝,剪成2?3節的插穗,剝除下方葉片,僅留頂端一葉,并剪除先端l/3~l/2的葉面,將其插人粗沙中,常常灑水,堅持基質潮濕即可。
(2)嫁接:多用于劣質種類的成年樹作換種改進用。在初春樹液剛開端流動時用切接法進行嫁接,如砧木剪截后樹液流動過旺,切口常不易愈合。
(3)壓條:雖可達10厘米的成活率,但操作較捍插法繁瑣,故常只在精良品種的母本罕見時才被采取。
栽培與養護葡萄的移栽定植,以在休眠期為宜,正常從晚秋落葉后至明春發芽前進行。
吊竹梅的養殖方法
吊竹梅是一種在園林、綠地、住宅周圍隨處可見的一種草本觀葉植物,品種較多也可以水中栽培.它的適應能力很強,綠化效果又好又快,下面我們來看看吊竹梅的養殖方法:
吊竹梅的基本信息:
吊竹梅(學名:Zebrina pendula Schnizl),別名吊竹蘭、斑葉鴨跖草、花葉竹夾菜、紅蓮、鴨舌紅、金發草、白帶草、紫背鴨跖草、紅竹殼菜等,莖柔弱質脆,葡匐地面呈蔓性生長。因其葉形似竹、葉片美麗常以盆栽懸掛室內,觀賞其四散柔垂的莖葉,故名之吊竹梅。
吊竹梅用在家居布置一般是小型盆栽,生長迅速,1年可覆蓋滿盆,枝葉匍匐懸垂,葉色紫、綠、銀色相間,光彩奪目。置于高幾架、柜頂端任其自然下垂,也可吊盆欣賞。或布置于窗臺上方,使其下垂,形成綠簾。庭院栽培常用來作整體布置。植株花葉有時可變成綠色葉,此時,應及時摘除,以免整株植物葉片全部變綠。
吊竹梅的養殖方法:
1、土壤:吊竹梅適應能力很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長比較好。
2、陽光:吊竹梅怕強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蔭處養護,或者給它遮蔭70%。放在室內的養護的,盡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并每隔一、二個月移到室外半蔭處或遮蔭養護一個月,以讓其積累養分,恢復長勢。
3、溫度:吊竹梅最適生長溫度為18℃~30℃,忌寒冷霜凍,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溫降到4℃以下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0℃時,會因凍傷而死亡。
4、施肥:吊竹梅對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5、修剪:栽培時間過久的吊竹梅植株,基部葉片常脫落,影響觀賞。此時應將過長的的枝葉剪去,促使莖基部的新芽萌發,長出新枝葉。
吊竹梅是非常普見的一種觀葉植物,因為適應能力強,隨處可生長,有些地方已成為野生或半野生狀態,但吊竹梅在布置點綴家居上還是也有著自己的獨特韻味的,吊竹梅的養殖方法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6、繁殖:扦插和分株繁殖,全年都可進行。扦插可結合摘心,剪取健壯枝梢作插穗,插入河沙中,放半陰處,保持濕潤,極易生根。吊竹梅莖匍匐地面,節處生根后即可分離栽植而成新株。
南洋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根插繁殖 1、采根穗母株的選擇
根穗母株是提供優質種條的繁殖母體,必須嚴格選擇,才能保證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一般采用5-10年生,適合做綠化苗木的樹木,其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葉色濃綠、輪枝緊密、表現性狀良好的植株。
2、根穗的采集
每年4-5月份是園林綠化的好時期,也是扦插繁殖的最佳時候。大量的綠化苗木出圃,借此機會,收集苗木挖掘后的剩余根系,也可挖取異葉南洋杉樹木離土層表面較淺部位的部分根系。做為扦插繁殖的材料。
3、根穗的處理
無性繁殖中的根穗處理是關系到扦插成活生根的重要環節,異葉南洋杉根穗耍及時處理,做法是:選以斷面為0.8-1.2Cm的根,剪取10cm左右,按頭尾依次排列,以20-30根為一捆,放在陰涼通風處,促使肉質根蒸發過多的水分以防止腐爛,晾干時間一般為一周左右為宜。扦插基質和環境的選擇扦插基質的選擇 選擇過篩的粒徑大小在0.5-1.Omm的純凈河砂為扦插基質,其具有通氣性、排水性良好的優點。
4、扦插床的建造
扦插床用磚砌成,高25m,寬10Ocm,長度以扦插數量而定,床底平整,床內放大扦插基質,稍微整平壓實即可投入使用。
5、扦插環境的選擇
扦插環境的選擇對扦插成活十分重要,異葉南洋杉適宜的生根溫度為15-25度,濕度為70%-80%,并有足夠的光照,以弱度遮蔭為好,選擇在這樣濕潤條件下設置的扦插場所進行扦插繁殖,容易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成活率高。
扦插方法根插以行插為好,株距4cm,行距6cm為宜,用寬6cm,長100cm,厚2cm的板條為尺子,放在沙床上為行距,用小鏟沿著木板的邊緣開斜溝,深度為 7cm左右,穗條插入沙床以2/3為好,然后以4cm左右的等距離將穗條整齊地擺在溝內,務必將頭朝上,然后覆沙壓實,插完后澆一次透水。
播種繁殖
播種法繁殖因種皮堅實、發芽率低,故種前最好先破種皮,以促使其發芽。另外,播種的幼苗易受病蟲危害,因此所用的土壤應經嚴格的消毒。種子最好經砂床催芽或上述破殼播種法,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一般約30天左右可發芽。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較為容易,被廣泛采用。一般在春、夏季進行扦插,但須選擇主枝作插穗,用側枝作插穗長成的植株歪斜而不挺拔。插穗長10至15厘米,插后在18℃至25℃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條件下,約4個月可生根。如在扦插前將插穗的基部用200 ppm 吲哚丁酸(IBA)浸泡5小時后再扦插,可促進其提前生根。
