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張良

人物生平

年少復仇

國滅家亡
張良的先人是韓國人。祖父張開地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國相。父親張平,做過釐王、悼惠王的國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前250年),父親張平去世。因此,張良出生應不晚于前250年。張良的父親死后二十年,即公元前230年,秦國都遷咸陽,并制定了統一全國的計劃。在秦國統一全國的規劃中,首先就選擇了韓國。[3]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國派內史騰滅韓,秦軍很快攻破韓都陽翟,俘虜韓王安。韓國的貴族,也被限令一月之內遷往咸陽近郊,不服從者,將被誅九族。韓地由此成為秦國的潁川郡。[3]
張良的年輕時代,家破國亡,以致讓他淪為沒落的貴族遺少。韓國為秦所滅,作為世代食韓祿,承韓君之恩的世家子弟,面對國仇家恨必然會激起他的滿腔憤怒。[4]
《史記》記載: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5]
此時的張良滿身鋒芒,一心想為國報仇,他遣散家僮,沒有為弟弟下葬,聚斂所有的家財尋訪力士,只為刺秦復仇。[5]
博浪刺殺
張良在淮陽學禮時見到了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張良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制一只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約合60公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5]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張良事先得知消息,尋找埋伏地點。最終選擇了博浪沙(博浪沙在河南省原陽縣東郊)。博浪沙的地理位置優越,路面沙丘起伏會導致秦始皇的車隊的速度降低,其四周北面是黃河,南面是官渡河,蘆葦叢生,便于逃跑。[5]
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因此張良眾人擬定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但是秦始皇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準備了多輛副車,每輛都是由六匹馬所拉,混淆刺客。據說這一方法是由原來秦國的國尉尉繚準備的。[6]
秦始皇的車架臨近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便提前做好了狙擊秦始皇的準備。但最終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5]
歷史上有記載的刺秦只有三次,荊軻和高漸離都是作了有死無生的打算;唯有張良在行刺失敗后成功逃脫,并且逃過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7]

逃亡歲月

黃石授書
被通緝期間,張良徜徉于下邳橋上,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故意將鞋甩到橋下,要求張良撿起,張良念其年老只得遵從,老人得寸進尺讓其為他穿上,張良又照辦了。老人笑著離去。而張良隨著老人的身影一再注視著他。老人離開了約有一里路,又返回來,表示“孺子可教”。約定五天后清晨相會。五天后拂曉,張良去到那里。但老人已至老人發怒再約五日后相見,五日后雞鳴,張良又遲于老人,老人又拂袖離去,這次,張良不到半夜便去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拿出一部書,交給他說:“讀了這部書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以后就會發跡。”說完便走了,張良從此也沒有見到這位老人。后發現所得的書是《太公兵法》。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8]
后人稱此老人為“黃石公”,皇甫謐《高士傳》記載:
黃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亂,自隱姓名,時人莫知者。[9]
十年藏鋒
張良潛藏在下邳時,潛心苦讀《太公兵法》十年而有成,同時張良又聚集了百余名少年,成為當地的游俠行俠仗義。項伯曾經殺了人,跟隨張良躲藏起來。這也是后來鴻門宴上項伯行事與張良交好的原因。[8]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起兵反秦。張良也趁機召集起一百多人反秦。這時,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兵留縣,張良想去投奔他,但中途偶遇劉邦。這時,劉邦正帶著幾千人開辟領地,來到了下本城西,于是張良就加入了劉邦陣營。張良被劉邦委任管理馬匹。這期間,張良常向劉邦講解《太公兵法》。劉邦也經常采納他的主張。[8]
《史記》記載:
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惫仕鞆闹?,不去見景駒。[8]
張良曾經為很多人講過類似問題,但只有劉邦采納張良的建議。張良說:“沛公的智慧,大概是上天賜給他的?!币蚨透狭藙睿辉偃フ揖榜x。[8]

