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尊重老師,送不送紅包只是一種形式。
如果那個老師真值得你尊重,他收不收紅包都會一樣地對待你的孩子。
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紅包,這想必是很多家長面臨的困惑。送不送紅包?怎么送?送了有什么好處,不送有什么弊端?家長的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管送紅包的目的是什么?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孩子。
1996年,我懷著滿腔熱情踏上教師崗位。開學時,正逢教師節。孩子們紛紛送給我許多小禮物,一朵鮮花,一個水杯,一張毛巾……堆滿了我的辦公桌。我感到做老師是多么的幸福。這時,一個家長將我叫出辦公室,了解她孩子的情況。在學校的過道上,這位家長明顯沒有在聊天的狀態,一邊說著些無謂的話,一邊警惕地向四周看看,確信沒人以后,她像特務接頭一樣,一下子把一個紅包塞到我手心里。我急得面紅耳赤,第一次面對這樣的事情,實在不知該怎么應對。便和這位家長在那里推來推去,萬分尷尬。最后,這位家長硬是把那個紅包塞到我貼身的衣兜里,然后轉身就跑,百米沖刺一般消失了。我覺得手指一陣鉆心的疼痛,埋頭一看,手指被該家長的指甲劃傷了。這就是我第一次收紅包的慘痛經歷。
在我正愁思怎么辦時,另一位家長又來到我辦公室,遞給我一張封好的賀卡。我很欣然地接受了,心想送賀卡多好啊,這種方式大家都覺得比較輕松。可是,這位家長走后,辦公室的一個資深教師連忙湊過來問我:“快看看,有內容沒?”
我滿腹疑惑,什么內容?拆開賀卡,里面竟然滑落一張百元大鈔。我頓時呆若木雞。那位老師呵呵一笑,蠻有經驗地對我說:“我一看就知道是有內容的賀卡,沒內容的不會封上。”
“可是我怎么退給她們呢?”我傻傻地問。
“退什么退?這是辛苦費,一年一次,干嘛退?收著吧!”資深教師對我翻翻白眼。
給老師送紅包的家長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純潔”的,真心實意想表示感謝和祝福;一類是“不純潔”的,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比如為孩子當班干部評“三好生”鋪路等等。第一類家長會說:“我們送老師的紅包是發自真心的,因為老師確實辛苦。”有一位父親,靠擦皮鞋養家。他的老婆嫌棄他沒錢,在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跑了。從此,這位父親就和女兒相依為命。教師節那天,他看見許多家長孩子都拿著禮物走進學校。于是,這位父親也想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他這一天很賣力地擦鞋,到快放學的時候,他拿著一把擦皮鞋得來的碎錢急匆匆地趕到辦公室硬是要把錢塞給女兒的班主任老師。老師捏著這把汗濕的錢,怎么也不肯要,父親急了,對老師說:“您要是不接受的話,就是看不起我,我是真的謝謝您,平日里對我閨女特別好,她回家經常說老師如何喜歡她,還給她扎小辮兒,姑娘從小沒媽……”最后,老師收下了父親的這把碎錢,并用這些錢給小女孩買了一個新書包。糟糕的就是第二類家長,滿臉堆笑地將紅包遞給老師,轉身走出校門,就開始罵:“所有的老師都是勢利眼,見錢眼開。”在這樣的心態下送紅包,有什么意思呢?還不如不送。
也許你會問:“別的家長都送,我不送,老師會不會給我的孩子小鞋穿呢?”
送與不送,并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在學校里,老師是傳授一樣的知識,不可能只給送紅包的小孩講課,也不可能只給送紅包的小孩改作業。送與不送,并不影響孩子的成長。也許,你會想,老師不重視你的小孩,不選你的小孩當“三好生”,不讓你的小孩坐前排。我不排除,有些師德品質不高的老師會這樣做。但是你想過沒有,如果你的孩子是因為你所送的紅包當上的“班干部”,“三好生”,坐的“黃金座位”,這對他的成長又有利嗎?
也許你還會問:如果送紅包一點用都沒有,那為什么那么多家長送?