要想獲得更多的主枝作為插穗,可將幼樹截頂,使頂端抽生出許多直立新梢,春季剪下作為插穗。這種剪頂的母株以后仍可繼續長出頂芽,作為永久性繁殖母株之用。盆栽南洋杉的土壤,宜用40%泥炭土、40%腐葉土和20%河沙配合而成。生長期應保持盆土濕潤,過干時會使下層葉片垂軟,但冬季要保持稍微干燥的狀態。冬季室溫應保持在5%以上,低溫會使生長點受凍枯死。
幼苗移植
南洋杉性喜溫暖濕潤,耐陰,不耐寒,籽播幼苗直根長、須根少。幼苗移植時,容易死苗。提高南洋杉幼苗移植成活率,應抓好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一、護根
由于南洋杉幼苗側根稀少,毛根細,稍不注意就會萎縮干枯,因此,保護幼苗根系很重要。首先,應連盆帶土運輸,并保持原培養土濕潤。其次,幼苗買回后要馬上定植,若一時來不及定植,應放在陰涼濕潤處,不能曝曬,以保護幼苗特別是根系鮮活。此外,冬季氣溫較低時,運輸中根系易受凍,應注意保溫。
二、細植
定植時幼苗盡量帶原土,定植土壤要疏松精細,不能太用力壓根部土壤,植后澆足定根水。另外,籽播南洋杉幼苗直根長,定植宜深些,以免根系暴露和倒伏,影響成活。
三、保溫
南洋杉不耐寒,若是冬季或早春買苗定植,除運輸過程要注意防凍外,定植后也要有保溫措施,如種在溫室內,或用地膜拱形覆蓋。
四、遮陰
南洋杉為耐蔭花卉,幼苗更怕曝曬,因此定植后要馬上遮陰。
五、斷殘幼苗處理
南洋杉幼苗組織幼嫩,易斷殘,可采取以下辦法補救。對斷根幼苗可用清水洗后插于素砂中,適溫下經1—2周即可從斷面重新發根,待根系發達后再定植。對斷芽斷莖帶葉的幼苗,可照常定值,成活后經一定時間就會萌發新芽。
盆栽管理
松土澆水
定植后及時澆水和松表土,減少水分蒸發。平時澆水要適度,生長季節勤澆水,每周澆2~3次,滲深10~15厘米為宜。隨著苗木的生長,澆水次數減少,經常保持盆土及周圍環境濕潤,嚴防干旱和漬澇。高溫干旱時節,應常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或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保持土壤濕潤。忌夏季盆土過干或冬季水量過大,過干或過濕都易引起下層葉垂軟。夏季避免強光曝曬,可置于棚內遮蔭處,經常灑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整形管理
南洋杉以株姿直立挺拔為美,在扦插苗的第2年,或者播種苗長至50厘米左右時,應立棍裹扎支撐,以防植株扭曲,影響觀賞效果。幼樹宜每年或隔年春季換盆1次,五年以上植株每兩三年翻盆換土1次,并結合噴灑矮壯素,控制南洋杉的高度。北方地區于4月末或5月初出室放避風向陽處養護,盛夏需適當遮蔭,生長季節適時轉盆,以防樹形生長偏斜,影響觀賞。南洋杉不耐嚴寒,北方地區于9月末或10月初(寒露)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處,禁肥控水,室溫不得低于8℃。
勤施肥料
盆栽南洋杉宜用腐葉土、草炭土、純凈河沙及少量腐熟的有機肥混合配制。盆土以3份壤土、1份腐葉土、1份粗砂和少量草木灰混合為好,土層的深度掌握在上層生根的芽點剛好露在土面上。自春季新芽萌發開始,每月追施1~2次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和鈣肥,可保持株姿清新,葉色油潤。
蘆薈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家庭盆栽蘆薈和田間種植的生態環境不同,它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體中。為了盡量滿足蘆薈根系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水、肥、氣、熱等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選用各種適宜的基質,科學地配制家庭盆栽蘆薈適宜的盆土,對促進家庭盆栽蘆薈正常發育和生長是十分重要的。
一、盆土的配制   盆土應具有排水、保水、透氣和蓄肥的良好性能。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質、園田壤土、河沙的比例為2:2:1。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其比 例不變。蘆薈喜歡在中性環境下生長,最適宜蘆薈生長的盆栽基質酸堿度,一般要求pH6.8~7.0。此外,要求盆土比較清潔衛生,可用必滅速等進行土壤消 毒、滅菌處理。
二、選盆
從花盆的質地來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等,根據個人愛好和審美情趣,選擇合適的花盆栽種。透氣性好的泥瓦盆最適宜栽培蘆薈。若選 用新盆,則應用水浸透,否則上盆后澆水不易把盆滲透,半干半濕的盆壁會傷新根。如用舊花盆,則應把盆土殘渣、青苔洗刷干凈,放在陽光下曬干再用,既能增加 盆體透氣性,又能預防病蟲害。
三、盆土的上盆和換盆
上盆前的選苗是重要關鍵,健壯的蘆薈苗,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并帶有四根以上的自生根。
1.上盆
何謂上盆:將培育好的蘆薈壯苗栽入花盆中的過程稱為上盆。上盆是盆栽的開始,這道工序做得好壞,對后期盆栽蘆薈的生長、發育關系密切。
上盆時間:在春夏季進行。室內氣溫在15~18℃時比較合適。在合適的溫度下發根快,返青時間短。冬季不宜上盆,溫度太低,不利于新根發生,甚至還會出現幼苗“腐心”,而使植株死亡。