佐策入關

入關咸陽
劉邦從洛陽出輾轅關南下時,張良與劉邦一連攻下了韓地十數個城池,又打敗了秦朝楊熊的軍隊。劉邦派韓成留守陽翟,讓張良隨他一道南進,攻下宛城,接著向西挺進,攻入了武關。[10]
劉邦本想用兩萬人強攻鎮守驍關的秦朝軍隊。張良勸諫秦軍實力強悍,不可輕敵,可以誘之以利,先虛張聲勢,然后派酈食其帶著奇珍異寶去關上賄賂秦國的守將。秦將果然中計,答應了和劉邦一起襲擊咸陽。[10]
劉邦本要同意,張良卻認為主將同意反叛,但部下卻未必,應該趁著他們思想松懈,發起突然進攻。于是引兵突襲驍關,秦軍無備,驍關失守。接著劉邦乘勝追擊到藍田,與秦軍再?戰,秦軍徹底瓦解。[10]
漢元年(前207年)張良隨劉邦進入了咸陽,秦王子嬰投降。[10]
秦宮勸諫
漢元年(前207年)劉邦進了宮,宮室里聲色狗馬、奇珍異寶,不計其數,還有美女如云。劉邦沉溺其中。樊噲一再勸諫但是沒有作用。[8]
張良勸諫道:
“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原沛公聽樊噲言?!?/span>[8]
正因為秦朝荒淫無道,所以您今天才打到這里。既然我們是為天下除害,那就應該以儉樸為本?,F在才剛剛打進了秦京,您就想要過他們昏君的那種享樂日子,這就叫'助桀為虐’。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希望您接受樊噲的勸告。[8]
于是劉邦退出皇宮,回軍到霸上駐扎。[8]

鴻門之宴

宴前籌謀
漢元年(前207年)項羽因劉邦先入咸陽非常惱火。這時,項羽的軍隊四十萬而劉邦僅有十萬。范增因劉邦之前貪財好色,但是進入咸陽卻一反常態斷定其有大志向勸諫項羽殺掉劉邦。[11]
項羽的叔父項伯同張良交好,于是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想叫張良一起離開,張良因為仁義不肯離,轉而告訴了劉邦。張良獻計,請項伯向項羽轉達劉邦的善意。后劉邦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項伯建議第二天早晨劉邦一定要親自向項羽賠罪。[11]
鴻門赴宴
劉邦帶著一百多人于鴻門見項羽,向項羽謝罪。項羽留下劉邦飲酒。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沉默不見。于是出去召來項莊,讓他自請舞劍趁機刺殺,項莊拔劍起舞,但項伯也拔劍起舞,用身體掩護劉邦,項莊一時無法刺殺劉邦。[11]
張良眼見情況危急便去營口找樊噲保護劉邦。樊噲沖入營帳打斷了項莊的刺殺。項羽欣賞樊噲英武,賞肉賜酒。《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樊噲影射項羽: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11]
后樊噲挨著張良坐下。劉邦趁上廁所的時機,把樊噲叫了出去。(有猜測樊噲之言為張良教導)[11]
樊噲建議劉邦趁機逃走,劉邦便讓張良留下來道歉。張良解釋劉邦恐懼項羽的責備,已經回到軍營了。如此在項伯與張良的幫助下,劉邦與項羽在鴻門宴之中有驚無險。[11]

