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構圖其實就是安排畫面,確定畫面中主體人物與陪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便最終構成一個統一的畫面。人像攝影構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適用性。本文將結合圖片重點談談人像攝影構圖中景別的選擇和使用技巧,以便大家在實際拍攝中對人像攝影構圖的景別選擇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和認識。
那么首先什么是景別?景別其實就是畫面中包含的景物及人物范圍的大小。
人像攝影構圖中的景別包括“場景的景別”和“人物的景別”。
場景的景別按取景范圍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幾種不同的景別。不同景別能夠包含的畫面內容不同,遠景、全景對環境有充分表現;中景、近景則更有利于突出主體。在人像攝影中,我們有時需要背景環境來烘托人物表現主題,有時則側重于人物主體本身的表現,所以需要根據拍攝的主題和畫面的表現內容選擇合適的景別。
遠景
遠景是指在構圖中包涵場景較大的構圖形式,可以表現背景環境的全貌。在人像攝影中,遠景構圖常被用于具有恢弘、開闊氛圍的場景,將人物的情感與場景氛圍相融合,形成富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全景
全景構圖中包涵的場景相對適中,可以充分展現出人物的整體形象,并對人物主體的心情、狀態具有一定的烘托襯托作用,是人像攝影中一種常用的取景形式。拍攝中,一般會節選場景中具有特點的部分作為環境背景,人物主體占畫面視覺主導地位。
中景
中景構圖使人物主體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態和動作都可以較為清晰地表現出來。這時場景處于畫面的次要地位,只能概括地表現出環境。所以,中景構圖在人像攝影中更加注重人物主體的刻畫。
近景
近景拍攝時人物占據畫面的絕大部分,通常以半身或特寫出現在畫面中。這時,人物的頭部尤其是眼睛將成為觀眾注意的重點,相貌和表神情清晰可辯。在近景畫面中,環境空間被淡化,處于從屬地位。很多情況下,我們會將背景虛化,只保留模糊的輪廓,這樣有利于更好地突出主體。
人像攝影中,場景景別的選擇是根據場景對人物、主題表現的烘托作用而定,是表現攝影師創作思想的重要環節。在一組人像攝影作品中,攝影師需要選取不同的景別,進行有所側重地表現。這樣,才會使作品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富有變化。
人物的景別很容易與場景景別相混淆,這是因為他們有一定的共性,但嚴格來講還是有所區別的。人物景別是指構圖時將主體人物納入畫面的程度,分為:全身、七分身、半身、三分身、特寫。
全身
全身人像是指將人物全貌納入畫面,是人像攝影中常用的構圖形式。全身構圖的形體、動態最好,場景變化豐富,能夠有效利用背景環境對人物加以塑造,畫面感覺充實、大氣。但全身人像中的人物面部占的畫面比例較小,人物情感主要以整體形象姿態進行表現。
七分身
七分身人像是將人物腳裸以上部分納入畫面,與其相近似的還有八分身、九分身構圖。七分身構圖時,人物在畫面中占的面積變大,觀眾對人物的視覺更加集中。背景環境仍有一定的表現,但處于從屬地位,對人物起到的烘托作用有限。與全身人像不同,七分身人像上肢和頭部的姿態動作對人物的情感表現力增強,拍攝時更注重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的配合。另外,七分身不含腳部,看不出實際身高,是一種彌補人物身高缺陷的方法。
半身
半身人像是從胯部上下的位置納入畫面的構圖。這時,畫面聚焦在頭部,清晰的面部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人物的神態表情決定了畫面氛圍。豎構圖時,人物會充滿整個畫面,若要通過周圍環境來增強人物魅力時,可采用橫畫幅構圖以容納更多的背景環境。此外,拍攝半身人像時,有效地利用人物手部姿勢引導視覺,將會觀眾視線引向人物面部。
三分身
三分身人像是從胸部上下的位置納入畫面的構圖。畫面還是以頭面部為視覺中心,很多的肖像類和標準像都采用這一構圖方式,重點表現人物的面部神態表情。大多采用豎構圖,人物會充滿整個畫面只有很少的背景部分!主要以表現人物容貌、表情為主,也可以是表現飾品或妝容!
特寫
特寫多指面部特寫,常用于對人物的深度刻畫。它能很好地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向觀眾傳遞出喜悅、悲傷、憤怒、憂郁、興奮等情感信息。另一方面,特寫也是對人物形體美的提煉,能夠表現人物形體中最具美感的部分。有時攝影師也會對人物的肢體局部拍攝特寫,畫面別有意境,成為一組人像作品中點睛之筆。
標準人像拍攝構圖技巧
那么在學習拍攝標準人像時,對于人物景別的構圖我們應該養成一些良好的構圖習慣,雖然這些習慣和標準過于刻板,在實際拍攝中特別是外景拍攝和攝影師有特定主觀表達的拍攝中不一定能夠完全的應用,但這些是學習人像攝影的基礎,只有通過對這些基礎的不斷學習和熟練掌握,才能為以后的拍攝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標準全身人像構圖,被攝者在整個畫面中頭部上面大約預留半個頭大小的空間,腳下預留一只眼寬的空間,頭上略大于腳下,機位大約與被攝者腰部平齊。
標準七分身人像構圖裁切部位在膝蓋上下的位置,切忌裁切踝關節和膝蓋部位,機位大約與被攝者肚臍平齊,頭部上面預留約半個頭大小的空間。
標準半身人像構圖裁切位置大約在腰帶以下胯骨最外側的位置,機位與被攝者胸部平齊,頭部上面預留大約半個頭大小或一眼寬的空間均可。
標準三分身人像構圖的裁切位置在胸部與肚臍之間的位置,忌裁切肘關節、手指等關節部位,機位大約與被攝者下巴平齊,頭部預留大約一眼寬的空間。
特寫人像構圖的裁切比較靈活,但切忌裁剪發際線、太陽穴、眼睛等部位,機位大約與被攝者眼睛平齊。
人像攝影中創作中,人物的景別選擇其實沒有固定的格式,很多的規則也需要被打破,也不要完全局限于前面所講的標準。應該取決于畫面及人物表現的需要。通常表現人物形體美感、動態時,選擇全身或七分身構圖;刻畫人物情感和思想交流時,選擇半身以上的構圖。為了強化畫面的主題內容表達,還要使人物景別和畫面景別相互配合共同構成畫面。比如,外景攝影中,許多攝影師以遠景構圖配合人物的半身或特寫構圖,兼顧場景和人物的表現,使作品的表現內涵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