上盆方法:上盆前在盆底先放一塊碎瓦片,壓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會將盆土漏出。上盆時,先把蘆薈苗在盆中央放正,盡量讓根系 舒展,填土覆蓋好根部,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壓實,使根上下左右與盆土緊密接觸,并墩實盆土,再將盆土加至與盆沿保持2~3厘米為止,注意盡量將 苗扶正。最后慢慢向盆內澆透水。
上盆后的管理:剛上盆的蘆薈不要讓陽光直射,以免失水和養分過度消耗,宜放在半蔭處養護,待緩苗后再移至陽光處,等生根以后才能多照陽光。在 蘆薈返青生根以前不宜多澆水,更不能澆肥。在盆土過濕情況下極易發生爛根現象。一般是不干不澆,干則澆透。 待生根后,可經常向葉面噴水,可加速返青生根。
2.換盆
盆栽蘆薈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進行換盆為好。在換盆時,掌握正確的脫盆技術很重要。在脫盆過程中要保持完好的土 團,盡量不傷根系。可把盆株倒轉過來,左手托住盆土,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連磕幾下,盆與老盆土自然分離。然后將蘆薈連土團一起挪入較大的新盆,再在新盆 的四周加上新的盆土,接著,把盆土壓實,再澆透水即可。換盆以后,還需放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后再移到有陽光處養護。
四、管理
1.施肥
肥料可分有機肥和無機肥兩類。有機肥營養成分較全面,肥效較慢。無機肥又稱化肥,如常用的硝酸銨、尿素、二銨等,其有效成分高,肥效快,用量少,與有機肥結合施用效果更好。為了保證蘆薈的質量,一般盡量不施用化肥。
施肥的方法有施基肥和施追肥兩種。有機肥常用作基肥,基肥是在裝盆前,將肥料與盆土充分混合。一般盆土與有機肥料的比例為10:1左右,拌勻,再一起裝入 盆中,有機肥一定要進行完全充分的發酵,否則會產生燒苗現象。追肥是在裝盆以后,將肥料配成液體稀釋后再施用。一般采用濃度不超過50%漚制的豆餅水或 50%馬蹄水溶液進行澆施。肥液不宜過濃,否則會產生“肥害”。特別是采用葉面噴施的根外追肥時,肥料濃度不得超過0.1%。每隔30天左右追肥一次,也 可根據蘆薈生長情況和不同季節進行追肥,一般春秋生長較快,可以適當增加追肥次數,冬季生長慢,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2.澆水
蘆薈耐干旱能力特強,3~5個月不澆水也不會干死,但生長受到抑制,葉片干癟無汁,利用價值降低。而澆水過度,盆土長期陰濕,則能爛根,最后全株死亡。所 以要根據植株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及自然條件來靈活掌握,如果周圍空氣濕度大,蒸發強度低,要少澆;若空氣干燥,氣溫高,空氣流通強,就要及時澆水,防止盆 土和葉片失水過快。做到見干見濕,干透澆透,要做到合理澆水。
大棵盆在生長旺季澆水量和次數要大而多。春、秋季氣溫在15~25℃時,可5~7天澆一次。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可2~3天澆一次,如果需要每天早晚可適當向葉面噴水,還要注意防止烈日暴曬。使盆土適當干燥,有利于植株越冬。
澆水時間:春、夏季應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應在中午進行。
澆水最好使用深井水或雨水,自來水應曬后再用。澆水后注意松土,以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發生新根。松土可用竹簽、8號鐵絲制成的單齒或雙齒小耙來進行松土,深度以1.5~2厘米為好。松土可切斷毛細管,使盆土保持最佳的水分狀態。
3.越冬管理
盆栽蘆薈在5℃時處于生長停止狀態,氣溫低于3℃時出現冷害,低于0℃會凍傷葉片,最后全株死亡。所以,在我國有一部分地區,要保持5℃以 上,必須要采取相應的增溫保溫措施。盆栽蘆薈可移至室內或溫室內越冬。要控制澆水和增加光照,可把盆放在避風的朝南陽臺上。如濕度很低,可在晴天早上9時 后移出,下午3時前移入室內。另外,在植株外面可加套一個透明塑料袋,既可使陽光射入又能提高溫濕度,效果極佳。
茉莉花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茉莉花的養殖方法包含土壤、澆水、光照、溫度、施肥等七個方面。
一、土壤
想要茉莉長勢良好建議家庭盆栽茉莉土壤可選肥沃的沙質和半沙質土壤為好,在pH 值6至6.5的微酸性土壤種植,則根系茂密,生長健旺,如土質黏重,缺少有基質,肥力較低,通氣性不良,則根系少,植株矮,莖葉纖細,花少而小。
二、澆水
茉莉不耐旱,但又忌積水,多雨季節要及時傾倒盆內積水,否則葉片易發黃。夏季炎熱晴天每天要澆水兩次,早晚各一次,如發現葉片卷垂應噴水于葉片,促進生長,雨季需常松土,使盆內不積水。春秋季隔幾天澆透1次水。冬季應保持盆土濕潤即可,澆水過多,根部會發黑腐爛,葉片枯黃、脫落。
三、光照
茉莉性喜炎熱、潮濕、通風透氣環境,需充足的光照。茉莉畏寒,南方地盆栽茉莉可在室外栽培越冬,北方在秋冬季需做好保暖工作,移入室內放在朝南方向。光照強則枝干健壯,葉色濃綠,花多而香,陽光不足則節稀花少而不香。茉莉是喜光植物,生長發育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長日照直射光更有利于它的生長發育。光照強,葉色濃綠,枝干粗壯,花蕾多,著色好、香氣高;如光照不足或過于蔭蔽,則葉色淡綠,葉片大而薄,光合作用產物減少,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植株發育不良,花的產量低,質量差。光照越強,茉莉的根系越發達,植株生長就越健壯,抗逆能力也隨之增強。
四、溫度
