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過《漢武大帝》這部電視劇,一定對漢武帝叮囑當時“兵器研究所所長”的一段話,那就是之前我們大漢朝老是不敵匈奴,關鍵就是我們的兵器沒有匈奴的彎刀厲害,而且還將當時的大刀和匈奴的彎刀對砍,竟然大刀應聲而斷。這個場景讓我們知道了原來我們大漢打不過匈奴不僅僅是騎兵沒他們厲害,連武器還需要趕緊研究迎頭趕上。
雖然我國全面使用鐵器要追溯到西漢初年,當然在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冶煉技術就已經出現,但是當時是不能夠進行大面積生產的。從全球文明的角度來看,我國鐵器的使用時間算是相對較晚的,約在公元前1510年至公元前1310年之間,而土耳其的赫梯先民則在公元前2500年就已經掌握了冶鐵技術。基本上超過我國近1000年。
從時間上來看,我國冶鐵技術應該師從赫梯先民,而且掌握的水平在當時也算是世界上最高的,因為后來的歐洲冶鐵技術的出現還要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而且歐洲冶鐵技術始終達不到鋼鐵的水平,在古羅馬帝國時期,也就是大約在我國的西漢時期,他們的鐵器長度僅有30公分,之所以如此短,就是因為其硬度較低,容易彎曲所致。
我國在煉鋼水平上在西漢時期實際上是全球一流的,鐵劍的長度已經遠遠超過1米,而且硬度和韌度在當時水平都極高。而匈奴當時并沒有什么所謂的彎刀,其實游牧民族的彎刀有資料證明,只有突厥時期才有。當時匈奴非常急切的希望能夠和西漢做鐵器交易,但是后來被西漢嚴禁禁止,于是經常出現匈奴打劫西漢的鐵器的現象。
當時匈奴的作戰武器主要是短劍和弓箭,而且那時候騎兵還沒有配置馬鐙,所以對騎術有著更高的要求,西漢和匈奴之間的武力值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騎兵方面,大漢的騎兵的騎術相對于馬背上民族自然要差點,而且馬匹的質量也會差點,這才是導致西漢初年不敵匈奴的關鍵。
實際上匈奴在偷學了我國冶鐵技術之后,在漢武帝時期將南匈奴徹底趕跑了,這才導致了北匈奴蹂躪古羅馬帝國事件的發生。而且當時匈奴的鐵兵器裝備和騎兵裝備要顯著的比古羅馬強,所以在我國屢敗屢戰的匈奴騎兵可以在古羅馬耀武揚威。
由此可見,雖然我國冶鐵技術最早師從土耳其的先民,但是隨著我國煉金術師的研究,在秦漢時期已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的地位。并不如電視劇所描繪的那樣,我國的兵器不如匈奴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