漢中獻計

明燒棧道
漢元年(206年)正月,劉邦被封為漢王,統管巴、蜀地區。劉邦賞給張良黃金百鎰、寶珠二斗,張良把這些全部轉送給了項伯。劉邦又通過張良厚贈項伯,讓項伯幫他向項羽請求漢中地區。項羽答應了,于是劉邦又獲得了漢中一帶。劉邦回到封地的路上,張良送他們到褒中,劉邦才讓張良回到韓國去。張良臨別前對劉邦建議:把走過的這條棧道燒掉,可以向人們表示沒有再打回去的打算,也可以哄得項羽放心。漢王便讓張良返回韓國。漢王行進中,燒斷了所經過的的棧道。[8]
韓王成因為張良跟隨漢王劉邦的緣故,項王不派韓王成到封國去,讓他跟隨自己一起東去。張良向項王解說到:“漢王燒斷了棧道,已經沒有返回的意思了?!睆埩急惆妖R王田榮反叛之事上書報告項羽。項王由此不再擔憂西邊的漢王,因而起兵北上攻打齊國。[8]
漢元年(206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10]
下邑之謀
韓王成先被項羽降位為侯,后又在彭城?被殺。張良聞風逃走,抄小路西去投奔了劉邦。而劉邦這時已收復了關中。劉邦封張良為成信侯,命他跟藉一道東征項羽。[8]
漢二年(前205年)劉邦開始乘虛占領了彭城,后又被項羽回師打敗。西逃到下邑時,劉邦下馬問眾人∶
“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8]
如果我豁著把函谷關以東的地盤都分給他們,誰可以幫我一道破楚立功?
只有張良回答∶
'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span>[8]
“九江王黥布,是項羽的猛將,現在正與項羽不合;彭越和齊王田榮相勾結,正在梁地堅持造反。這兩個人可以迅速利用。您的部下只有韓信可以委派重任,可以獨當一面。假如您真想把地盤拿出來,那就分給他們三個,項羽肯定可以打敗?!?/span>
于是劉邦派遣隨何去勸說九江王黥布,又派了其他人去聯合彭越。等到魏王豹反叛抗漢時,劉邦又派了韓信前去征討,韓信遂平定了燕、代、齊、趙等國的大片地區。劉邦最終所以能夠打敗項羽就是靠著這三個人的力量。[8]

決勝千里

持筷定略
漢三年(前204年),劉邦被項羽圍困于滎陽,劉邦極為煩惱,與酈食其商議應該如何削弱楚方的勢力。酈食其表示應分封六國后裔,劉邦認為合適便請酈食其做相應準備。此時張良從外面回來謁見劉邦。劉邦正在吃飯,詢問張良關于這件事的看法。[8]
張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雙筷子,連比帶劃地講了起來。他指出:
1.商湯有把握可以置夏桀于死地。您今天能夠置項羽于死地嗎?
2.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所以還封殷的后代于宋國,那是周武王有把握能得到殷紂的人頭。您今天能得到項羽的人頭嗎?
3.周武王進入殷都后,曾在商容住過的里巷口立表表彰他,曾把箕子從監獄里放出來,而且給比干重修了墳墓。您今天能夠去為圣人修墓,去為賢人的里巷口立表表彰,到那些智者的門前去表示敬意嗎?
4.周武王當時能拿巨橋倉庫的糧食和鹿臺所存的錢幣,來救濟貧窮,您今天能把倉庫里的東西拿出來去救濟貧窮嗎?
5.周武王伐紂的戰爭一結束,立刻把戰車改為軒車,把兵器倒過頭來用虎皮蒙上,表示今后永遠不再使用它們了。您今天能夠棄武用文,不再打仗嗎?
6.周武王當時還把戰馬放牧在華山的南坡,表示以后不用它們了。您今天也能把馬放出去,不再用它們嗎?
7.周武王當時還把運輸隊的牛放牧到桃林塞的北面,表示他今后不再運送軍餉。您今天也能把牛放出去,不再運送軍餉嗎?
8.今天項羽是最強不過的,您把六國立起來,六國立刻就會屈服于項羽,誰還會來聽從您的指揮呢?
劉邦急忙中吐出口中的食物大罵酈食其,緊接著下令趕快銷毀那些印信。[8]
勸封韓信
漢四年(前203年),齊國所有的地方都已經被韓信全部打下。韓信派人向劉邦請示因齊國自古是詭詐多變,反復無常的國家,南面又緊挨著楚國,如果不立一個臨時的齊王來鎮守它,它的局勢就難以穩定。希望能讓自己暫時當一個代理的齊王。[10]
此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韓信的使者來到榮陽后,劉邦一看韓信的來信,勃然大怒,張良、陳平匆忙暗中一踩劉邦的腳,又湊到他耳邊悄聲說明:局勢對劉邦不利,不應禁止韓信稱王。不如趁勢立他為王,好好對待,命其守好齊國。不然韓信也有謀反的可能。[10]
劉邦于是派張良前往齊國立韓信為齊王,同時又把韓信的全部人馬調回劉邦那里。[10]
決戰之謀
漢四年(前203年),漢對楚已逐漸形成合圍之勢:韓信據齊地不斷襲擊楚軍,彭越屢次從梁地出兵,斷絕楚軍的糧道。[10]
楚軍兵疲糧竭,項羽無奈,終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劉邦的父親與妻子兒女,與劉邦講和。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立約解甲歸國,各不相犯。[10]
項羽如約拔營東歸,向彭城而去。劉邦也欲引兵西歸漢中。在這重大的轉折之際,張良看出了項羽腹背受敵的處境,便與陳平一同諫漢王:如今漢據天下三分有二,此時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于此舉。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將遺患無窮。[10]
劉邦采納的張良的意見,親率大軍追擊項羽,并令韓信、彭越合圍項羽。漢軍各路兵馬陸續會集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沱河北岸)。韓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計兵圍項羽于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敵兵士氣,終于打敗項羽,迫其別姬、自刎。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結 。[10]