茉莉花對溫度較敏感,要求溫熱濕潤的氣候,并能適應較高的氣溫;但不耐低溫,抗寒能力差。氣溫在10℃以下,茉莉生長極其緩慢,甚至停止生長。19℃左右可以萌芽,25℃以上才孕育花蕾,30-40℃時花蕾形成及發育較好。 成熟開放適宜溫度是32-38℃,這時茉莉花開放得早,開放率高,開放均勻,顏色潔白玉潤,香氣濃烈。溫度低于32℃時,開放所需時間長,不整齊,開放角度小。溫度在25℃以下一般不能開放;溫度高于40℃,花蕾雖然開放,但容易發生悶黃現象,香氣低,略有黃熟味。 溫度一旦超過50℃,鮮花就會被“燒死”。如果在安裝有空調的室內把室溫控制在20℃左右,可以使花蕾開放時間推遲10小時左右,解除低溫后,使室溫上升到花蕾開放的適宜溫度,茉莉花就能很快開放,且香濃氣純。
五、施肥
盛夏高溫季節是茉莉生長的旺期,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如花生餅粉、骨粉、過磷酸鈣以及多元素花肥,每月施兩次。茉莉在夏季生長期常出現枝葉繁茂但不開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施了過多的氮肥,造成枝葉徒長,遇到這樣情況要控制肥水,增施磷鉀肥,促使孕育花蕾,同時要注意把茉莉移到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之處。
六、防治病蟲害
茉莉常有螟蛾幼蟲和介殼蟲、紅蜘蛛為害,以7 月至9月最為嚴重,常蛀食花蕾,可用萬能粉或殺滅菊酯加水200倍進行噴灑,每半月噴灑一次,即未發生病蟲害也應進行噴灑,做到預防在先,噴灑時間以晴天上午9時和下午4時為宜,中午烈日不宜噴灑,防止藥害。
七、修剪
茉莉夏天生長很快,要及時修剪,盆栽茉莉修剪保留基部10厘米至15厘米,促發多數粗壯新梢,如新梢長勢很旺,應在生長10厘米時摘心,促發二次梢,則開花較多,且株形緊湊。花凋謝后應及時把花枝剪去,減少養分消耗,也能促長新梢,使枝密、芽多、開花多。
八、繁殖
1.扦插繁殖
至10月均可進行,選成熟健壯的枝條(最好是當年生的),剪成10厘米左右,去除下部葉片,插在泥沙各半的盆中,澆透水用塑料膜覆蓋保持較高空氣濕度,40至60天生根。
2.壓條繁殖
在4~7月,選1~2年生健壯充實枝條,從枝條著生處算起,在長達15厘米左右處,將枝條刻傷或扭傷并去掉1~2節葉片,將枝條刻傷部分壓入土中,入土枝上壓重物,防枝條翹起。地上部保留5~6層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壓人土中的枝條必須有節才能生根,覆土厚5~10厘米,壓條后要立即澆水,壓條部位比母株土壤要更濕潤。一般1個月左右生根,40天與母體割離,兩個月即可移栽。
3.分株繁殖
選擇發育良好、生長旺、枝條多的茉莉,結合修剪和換盆,將植株根部劈開,每株有5個枝條,栽在疏松肥沃的土壤里,緩苗半個月后,進入正常管理。
1.一般2年左右換盆
盆栽茉莉花一般2年左右換盆,換盆時可在盆中放些骨粉和馬蹄末做基肥,換盆的時間以冬末春初為宜。
2.開花期不要噴水于花朵
開花期不要噴水于花朵,防止提早落花和香味消失,降雨時應把盆栽茉莉移到避雨處。
3.施肥注意事項
茉莉養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給它施肥,一般5 月份起,每隔7天施1次淡豆餅水,在孕蕾和開花期需做到薄肥勤施,大約每隔5天施用1次。10月份開始停止施肥。逢雨季在室外栽培,改為施干肥,如用豆餅末(盆表層松土,加入豆餅末,用土覆蓋住)。
4.澆水注意事項
茉莉花喜酸性土壤,在生長期每隔10天施0.2%硫酸亞鐵水,以保持土壤酸性。茉莉花水分調控得當是栽培的關鍵:茉莉花喜濕潤,怕積水,盆土過濕易爛根葉乃至死亡。
5.冬季將茉莉花置放在溫暖向陽的地方
冬季要將茉莉花置放在溫暖向陽的地方,以免植株遭受凍害,也可用塑料袋將整株罩嚴,頂端剪一小孔也可起到保溫、保濕、防凍的作用。多施磷、鉀肥可提高盆栽茉莉花的抗寒能力。
6.氮肥的施用量過大
茉莉花只長枝葉不開花一般是因為氮肥的施用量過大,或缺乏陽光。因此當茉莉花進入生長旺盛期時,應該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多曬太陽,以免植株徒長。
蘭花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蘭花是蘭科的宿根花卉,性喜肥沃、疏松、微呈酸性的土壤。葉長而狹,花序有鞘狀苞片,有的直立,有的倒垂,花朵清雅芳香。素有“室有蘭花不炷香”之說。
蘭花有春蘭、建蘭、報歲蘭(墨蘭)、蕙蘭(九頭蘭)、臺蘭、秋蘭、寒蘭,等等。品種繁多,四季開花,色香俱絕,惹人喜愛。
很多花友喜歡蘭花,在一起談論時津津樂道的都是蘭花怎么養,蘭花養殖的注意事項,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 肥宜稀忌濃,蘭花多屬于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性喜潔凈。不耐塵垢,在溫暖濕潤,朝南陽光比較多的半蔭處,生長特別旺盛。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
選 土:
栽植蘭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園土、松什土、苔鮮、蕨根、樹皮塊等。盆底徘水孔蓋上瓦片,再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厚度為盆深的四分之一以增強透氣排水性,然后果再鋪一層培養土。將蘭花扶正栽下,填充培養土,蓋任鱗莖。土要壓實,距益口2厘米處不填土,便于澆水。栽后澆足透水,置于涼爽的蔭蔽處。半月后再移置到向陽通風的環境中蒔養。為增加美觀和保濕力,盆面可鋪一層小碎白石。
光照水分:
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
所謂春不出:蘭花喜濕潤,春季多風干燥,氣溫較低,為避免遭受寒風侵害,春季蘭花不出室,可放在室內半光處養護。但春蘭及蕙蘭需放在靠近窗臺的向陽處。
