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初唐四杰結局:王勃落水,楊炯失聯,盧照鄰自沉潁水,駱賓王呢?

王楊盧駱,初唐“四杰”,這個光榮的稱號,是他們部分人還在世時,由詩壇后起之秀宋之問提出的。

這四位才子,憑的是硬實力登上初唐詩壇的頂峰,可以想見,他們當時有多火。

王楊盧駱

盛唐時的超級大詩人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意思很簡單:這四位,在當時就已達到最高的造詣,如果認為四杰的詩文輕薄而譏笑他們,想想看吧,譏笑他們的人,身與名都湮沒在歷史煙塵中,滔滔江河卻萬古奔流不息。

這四位才子,有很多類似之處,都是神童,都沒有政治能力,都經歷坎坷,上天給他們安排的結局也有類似的地方。

網圖,聯侵刪

王勃:很年輕,很有才,很可惜

王勃是絳州龍門人,祖輩就是儒學世家。隱逸詩人王績就是他祖父“文中子”王通的親兄弟。

別的小孩子9歲還是玩泥巴,王勃9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隨手寫了《指瑕》十卷糾正錯誤。

王勃塑像

669年,王勃已進入了沛王府當侍從,這段時間寫的應制詩文此類命題主旋律作文,寫得很溜。

詩歌方面,他也寫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傳誦至今。

這年5月,王勃寫了《檄英王雞文》,被那些對他羨慕嫉妒恨的人傳抄到皇帝的手中,被趕出長安城。

失業的王勃不過20歲,從長安出發,過扶風,度散關,經鳳州,出褒斜隘道,入蜀游歷。

他在蜀地,遇到了盧照鄰,還有他最好的朋友薛華。薛華的祖父是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的學生。

當時的吏部侍郎裴行儉文武雙全,他的觀點是,“士之致遠,先器識,后文藝”。簡而言之,王勃還要多錘煉。裴行儉是大唐開國名將裴仁基的兒子。《說唐》里的裴元慶是他虛構的三弟。

672年9月,23歲的王勃到洛陽上書給尚書左丞許圉師。許圉師是盛唐超級大詩人李白老婆的祖父。

王勃當了虢州參軍,卻因為徇私窩藏罪犯而又殺人滅口,而要接受懲罰。

不過,王勃運氣很好,適逢大赦,他只是被除名,他的父親卻被他連累得從雍州司戶參軍貶謫到交趾令(今越南境內)。

675年5月,王勃回了一次家鄉,然后經洛陽,沿運河南下,過淮陰,經楚州,入長江,九月九日重陽節,他到了洪州(今江西南昌),在洪州都督閻伯嶼的宴會上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及詩》。

南昌滕王閣

里面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寫景極盡壯闊。但寫情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多少代人的座右銘。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春夏,王勃歷經南海劫波終于在交趾見到了他的老父親王福疇。不久后,王勃踏上北上的歸舟,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他不幸落水,驚悸而死。浩淼波濤的南海,記載了這一場小海難,卻終結了一個天才詩人的性命。

王勃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八歲。

楊炯:帶著神童光環,坐班小能手

按照傅旋琮教授的研究,楊炯和王勃同齡,都生于650年。

楊炯是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人。王勃死的那年,楊炯在京師長安弘文館上了16年的班,一直沒升職。他是神童,十歲時應童子舉及第,十一歲開始上班的。

恃才傲物的楊炯,聽說排位在王勃之后,說了一句:“愧在盧前,恥在王后”。聽到王勃死訊,他做了一件事:幫王勃寫了集序(即《王勃集序》)。

《王勃集序》是楊炯對排位的重新審視。

章懷太子李賢被打倒后,換了新太子李顯。中書侍郎薛元超(薛收兒子,薛華父親),舉薦了33歲的楊炯、崔融等人充任崇文館學士。楊炯一下子做了太子李顯的詹事司直(正七品上)。

