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但有一些民族,因為人數過少,且風俗習慣族群之間存在差異,因此,未被官方認定為獨立民族,稱為“未識別民族”。
我國“未識別民族”共有59個,在56個民族之外。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未識別民族”人口為640101。
他們有的并入其他民族,比如瀘沽湖的摩梭人,在云南的摩梭人就歸為納西族,在四川的摩梭人就歸為蒙古族。有的雖然是未識別民族,但在居民身份證上會填上人群的名稱,例如“僜人”。
而生活在西雙版納與老撾交界處的克木族,就是“未識別民族”。克木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
克木族分為“克木泐”(西雙版納土著),克木老(老撾遷入),克木交(越南遷入)三個群體。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勐臘縣以及景洪市的熱帶雨林中。
相傳在歷史上,克木族曾建立過屬于自己的王國,但是后來被傣族征服而淪為奴隸。因為常年居住在原始森林里,克木族的生活方式也比較原始。
他們以部落為核心聚居,不會長久居住在一個地方。就像克木族俗話說的那樣“3天搬家,3月搬村”。他們一生大概要搬遷10~15次,通常是一個部落一起搬遷。
克木族所在的地方,一般人進不去。一旦有陌生人靠近,部落里放哨的人,就會像“人猿泰山”一樣,蕩著藤蔓在叢林中飛快穿梭,并發出特殊的報警聲。
克木族是一個比較崇拜圖騰的民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而他們的姓氏一般就是他們崇拜的圖騰,如虎、熊、松鼠、狐貍、鳳凰等。
各種生靈都有可能是克木族信仰的圖騰,而且克木族講究同姓不婚,也就是說,信仰同一個圖騰的男女,是不能通婚的。
如果有人違反了這個規則,便視為亂倫,就要接受懲罰。男女雙方都要到豬槽里吃豬食,并學豬走路。
由于克木族處于母系社會后期,女性地位比較高。而關于克木族的婚姻與樹屋,也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婚后男女雙方不同居,由女方建造樹屋給男方居住,男方只能生活在樹上,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都由女方送上樹給男方。
除非有女方的召喚,否則男方是不能下到地面上的。如果需要繁育后代,女方就用木棍敲打樹屋,男方便下來陪伴女方過夜。
在生育后代之后,克木族的養育方式也很奇怪。男孩隨男方姓,歸男方照看;女孩跟女方姓,歸女方撫養。
另一種說法則是,樹屋只是部落里男性的成人禮,十五六歲以后,男性就成年了,就要在部落附近的大樹上搭建樹屋居住。
如果有姑娘喜歡這個男孩,就會用竹竿捅樹屋里的男孩,約男孩見面。如果互相中意,男孩就將女孩帶到樹屋談情說愛。
當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男孩就下樹和姑娘結婚,但婚后要住到女方家中,滿3年才能回到男方自己家中。
關于克木族的習俗,真真假假,奇奇怪怪。不知道各位朋友,對克木族這些奇怪的習俗怎么看?如果你是克木族的男子,喜歡第一種方式還是第二種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