所謂夏不日:蘭花性喜蔭蔽、涼爽,忌陽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暴曬。因此夏季需放在冷涼、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培養。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為甚,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需陽光較多。
所謂秋不干:蘭花,特別是建蘭,秋季正是孕蕾期,最喜歡濕潤涼爽的環境,如果盆土或空氣干燥,則不利其生長發育,葉子易枯黃,同時也會落花蕾,并影響翌年開花。所以秋天澆水量應適當增多,并經常向葉面上噴霧。秋分前后也需適當多施些腐熟的稀薄液肥。花期時可向根部施一些草木灰水,對促進蘭根、莖、花的發育均很有育。
所謂冬不濕:冬季蘭花處于休眠狀態,需節制澆水,一般以保持盆土見干見濕為宜。若澆水量多,易爛根。惟墨蘭冬季開花,澆水量應多些。
春季氣溫沿不穩定,過早出房易遭受風寒。就在4月初出房比較安全。夏季要置于蔭棚下,避免陽光直射,采取散射光照蒔養。秋季為蘭花發芽拔箭期,要保持相應的濕度,避免干燥,蘭花根為肉質,冬季休眠朗需水量不多,盆土賂濕即可,不可過多澆水,以免萌生根葉疾病。
施 肥:   肥宜稀忌濃:在生長期.以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每半月澆施一次。若加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氣溫過高時(超過32℃),除每日澆水外,匝再噴水數次。以微酸性水為宜。經常以清水噴洗葉面,不僅使盆蘭生長環境改善,且可保持葉片清潔,減少病蟲害感染的機會。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干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后,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余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后一朵后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蘭花葉片常見病癥:
1)葉色泛黃,生長正常:是光照過強。
2)葉色變黃,新芽較小:光照過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濕度。
3)老葉黃化脫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
4)老葉快速黃化脫落:澆水過多太勤、翻盆栽種不當。
5)新葉先端灼焦:施肥過量,栽植材料不清潔。
6)新葉和老株均焦尖呈黑色:盆內濕熱過度,根系中有爛根。
7)新芽出土后又停止生長:新芽旁有爛根或不潔之物,翻開新芽周圍殖材,清除不潔物即恢復生長。
8)葉片上有焦斑,周緣無黃色:烈日燒灼斑。
9)葉端出現浸燙縮頭:澆水的水溫過高;澆水時氣溫過高;夏日高溫時淋到陣雨等。
10)新芽爛心:澆水灌入芽心后水份蒸散和吸收不了,盆內殖材不清潔產生葉腐病等。
11)葉片上有斑周緣有水浸狀:濕度過度、盆濕和空氣濕度相夾產生窒息、并伴有葉腐病菌。通風和通氣不良。
12)葉片上有黃褐斑:根部受熱所致。
13)葉片上有不規則黃斑、葉肉組織壞死而凹陷:病毒病又稱“巴拉斯”所致。
14)葉片上有黃色小斑點:甲殼蟲所致。
15)葉片上出現紫黑色,葉背面仍綠色:低溫霜凍所致。缺磷肥也會發生。
16)葉片脫水,假球莖縐縮:盆內長期過干燥脫水所致。
蝴蝶蘭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蝴蝶蘭是一種適合室內養殖的植物,花形似蝶。優雅,秀氣。具有“蘭中皇后”的美譽。花朵是蝴蝶蘭最有觀賞價值的一部分。由于大多數的蝴蝶蘭產于潮濕的亞洲,這也就決定了蝴蝶蘭的生長特性,通風透氣氣溫適中,濕度高的環境可以說是很適合養殖蝴蝶蘭。新手在養殖蝴蝶蘭之前要清楚,積水不利于蝴蝶蘭的生長,避免讓蝴蝶蘭在烈日下曝曬。冬天來臨時要控制好室內溫度,在溫度低于15度時會影響蝴蝶蘭的生長。土巴兔網的小編將在下文詳細介紹蝴蝶蘭的養殖方法。
一、家庭養殖蝴蝶蘭的注意事項
1.為了避免造成蝴蝶蘭爛根現象,一定要適量澆水。切勿澆太多的水。在澆水之前最好看下栽培介質是否干燥。才不會造成爛根的情況。
2.溫度會影響蝴蝶蘭的開花。蝴蝶蘭大多數是在早春開花。很多人喜歡把蝴蝶蘭放置在客廳。夜間的溫度相對較為低,沒法把控好,相對于專業的蘭花養殖室,客廳的溫度和濕度都不是很完善的,這就會間接的影響到蘭花的長勢。所以不開花有時候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3.家庭養殖蝴蝶蘭要特別的控制好施肥量,避免過多的施肥。蘭株少量多次的進行施肥。
4.一定要選擇透氣的多孔盆進行種植,有些人反應說用大盆種植不是更好。這就錯了。由于蘭花是選擇水草等物作為基層,水草不干燥就會造成不通氣的狀況引起蘭株生長不良。
二、蝴蝶蘭的養殖方法
1.光照:
盡管蝴蝶蘭較喜陰,但仍需要使蘭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適當的光可促使蝴蝶蘭開花,使開出的花艷麗持久,一般應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如放在室內窗臺上,要用窗紗遮去部分陽光。
2.蝴蝶蘭的養殖土壤
可以選擇松針葉、花生殼、樹皮絲、粘土球等材料作為養殖蝴蝶蘭的基質。蝴蝶蘭對土壤要求較高,需要透氣、耐腐爛、微酸、透水。如果自己無法配置好這些材料的話,可以直接到花市購買蝴蝶蘭專用的蘭土。(PS:種植蝴蝶蘭的盆子可以選擇塑料盆或者陶瓷盆,考慮到蝴蝶蘭喜歡透氣的生長環境,建議選擇多孔淺盆,盆高小于盆直徑的最好)。