這段時間,楊炯寫的《從軍行》,將心里的郁悶痛快淋漓地表達出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老師劃重點要背誦的名句。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李顯做了幾天皇帝很快被廢。685年,徐敬業在揚州起兵,楊炯堂兄弟楊神讓參與了徐敬業的造反運動。楊炯受到牽連,686年被貶為梓州(今四川三臺)司法參軍。

690年,楊炯從梓州司法參軍任上秩滿回到洛陽,迎來他人生中第四次上升通道。

武則天下詔令楊炯與宋之問分直習藝館,掌管教習官人書算之類的工作。

官職不高,但楊炯發揮對武則天盡情頌揚的優勢。

終于,他被選為盈川縣令(今浙江衢州)。后人稱他“楊盈川”。

臨行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張說以《贈別楊盈川箴》箋贈行,“才勿驕吝,政勿煩苛”。

有才不要驕傲,吝嗇;政令不可繁雜,苛細。

楊炯大約是695年還有消息傳入長安,后來就沒有消息了,也不知還在不在人世間。

盧照鄰:寫名詩,跟鄧王,坐過牢,泡過妞,得最重的病

642年秋天,盧照鄰在十歲左右,從幽州南下揚州拜江都茱萸灣的曹憲學習經史。三年后,他又跟太子校書王義方學習。

盧照鄰學成后,入了京師長安,便被長安的面貌震撼到了,名作《長安古意》就在他的筆下涌出。

從“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寫到“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最后“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讀這首詩,好像是聽宏大主題的音樂會,有起序,有承接,有轉折,結尾余韻輕繞。

尤其是“得成比目而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更是千古名句。

20歲時,才華橫溢的他進了鄧王李元裕府上當了典簽。到665年秋七月,他有超過十年的時間留在鄧王身邊。

鄧王死后,他當過益州新都縣尉,他的舊相識張柬之時任青城縣尉。

在蜀地,年近四十的盧照鄰被人誣告而坐牢,得當時著名道士李榮相救才逃過牢獄之災。

670年春,四十歲的盧照鄰和王勃相遇,一起玩曲水宴集的游戲。到了年底,盧照鄰在益州四處籌借路費回洛陽。

673年春,駱賓王也來到蜀地,遇到了成都的一個市井女子郭氏。

仗義任俠的駱賓王代郭氏寫了首詩給盧照鄰,詩中的口吻有對盧照鄰朝三暮四的怨意。

盧照鄰有沒有收到駱賓王的詩,我不知道。但身在洛陽的盧照鄰已經患上了風病。

風病,今天叫麻疹病。

673年春天,盧照鄰從洛陽到長安光德坊尋訪大醫學家孫思邈。孫思邈據說已有百歲,鶴發童顏,仙風道骨。

盧照鄰和當時名士宋令文(宋之問父親)、孟詵一起跟孫思邈學習調理之道。

從此,因病無官無職的盧照鄰,一邊學道調疾,一邊四處借錢度日。盧照鄰應該是古代因病致貧的典型代表。

41歲時,他在太白山煉丹;45歲時,他隱居東龍門山中,并自號“幽憂子”。

病勢好一些,盧照鄰幫人寫文作序,收點潤筆費。

盧照鄰風病更加嚴重了,足孿,一手又廢。

682年,48歲的他臥病在陽翟的具茨山下的茅屋里,買了幾十畝地,準備好了自己的墓地,最后還是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他自沉潁水而死,享年48歲。

駱賓王:婺州義烏神童的跌宕人生

駱賓王生卒年月不詳。根據傅旋琮教授的研究,他可能出生于626年,比其他三位都要年長得多。

駱賓王的父親在青州博昌縣當官,他可能在那里度過他的童年,七歲時口占出神作《詠鵝》。

他父親去年比較早,貧困無依的他流落到兗州瑕丘縣,過著浪跡江湖的日子。

貞觀十六年(642)秋后,駱賓王十八九歲時來到京城混社會。臨行前,他拿到了兗州的崔長史、張司馬、瑕丘韋縣令、郭縣丞的推薦信。

沒有朝中關系的駱賓王,拿了這么多推薦信,然并卵。直到649年,才進入道王李元慶的王府做事。

道王是李淵十六子,李世民的小弟弟。

駱賓王身上,既有江湖人士的臭毛病,好與博徒游、呼朋引伴、通宵博戲,為道統人士非議,又有讀書人的狷介,恃才傲物,自然得不到道王李元慶的青睞。這和盧照鄰在鄧王府、王勃在沛王府的待遇截然不同。