功成身退

分封諸侯
漢六年(前201年)正月,劉邦分封開國功臣,《史記·留侯世家》記載:
張良沒有帶兵打仗獨當一面的功績。但劉邦說:“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是子房(張良的字)的功勞。應當自己挑選齊地的三萬戶做封地。”張良說:“當初我自己在下邳起兵,到留縣遇上了您,這是老天爺把我交給您的,現在我只要一個留縣就夠了,不敢領受這三萬戶的厚賞?!庇谑莿畋惴鈴埩紴榱艉?,與蕭何等人一起受封。[8]
劉邦因大肆分封親密下屬引起眾多舊臣不滿,劉邦不知如何自處,張良建議其首先封賞與劉邦有舊仇的雍齒,以安眾將士的心。于是劉邦立即大擺酒席,封雍齒為什方侯,當眾催促丞相、御史讓他們趕快給大家評定功勞,趕快進行封賞。眾大臣見雍齒都可被封侯,便不再擔心。[8]
勸都關中
漢六年(前201年)劉敬勸劉邦國都應該設在關中。劉邦聽后遲疑不決。劉邦的大臣們大多是崤山以東的人,他們大都勸劉邦建都洛陽。他們認為洛陽東有成來,西有崤山和澠水,背靠黃河,面對伊、洛二川,形勢險要。張良卻認為洛陽方圓不過幾百里,土地瘠薄,四面都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不是一個可以發揮軍事優勢的地方。相對而言關中左有崤山和函谷關,右有隴山岷山,中間沃野千里。南面連著物產豐富的巴、蜀,北面挨著盛產牛馬的胡地,背靠著萬無一失的南、北、西三面,集中力量只用于控制東方的諸侯。東方安定時,可以通過黃河、渭水把全國各地的糧食運到長安,一旦有諸侯叛亂,關中的人力物力可以通過渭水、黃河順流而下供給前線。[8]
劉邦當天駕車西行建都關中。張良也跟著劉邦進了關中。張良一直多病,到了關中以后,整天學習道家的導引吐納之術,不吃五谷雜糧,一年多時間閉門不出。[8]

太子之變

呂后問計
漢十二年(前195年)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如意。很?多大臣勸阻,但都始終沒能徹底改變劉邦的態度。呂后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有人提醒呂后請教劉邦極為信任,且智計百出的張良。后呂后派建成侯呂釋之去請教張良,但張良表示當初劉邦曾多次處于危急之中,所以他能采納自己的意見,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他是出于個人的感情想換太子,自己的建議沒有作用。[12]
呂釋之強逼張良,張良只得給出辦法:去請四位劉邦一直敬重但請不到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商山四皓)。這四人討厭劉邦的傲慢無禮,寧愿逃到深山里躲藏,也不愿做漢朝的子民。但是劉邦一直對這四人很崇敬。以太子的名義請這四個人,然后令其充當太子的賓客,劉邦知其德高望重,對太子必是極大助力。于是呂后便讓呂釋之派人帶著厚禮和太子的書信,謙恭地去請這四個人。四人請來后,先住在建成侯呂釋之的家里。此四人之后出席于劉邦參加的宴會,劉邦見此,不由嘆息太子“羽翼已成”,遂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想法。[12]