3.最適合蝴蝶蘭的環境溫度
栽培在室內的蝴蝶蘭的養殖溫度是有講究的,白天溫度最好控制在25-28度之前,夜間的溫度需要控制在18-20度。蝴蝶蘭產于亞熱帶,因此高溫高濕度的環境很適合蝴蝶蘭的生長(夏季溫度高于32度時,蝴蝶蘭會直接進入半休眠狀態,所以要防止高溫。),當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蝴蝶蘭的生長會受到抵制,據有關資料上稱,當溫度在15度時,蝴蝶蘭的生長直接是停滯的狀態。而低于15度時,根系會停止對水分的吸收。會造成葉片出現黑斑。北方的冬季天氣較為嚴寒,室內的溫度也較低,不過可以開暖氣,當室內溫度低于15度時,要特別小心的呵護蝴蝶蘭,白天將蝴蝶蘭放置在向陽的地方,減少澆水次數。或者通過地面灑水的方式。晚上需要對其進行保溫,給它套上蘭株套袋。利用供暖設備給蘭株進行供暖時一定要注意不能讓暖氣片離花太近。
4.蝴蝶蘭的澆水方式
高濕度是蝴蝶蘭的最愛,但積水絕不是,要避免讓蝴蝶蘭處于缺水的狀態,尤其是在蝴蝶蘭的生長期間。一旦頻繁的出現缺水會造成葉片發黃,并且很難以恢復。通常給蝴蝶蘭澆水可以采用噴壺進行澆水,澆水澆到盆底有水流下來就好,避免澆太多的水。因為蝴蝶蘭喜歡高濕度的環境,所以可以經常的在放置蘭花的地方進行灑水以保持蘭花周圍的濕度。但一定要小心,不能讓蘭葉心部積水。冬天也不可以將水灑到葉片上。
澆水原則:見干見濕,當栽培基質表面變干時再澆一次透水;一般澆水宜在晴朗有陽光的上午進行,水溫應與室溫接近。當室內空氣干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向葉面噴霧;但注意,花期噴水不可將水霧噴到花朵上去。
5.經常通風和遮陰會更有利于蝴蝶蘭的生長
在養花論壇中常看到一些蝴蝶蘭爛根的養花問題,而這也有可能是由于沒有一個通風的環境所造成的。蝴蝶蘭嬌貴,選擇通風的環境會更有利于它的生長。悶熱的環境也不適合養殖蝴蝶蘭,尤其是在南方的夏季要注意給蝴蝶蘭遮陰。蝴蝶蘭是附生蘭,性喜半陰。冬季氣溫低,要利用中午的時間給它通風,但不能讓風口直向蘭株吹。春秋季,要注意給蘭花避光。
6.蝴蝶蘭的施肥注意事項
施肥的原則應少施肥、施淡肥。因為它生長比較快,生育期也比較長。
施肥月份注意事項:種植一年或者多年的蝴蝶蘭每年的春末夏初(5月份)會進行換盆,剛換過盆的蝴蝶蘭處于恢復期,不用給蘭株進行施肥。而經過一個月的恢復后,蘭株開始正常生長。也就是說在6-9月,蘭株進入生長期,每周需要給蘭株進行施一次肥。
適合蝴蝶蘭用的肥料: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加水發酵后的農家肥、蘭花專用肥等。在生長期,可以用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給蝴蝶蘭進行施肥。如果沒有這兩種肥的話,可以選擇加水發酵后的農家肥進行澆灌肥水。家里有蘭花專用肥的,直接施用蘭花專用肥。
春夏季施肥注意事項:夏季溫度較高,要停止給蘭株施肥。而秋天,蝴蝶蘭生長速度開始降溫,也要減少施肥次數。這時如果頻繁的給蘭株施肥會影響到花芽的形成,就難以開花。
7.蝴蝶蘭的花期養護
在室內養殖蝴蝶蘭,由于溫度和濕度等因素,蘭株的葉子在一年的時間內只長1-2片。家庭養蝴蝶蘭因溫度和濕度的限制,單生于頂部,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當蘭株長出花芽時,把室內溫度控制在18度至20度,再過120天左右的養護,蝴蝶蘭就會開花。可以預先在花盆中給即將要誕生的花莖設置上支撐避免花莖倒伏。花莖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固定防止花莖折斷。當盆中每一個花蕾長好時,就不要再改變芬盆的擺放方向,以免蝴蝶蘭的花開得參差不齊影響觀賞。在長達4個月的花期里,要保持室內通風和溫度并讓溫度控制15-18度之間。春節前后為盛花期,適當降溫可延長觀賞時間,開花時夜間溫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間,但不能低于13℃。 開花期要注意的是灰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注意到花瓣上的水珠,或其他病害,有礙花的觀賞價值。因而千萬不要將肥水噴到花瓣上。
8.換盆小知識
每年必須給蝴蝶蘭換盆一次。春末夏初是最適合蝴蝶蘭換盆的時期。及時的換盆可以防止基質腐爛造成蝴蝶蘭長勢差,甚至導致蝴蝶蘭死亡。蝴蝶蘭喜歡通氣性強的土壤,出現基質腐爛會造成土壤不透氣。
米蘭花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米蘭花如何養?米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又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下米蘭花的種植栽培技術。米蘭花別名樹蘭、四季米蘭,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它的小枝頂部常被星狀銹色小鱗片。米蘭是人們喜愛的花卉植物,其花會在開放時節香氣襲人。
米蘭花的養殖方法
米蘭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陰,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為最好,且冬季溫度不能低于10度以下,常年生長在海拔比較低的疏林或灌木林中。
溫度:適合米蘭生長的溫度為20度到25度,一般情況下都是以這溫度為標準,而等到其花期到來時,如果溫度保持在30度左右的話,會使其開出來的花帶有濃香的氣味。