665年,高宗李治封禪泰山。據說46歲的駱賓王正在齊州混,拖著病體,在齊州張司馬的請求下寫了《請陪封禪表》。結果,駱賓王的文章和16歲少年王勃的《宸游東岳頌》兩篇高級妙文把皇帝刺激得很興奮。

齊州被免了一年半的稅賦。皇帝記住了駱賓王這個名字。

駱賓王當了太常寺從九品上的奉禮郎。奉禮郎,就是朝會或者祭祀等活動的現場布置和引導人。這個工作有點無聊。后來,中唐詩鬼李賀也當了三年奉禮郎。

670年春,51歲的駱賓王兼職了東臺詳正學士,在門下省,仍是和儀禮有關的事務。

暮春時節,駱賓王寫了《詠懷古意上裴侍郎》,并給同事宋令文寫了《西行別東臺詳正學士》,從軍赴北庭邊疆,建功立業。

一個名叫李嶠的25歲的年輕同事,還寫了一首臨別贈詩給他,《送駱奉禮從軍》。

這也是被逼無奈,偌大年紀還要上邊疆。駱賓王后來又從軍到姚州(今云南)。673年春天,他出現在蜀地成都。軍中的大小行軍露布、安民告示大約出自駱賓王之手。

從蜀地回來后,56歲的駱賓王當了武功主簿。678年,他又換了一個職位——京兆明堂主簿,當時的吏部侍郎裴行儉向他索文,他投贈了一篇《帝京篇》,傳遍京畿,一時以為絕唱。

駱賓王在官場上年近六旬,才稍遷為侍御史,卻上疏勸諫高宗行君事,被投入監獄。

679年至680年,駱賓王在坐牢。悲憤之下,他寫了《在獄詠蟬》,一直到680年8月,大赦天下,他才遇赦出來,寫下了自傳體詩歌《疇昔篇》。

后來那幾年,唐朝政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宗駕崩,太子即位,武后臨朝稱制,太子被廢,徐敬業叛亂。駱賓王參與了徐敬業在揚州的起兵,并起草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正如武則天所說,如此人才,淪落至此,誰的錯呢?

徐敬業失敗了,有人說駱賓王投水自殺,也有人說他死于亂軍之中,但25年后的709年某一夜,宋之問正游覽著杭州靈隱寺,吟了兩句詩:鷲嶺郁岹峣,龍宮鎖寂寥

宋之問正在琢磨下一聯,正在打坐的老和尚隨口吟道: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

第二天一早,宋之問去尋訪老和尚,但老和尚也不見蹤跡。有人說此人正是駱賓王。 

駱賓王以這樣的方式謝幕,神龍見首不見尾,寄托著世人對人才的美好愿景。

插圖為網圖,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就這4首詩,代表無可取代的“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楊炯不服氣排名在王勃之后
初唐四杰(初唐四大倒霉蛋)
《駱賓王》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公共基礎知識:初唐四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兴和县| 涟水县| 多伦县| 新丰县| 鄂托克旗| 尤溪县| 广灵县| 盐亭县| 伊春市| 石阡县| 彭泽县| 高台县| 渭南市| 青浦区| 炎陵县| 同心县| 嘉善县| 黄山市| 临武县| 民乐县| 迁西县| 芜湖县| 金门县| 西峡县| 遵义县| 云林县| 大港区| 芜湖县| 慈溪市| 闽侯县| 怀远县| 大洼县| 抚州市| 永新县| 灌云县| 内丘县| 福海县| 健康| 喀喇|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