自言修仙

漢十二年(前195年)張良又跟隨劉邦去討伐代國,在馬邑為劉邦出過奇計,任蕭何當相國,也是劉邦聽從張良勸告的結果。[8]
《史記》記載:
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8]
張家世代在韓國擔任丞相,韓國被滅亡后,我為了替韓國向秦朝報仇,曾不吝惜萬貫家財,鬧得天下震動(博浪刺殺)?,F在我靠著三寸不爛之舌,當做了的老師,被封為萬戶候。已經達到了平民的極致,我的愿望已經滿足了!我想放棄人世間的一切事情,跟著赤松子去云游成仙。[8]
后張良“去學辟谷,道引輕身”(不吃五谷,領悟“道”意圖飛升)劉邦死后,呂后回想從前,感激張良的恩德,便強迫他吃東西,并規勸:“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張良不得已,又勉強恢復了吃飯。 [8]
漢呂后二年(前186年),張良死,朝廷謚之為'文成侯'。他的兒子張不疑繼承了留侯的爵位。[8]

家族譜系

關系
人物
備注
祖父
張開地
戰國時韓相,相韓昭侯、韓宣惠王與韓襄王
父親
張平
戰國時期韓相,相韓釐王與韓桓惠王
長子
襲封留侯,后因與門大夫殺故楚內史,貶為城旦
次子
張辟疆
曾任侍中
六世孫
張皓
字叔明,東漢司空
七世孫
張綱
字文紀,張皓之子,官至廣陵太守
十世孫
張翼
字伯恭,張皓玄孫,三國蜀漢時官至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封都亭侯
展開

祖父

張開地:戰國時韓相,相韓昭侯、韓宣惠王與韓襄王。[8]

父親

張平:戰國時期韓相,相韓釐王與韓桓惠王。[8]

長子

張不疑:長子,嗣侯。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坐與門大夫殺故楚內史,贖為城旦。《漢書·張良傳》與《漢書·高惠高后文景功臣表》中所記有出入?!稄埩紓鳌分杏洖槲牡廴辏ü?77年),坐不敬,國除 。[13]

次子

張辟彊:次子。漢惠帝駕崩,呂后干嚎,辟強為侍中,年15歲,洞察呂后之意,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迺如辟彊計。太后說,其哭迺哀。呂氏權由此起。迺大赦天下。[14]

后代[15]

張千秋:張良六世孫,陽陵公乘,元康四年,朝廷下詔張千秋復家,世代免除賦稅徭役。東漢司空。
張晧:張良六世孫,東漢大臣,官至廣陵太守。
張綱:張晧之子
張續:張綱之子
張翼:張綱曾孫,三國時蜀漢大臣,官至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封都亭侯。
張微:張翼之子
張超:張良后代,漢靈帝時期的別部司馬 。
張道陵:相傳為張良八世孫,五斗米道的創始人
張衡:張道陵之子
張魯:張衡之子

其它

張湯:與張良同祖,所出不明。[16](《漢書》卷59《張湯傳》:“贊曰:馮商稱張湯之先與留侯同祖,而司馬遷不言,故闕焉”)

歷史評價

司馬遷:運籌帷幄之中,制勝于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于易,為大于細。[17]
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上曰:“夫運籌筴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8]
劉邦: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10]
揚雄: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聵。[18]
司馬光: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辯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加高帝所稱者,三杰而已。淮陽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21]
歸有光:張子房當秦楚之際,以家世相韓,為韓報仇,擇可以委身者,遂從高帝。漢之天下已定矣,子房不受萬戶之封,愿從赤松子游?;蛑^子房不終事漢者,為韓也。夫誅秦滅項,子房之志已畢,移以事漢,何損于義而必去之?獨其為道恬澹,薄視人世之功名,而有飄然遠舉之志耳。[22]
王夫之:漢高帝疑于所立,乃進而謀者,張良、叔孫通耳。良雖多智,而心固無私;通雖詭合,而緣飾儒術;且皆從容諷議之臣,未嘗握兵而持國柄者也。[23]