當然,在特殊情況下,送紅包也會有一些作用。比如,兩個孩子,成績相同,表現相當的情況下評選“三好生”。多數老師會優先考慮那個送紅包家長的孩子。再比如,你的孩子在班里很平凡,不易被老師注意,你對老師表達了心意,老師一定會比之前更加留意你的孩子,多給他一些表現的機會。因為做這些對老師來說,沒有壓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很差勁,哪怕你送了天大的紅包給老師,老師也是斷然不敢讓你的孩子當“三好生”的。難怪有些老師喜歡感嘆“爛泥扶不上墻”!因為班里小孩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老師過于偏心,孩子們一定會有不滿,告訴自己的家長,老師不是傻子,他也不可能因為照顧你的孩子,面對過多的質疑,成為閑話的靶子。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叫寧子,她的家境很普通,每年教師節別的小孩都會送給我很多禮物,但是她從來沒有送過。不過,我是打心眼里喜歡她,因為她很貼心,總是能完成老師交給她的任務,在學習上也特別有靈氣。其他老師見我很重視寧子,開玩笑地問:“她爸爸媽媽是不是很會‘處事’啊?”我總是笑而不答。畢業那天,寧子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文件夾,我打開一看,里面是她小學六年獲得的所有榮譽證書的復印件,還有一張紙條:“饒老師,謝謝您六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教育,我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您的鼓勵,我的每一份榮譽都有您的付出。”看到這里,我的喉嚨立刻哽咽了,這是我當老師以來,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從那以后,我告訴自己,絕對不再收家長的紅包。可是,我發現這樣做很難。有一個轉學生的父親,高高壯壯的一個漢子,因為我反復拒絕他給我的紅包,他竟然急得在我面前落淚,近乎是哀求地說:“老師,您就收下吧,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感謝……”還有,如果整個學校的老師都有收紅包的風氣,一個老師是很難做到清正廉潔的,他不收,所有的老師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他,用嘲諷的口吻和他說話,這個老師會被排擠,會成為大家眼中的“怪物”。老師必定是凡人,不是圣人。后來,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收紅包的錢用來布置教室,組織班里的活動,給學生買獎品和禮物。這樣總算得到了內心的平衡。
當然,有些老師確實很在乎紅包。
我見過一位老師,她把學生送給她的所有卡片一一拆開,有內容地趕緊塞進錢包,沒內容的看也不看,立馬扔進垃圾桶。還有的老師會打探別的老師教師節的收入情況,嘴里不停念叨:“某某孩子,我對她那么好,她的家長什么表示也沒有!”更有甚者,會直接告訴班里的學生:“教師節要到了,叫你們的家長不要送那些沒用的東西給我,要送就送實際點的!”
所以有時候,究竟要不要送禮,也要看老師而定的。如果這個老師是真心熱愛教育事業,并且想有一番作為,那么,送不送禮都關系不大。而如果這個老師已經受到某些社會風氣的污染,有些勢利,那么做家長的也只能“屈服”,畢竟孩子還小,老師多一點少一點的關心都會被影響到。如果你不愿意屈服,又不巧遇到了“勢利眼”老師,與其糾結送不送紅包,不如早點想辦法轉學吧!
如果你真的尊重老師,送不送紅包只是一種形式。
如果那個老師真值得你尊重,他收不收紅包都會一樣地對待你的孩子。
如果你是真心想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送紅包也是有技巧的,怎么送,才能表達你的心意又讓老師安心接受呢?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家長。她是個很直爽的媽媽,對老師非常的敬重。有一次教師節,我剛走進學校的校門,她突然沖過來,手里甩著赤裸裸的兩百元大鈔邊跑邊扯著洪亮的嗓門說:“饒老師,今天是你的節日,我衷心祝你節日快樂,您辛苦啦!”來來往往的老師,家長,學生全都盯著她和我看。那一刻,我是無比的囧,裝作沒有看見她,快步跑進學校。
“饒老師,饒老師……”她追在后面撕心裂肺地喊,我根本不敢回頭。
所以,送紅包可不能這么送,你再誠心,老師也是萬萬不敢收的。給老師的紅包也最好別用紅包裝,這多礙眼啊!最好的辦法還是裝在一張賀卡里,在賀卡上寫上祝福的話語,也讓老師收的安心。至于紅包里放多少人民幣合適,這個就和你的經濟收入有關了。不要和別人攀比,到處打聽。既然決定送紅包,送多送少性質都一樣。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老師硬是讓孩子將紅包退了回來。你也不必驚慌,更不要再次送出,老師是一定不會收的,只會令雙方難堪。不如換一種方式表達對老師的謝意,禮物,鮮花都可,總之,能表達你的心意就行。
特別建議
一年級的新生進校正逢教師節,很多家長都迫不及待地要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孰不知,老師連孩子都認不全,即使你送了紅包或禮物,老師也不一定能對上號。所以,家長千萬別著急。有些聰明的家長從不會選教師節送老師禮物,因為教師節老師收到的禮物太多,你送了,老師說不定也沒什么印象。不如在其他的節假日,向老師表達心意,老師一定會記憶深刻。
其實給不給老師送紅包,真沒那么重要,家長自己開心就好,想送就真心誠意地去送;不想送,就別虛情假意,送了心里又堵得慌。老師最開心的是什么呢?不是你曾經送給他多大的紅包,而是你的孩子畢業后,你還能稱贊他是個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