施米蘭比較喜歡肥料,不過要多施些含磷素較多的液肥,最好能施用碎骨末、魚刺、雞骨等泡制腐熟的礬肥水,經常輔施些含磷成分較多的化肥或發過酵的淘米水等。
盆土:養殖米蘭一般會使用陶盆,而土壤給可以選擇疏松、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土壤,比如以腐葉土為主的培養土。而換盆的話可以一年或兩年進行一次,其它時間不必要太多注意盆土。
米蘭一年內開花次數較多,所以每開過一次花之后,都應及時追肥2到3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這樣才能開花不絕,香氣濃郁。盆栽米蘭幼苗注意遮陰,切忌強光曝曬,待幼苗長出新葉后,每2周施肥1次,但澆水量必須控制,不宜過濕。除盛夏中午遮陰以外,應多見陽光,這樣米蘭不僅開花次數多,而且香味濃郁。
以上就是米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其實米蘭花還可以作為食用花卉,可提取香精,如米蘭花茶。另外米蘭盆栽可陳列于客廳、書房和門廊,清新幽雅,舒人心身。在南方庭院中米蘭又是極好的風景樹。
金琥球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金琥球體大,翠綠,遍體強刺,象牙色,頂毛茸茸,深得愛好者青睞。要養好金琥,先要懂得金琥的生長規律等,再采取科學的管理,才能培養出令人滿意的金琥來。
溫度 溫度在金琥的生長周期起重要的作用。冬季金琥處休眠狀態。4月金琥蘇醒并開始生長。5、6月氣溫達到金琥的生長適溫25~30℃,金琥進入生長旺期。7~8月氣溫超過35℃,金琥進入夏眠。9月氣溫降至30℃時,金琥再次蘇醒,又開始生長。秋天管理得好,其生長速度可能超過春天。11月中下旬氣溫降低,金琥漸入休眠期。至此,金琥一年一度的生長就告一段落。
光照 栽培金琥應盡量滿足它對陽光的需求,除冬季入室養護,春、夏、秋季均須全天候放于陽光充足處。如把金琥長期放于室內會影響其體色及長刺,球體畸形變態,喪失觀賞價值。金琥冬季入室要放在窗臺有陽光處,放一段時間轉一下盆,使球體各處受光均勻。在盛夏烈日直射時,要適當遮蔭。筆者的做法是,把金琥的上半部用有色塑料袋套住,保護球頂茸毛不受雨淋,再用大的塑料袋連球帶盆套住,放于室外陽光照射時間最長之處。盛夏高溫時,把大的塑料袋撤去,避免袋內悶濕引起球體腐爛。撤袋后盆球處在通風的環境下,球體生長良好。
澆水 金琥雖耐旱,但不是不需要水。有的金琥始終養不大,甚至縮小,與長時不澆水有關。金琥在春、秋季生長期應給予充足的水分,冬、夏季休眠期節制澆水。生長初期4、5天或1周澆一次水,應從盆沿處澆水,宜在上午9、10點鐘或下午4、5點鐘。自來水最好放置2天后再澆。4月下旬至6月金琥需水量增大,澆水早、晚各一次,要澆透。6月梅雨時謹防盆土過濕,導致爛根。7、8月金琥進入夏季休眠,要節制澆水。9月下旬至10月金琥又進入生長期,3、4天澆一次水。11月金琥的生長趨于停滯,澆水可10天一次。12月金琥進入休眠,可不澆水,以增強其抗寒能力。
施肥 春季應勤施薄肥,1周一次。5、6月4、5天一次,濃度可略高些。盛夏高溫時不施肥。9、10月可一周施一次,11月至翌春不施肥。肥料以家禽、魚肉殘渣或禽糞腐熟后兌水稀釋施用,宜早上9~10點或下午5點以后進行,施肥后隔一天再澆水。
培養土 要求疏松、肥力適中、酸堿度中性或微酸性、富含有機質,市場有袋裝土售,也可自行配制:① 壤土3份、腐葉土或泥炭土2份,過篩骨粉1份,粗砂4份;② 粗砂3份,園土3份,腐葉土2份,石灰質1份,碎磚或瓦片1份,其中加少許過磷酸鈣、木炭顆粒或骨粉。
盆具 以透氣的泥盆最佳,陶盆、瓷盆等次之。盆的大小視金琥球體而定,球體與盆壁的間隙在3~4厘米。球體大,間隙可適當大些。
種植 最佳時機在其冬眠結束,尚未開始生長時。其次是夏季休眠期。具體操作:盆底孔蓋瓦片或碎盆片,填入1/4~1/3碎瓦片、磚石、枯枝等利水物,再填入1/4~1/3培養土。剪除部分根系,把金琥放于盆中央,用土掩埋住金琥的根頸部,輕搖盆體,使土與根充分接觸,用手壓實根部周圍泥土,再鋪上一層粗礫石,抵御澆水的沖刷。不必澆水,放于室內直到其生長后再澆水。
翻盆 翻盆的時間同種植,每年或隔年一次。先備好大一號的盆和新的培養土,把球從舊盆中脫出,去除部分宿土,并剪除部分枯根、爛根等,晾干后上盆。操作與種植同。另因球體過大翻盆有難度,可把部分宿土去除,添入新的培養土。換土后壓實,再鋪上一層粗礫石,不必澆水。
防寒 金琥不耐寒,氣溫降至5℃左右時,可把金琥搬入室內有陽光處,保持盆土干燥,謹防冷風吹襲。
多肉觀音蓮的養殖方法
多肉觀音蓮是觀音蓮的最佳描述。觀音蓮又稱佛座蓮,一種端莊的多葉子植物,觀音蓮整個外形就像一朵綻放的蓮花,十分誘人可愛,那么觀音蓮怎么養,觀音蓮是喜歡光照,陽光充沛空氣涼爽最好,這種植物顏色多樣并且葉片粗厚多肉,開花且時間短。這種植物它的價值在與其葉子,因而才有極大的觀賞價值,不少人種植觀音蓮也就是沖著它的外形。觀音蓮就像觀音菩薩的蓮座,給人一種吉祥的感覺。
觀音蓮的養殖方法:
1、土壤:盆中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氣,排水性好。最好用腐葉、草炭、粗沙或者蛭石各一半,適當摻入少量的骨粉鈣質材料,混合均勻就可以了。新栽之后盡量少澆水,保持其半干狀態,以利于根系的恢復。
2、溫度:觀音蓮喜歡半陰溫暖的環境,日常生長25度左右適宜,冬季白天15度以上即可,夜間溫度不低于5℃,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并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長生草不耐熱,5月以后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家庭可放在走廊下或陽臺內側等無直射陽光、通風良好、雨淋不到的地方養護,并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以免因悶熱、潮濕、土壤積水導致植株腐爛。