人物軼事

修仙問道

張良曾說過“作為一個平民來說,這已經到達頂點,我的愿望已經滿足了!我愿意地棄人世間的一切事情,想跟著赤松子去當種仙。”于是他就學著不吃糧食,意想平地飛升。傳說張良得到成仙。(這一點被司馬光批評,認為聰明如張良,怎會口出江湖術士之言,可能底下看到宮廷斗爭,以及自己功高震主的推測。)[21]
《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后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于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里季、東園公、甪里先生、夏黃公,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尸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24]
相傳張良登仙后,位為太玄童子,常從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又據《巢縣志》記載,巢縣白云山有子房洞。相傳為張良辟谷隱修之地,后人置祠,歲奉香火。又陳縣(今河南開封東南)天授觀為奉祠之所,宋政和(1111—1118年)年間封為“凌虛真人”。[25]

趣味軼事

蘇軾《留侯論》亦有引述司馬遷之語,蘇軾認為黃石公于石橋故意將其鞋滑落到橋下,是要試探張良是否尚可教之,并認為黃石公可能是隱士。[26]
大封群臣時,劉邦曾要張良自己選一塊地,以試探子房是否有野心, 但遭到張良拒絕并預備求去。劉邦最后只好封他為留(縣)侯。張良挑選留縣的原因是,當初他與劉邦在此相遇,特此紀念。[26]
《史記·留侯世家》提到“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坝嘁詾槠淙擞嬁嗥鎮?,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艉钜嘣?。”司馬遷看了張良圖畫后,驚訝于其“相貌如婦人好女”,并感嘆以貌取人的缺失。[26]

文藝形象

文獻記載[27]

歷史記載
《史記》
《秦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留侯世家》
《漢書》
《高祖帝紀》《陳勝、項籍列傳》《張良、陳平、王陵、周勃列傳》
《資治通鑒》
《前漢紀》
《前漢高祖皇帝紀》
《十七史百將傳》
《張良傳》
小說
《搜神記》
《太平廣記》
《殷蕓小說》
《周六國前漢人》
《獨異志》
《太平廣記》
《張子房》《真白先生》《黃石公》
《古小說鉤沉》
《清平山堂話本》
《合同文字記》《張子房慕道記》
《抱樸子內篇》
《敦煌變文集》
《漢將王陵變》《季布詩詠》
現代小說
《謀圣張良》《少年張良》《天意》 《一代謀臣——張良》《張良演義》等
戲曲
《全元雜劇》
《張子房圮橋進履》《漢高皇濯足氣英布》《隨何賺風魔蒯通》
傳奇
《赤松游》
秦腔
《張良賣布》《斬韓信》《張良歸山》等
京劇
《張良辭朝》
傳說
張良賣剪刀,張家界、白云山、嶗山、紫柏山等隱居,修仙傳說
展開

影視形象

年份
電影、電視劇
飾演者
1985年
楚河漢界
黎漢持[28]
1986年
真命天子
謝賢[29]
1998年
呂后傳奇
周曉文[30]
1998年
漢劉邦
王剛[31]
2004年
楚漢驕雄
蔣志光[32]
2004年
大漢巾幗
沈保平[33]
2005年
楚漢風云
沈保平[34]
2009年
戰神韓信
黃海[35]
2011年
鴻門宴
2011年
楚漢爭雄
馬曉偉[37]
2012年
王的盛宴
奇道[38]
2012年
楚漢傳奇
霍青[39]
2012年
王的女人
任學海[40]
2015年
秦時明月
丁宇辰[41]
2018年
天意
李雨軒[42]
展開

