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調查,沒有研究,只憑千萬里之外衛星拍攝的一張圖,便將剛發芽的樹苗連根拔起,林木砍伐一空,建成多年的公園也是說拆就拆,說平就平。
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圖斑執法”,借助衛星,比對地形變化,凡“疑似”違規占用耕地的,不加辨別,一律拆除。
至于拆除的是不是耕地,拆除之后這塊地怎么用,如何用,是否會淪為荒地。
對不起,他們不管!
圖斑執法,本應是件好事,借助衛星拍攝,能夠更快查找出土地濫用問題,更好保護我國耕地紅線。
但,基層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無疑傷害了很多人的心,有的農作物長勢正好卻被摧殘一空,有的公園服務了幾代人,轉瞬發現是耕地,旋即變成一片荒地!
從表面上看,是基層運作出現了問題,太過于“傲慢”,太過于“僵硬”,不肯多動一點腦筋,只會照著衛星結果辦事,但事實的真相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殘酷。
恰如村干部家家戶戶催繳新農合一樣,難道村干部就想自愿加班,不愿老婆孩子熱炕頭?
扯淡!還不是上級的壓力一層層壓下來,任務完不成,就要好好思考,精神修養足否?思想覺悟夠否?每月的績效還想足額發放否?
圖斑執法也是如此,衛星效率快,產量高,出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基層事務又格外繁雜,人員光是完成任務就要累掉半條命,誰有功夫聽你閑扯淡?
即便這個基層人員格外勤勞,格外負責,愿意認真傾聽鄉野的聲音,會有效果嗎?
大概,某個端坐辦公室的人,會品品茶水,拍著他的肩膀說,“小伙子,你還年輕,還需要歷練”。
隨后,辛辛苦苦調研的資料被拋在垃圾桶,這個年輕人的前途也是一片昏暗。
誰發現的問題誰解決,發現問題,又無法解決問題,給誰添堵呢?年輕人,就是氣太盛。
作為人民的公仆,本應踏踏實實為人民服務,聽取人民的意見,本應是最大的正確。
奈何,當“規定任務”與“民心民愿”碰撞到一起,又有幾人能夠堅持初心?
不說“不做就不會錯”,也不說“誰質疑,誰解決”,單單從工作角度講,裝裝糊涂,一刀切掉,輕松自在一身輕;假若太聰明,反而要面對跑不完的流程,寫不完的材料。
師爺,人人都是裝糊涂的高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