3、光照:夏季高溫時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于休眠狀態,主要生長期在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形松散,不緊湊,影響其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形緊湊,葉色靚麗。
4、澆水:澆水應注意 “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避免積水植根腐爛,但也不能太干旱,否則植物生長緩慢,發黃甚至死亡。夏季植物蒸發嚴重,所以應該注意多澆水。葉面缺水就會顯得枯萎,所以經常要給葉子噴水,保持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
5、施肥:施肥以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為主,20天施一次。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不要將肥液濺到葉子上,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以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可適當澆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保持不了這么高的溫度,應控制澆水,維持盆土干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溫,某些品種甚至能耐0℃的低溫。
6、繁殖:觀音蓮的繁殖有扦插法,在沙土中進行扦插,插后保持稍有潮氣,2~3周后小葉盤下有根之后就直接上盆。而葉片扦插成活率低,故很少采用。第二采就是播種法,在20℃左右的條件下,10~15天發芽,幼苗雖然長得較慢,卻可一次得到大量的苗。
7、換盆:最好每年換盆一次,時間在春秋兩季,也乘換盆時候修建根系,排除枯根和老根。盆中要求土壤疏松透氣而且肥沃,任然用腐葉土或草炭土、粗沙或蛭石各一半,并摻入少量的骨粉等鈣質材料,混勻后使用。由于土壤是濕潤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澆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狀態,以利于根系的恢復。
紅掌養殖方法
紅掌是天南星科花燭屬的一種植物,又名安祖花,花燭。因其佛焰苞片猩紅亮麗,酷似火紅的鵝掌,人們又美其名曰火鶴紅、紅鵝掌、鵝掌紅。紅掌是多年生常綠早本植物,它是典型的半肉質須根系,并具氣生根。莖極短,近乎無莖。紅掌可以常年開花,一般植株長到一定時期,每個葉腋處都能抽生花蕾并開花。其佛焰苞蠟質,正圓形至卵圓形,鮮紅色、橙紅肉色。肉穗花序,圓柱狀,直立。
紅掌的養護要點:
1.光照不宜過強。
若過強時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紅掌是喜蔭植物,因此,在室內宜放置在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處,所以應該確保不要把紅掌放在有強烈太陽光趨直射的環境中。
2.水肥管理要恰當。
給紅掌澆水一般最好采用自來水,使其含鹽量越少越好。肥料往往結合澆水一起施用,一般選用氮磷鉀比例為1:1:1的復合肥。春、秋兩季一般每3天澆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澆肥水一次,冬季一般每5-7天澆肥水一次,氣溫較高時可適當作以調整。
3.控制好室溫。
紅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28℃,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最低溫度為14℃。夏季,當溫度高于32℃時需采取降溫措施,如加強通風,多噴水,適當遮蔭等。
4.紅掌生長需較高的空氣濕度。
高溫高濕會更有利于紅掌生長。隨著氣溫不同,應及時調整市內的空氣濕度,以營造紅掌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但在冬季即使室內氣溫較高時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因為夜間植株葉片過濕反而會降低抗寒能力,容易產生凍害。
紅掌的花朵獨特,為佛焰苞,色澤鮮艷華麗,色彩豐富,是世界名貴花卉。花期較長,切花水養可長達1個半月,切葉可作插花的配葉。可作盆栽,盆栽單花期可長達4~6個月。周年可開花。其色澤鮮艷,造形奇特,應用范圍廣,經濟價值高,是目前全球發展快、需求量較大的高檔熱帶切花和盆栽花卉。
盆栽技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鐵樹--南美鐵樹的養殖與養護
鐵樹的養殖
鐵樹的養殖方法
種植
精品盆景——鐵樹養殖辦法及注意事項
鐵樹養殖的環境要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合水县| 巨鹿县| 东兰县| 浮梁县| 邢台市| 兴山县| 府谷县| 于都县| 达孜县| 临沂市| 凯里市| 邯郸县| 新余市| 大足县| 宽城| 铜山县| 红安县| 志丹县| 洛南县| 阿尔山市| 聊城市| 新丰县| 寻乌县| 巴彦县| 射阳县| 巴林右旗| 和龙市| 胶州市| 永安市| 梅河口市| 海淀区| 隆德县| 天水市| 拉孜县| 庆城县| 佛山市| 集贤县| 平谷区|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