后世紀念

墓地

說法一
張良埋骨于今徐州沛縣。?此種說法是以唐代的文獻記載為依據。據唐代[43]
張良廟位于秦嶺柴關嶺南麓,紫柏山東南腳下,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臺子街上。川陜公路橫越門首。[43]
康熙三十六年(1697),兵部尚書、御史于成龍(振甲)路過張良廟,見有道人看守香火。康熙三十八年(1699),于成龍再次過紫柏山時,道人換成了僧人,張良圣像換成了釋迦佛像。遍查之下得知,是僧人搶占了張良廟,于是將僧人逐出,并親書'相國神仙’四字匾額,重修大殿,重塑了張良金身,并募全真道人潘一良看守香火,自此,潘一良徒子法孫世代相襲。[43]
張良廟有六大院,156間房舍,總面積為14200平方米。進大門是一座連通二門的大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記橋給黃石公進履之意。二門內側左右有鐘、鼓二樓,向北是大殿院,大殿院正北為大殿,原系供張良像處。大殿左側向東入小門為“北花園”,園西北角階下豎一大碑,高260厘米、寬84厘米、厚20厘米,上刻“英雄神仙”四個大字,頗為愛好書法的游客所贊賞。階上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張良拜黃石公為師之意。 拜石亭北有一四方亭,名曰“回云亭”,取功成身退,返回云山之意。亭前柱石刻對聯:“赤松黃石有深意,紫柏青山無俗情”。由回云亭右側上坡,經曲折盤道六大層又逢一亭,上覆葦草,名曰“草亭”。再經盤道十大層,便到“授書樓”,取黃石公在記橋與張良授書之意。[43]
廟中石刻
中國傳統的文人墨客,大多都喜歡刻字立碑,有歌功頌德,有記述史實,不一而足。張良廟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大批文人學者駐足停留,紛紛刻石留名。據《張良廟匾聯石刻詩文集注》收錄,張良廟現存石刻有碑刻60通,摩崖石刻43塊,還有道教匾聯石刻17方、石刻詩詞15首,大多為清代、民國時期所作。[44]
張良作為漢初功臣,經司馬遷大力渲染,極具傳奇色彩。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特題刻“第一山”,贊許張良歸隱之地清雅脫俗的環境;明朝大學士趙貞吉路過張良廟所刻詩詞 “歸山好”,一方面頌揚張良特殊的人生經歷,一方面寄予了自身對現世官場的厭惡和歸隱山林的向往之情;到近代以來,國家和民族處于內憂外患之間,尤其是抗戰時期,在此書寫篆刻的人物眾多。[44]
張良廟抗戰石刻的題刻者主要是駐守在漢中的官員和途經張良廟的旅行者,他們或表達對張良輔助劉邦功績的歌頌,或表達對張良功成而退的贊賞,也有贊美自然風光、抒發抗日情感的均題詞在此。
張良廟抗戰石刻內容大概包括以下幾部分:
第一、歌頌張良功績。如:周開勛的“椎秦興漢”,陳立夫的“成功不居”,何應欽的“功業垂宇宙”等;
第二、抒發抗日愛國情感。如:段象武的“借君之椎,以椎暴日”,王耀武的'還我河山”,高樹勛的“掃除倭寇,再來作伴”等;
第三、贊美自然風光。如:翁國華的“奇人奇地”,馮治安的“神仙福地”等。[44]
除此之外,還有孫蔚如的“大勇若怯”,王輔臣的“英雄神仙”,趙守鈺的“淡泊明志”,熊斌的“其猶龍乎”,魏席儒的“知止”等,贊揚了張良的高潔品質。[44]

歷代配享

公元731年,唐玄宗設置太公尚父廟,留侯張良配享祭祀。[45]
公元760年,姜太公姜尚被尊為武成王,以歷代良將十人配享,張良位列其中。[45]
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仍以張良配享武成王廟。[46]
公元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張良位列其中。[47]
清朝康熙年間,遵循明朝舊例,取張良在內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歷代帝王廟。[4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良公傳略
張良之悲
漢謀士張良
帝王之師張良貌如女子,年輕時血氣方剛曾刺殺秦始皇
大謀略家——張良
追尋張良的足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黎平县| 元江| 塔城市| 北辰区| 墨脱县| 汶川县| 胶南市| 吴堡县| 罗平县| 桐庐县| 德惠市| 麻江县| 五台县| 商丘市| 隆林| 东丰县| 河池市| 昌吉市| 沈阳市| 滕州市| 大厂| 淮滨县| 济宁市| 平乐县| 若羌县| 伊金霍洛旗| 庄河市| 铜陵市| 济源市| 衡山县| 文昌市| 崇信县| 渭源县| 肃南| 砚山县| 永川市| 赤水市| 阿图什市| 梁河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