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頒發《對萬國宣戰詔書》,詔書全文六百余字,可謂是“氣勢磅礴”,表達了“誓與列強不兩立”的決心,然后又寫下十一道宣戰書,分別遞交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荷蘭、俄羅斯等國。
宣戰后不到兩個月,八國聯軍就攻入北京城,第二天(8月16日)一早天還沒亮,慈禧便帶著光緒帝一路向西逃跑,留下奕劻和李鴻章與聯軍談和,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庚子事件”。
慈禧太后等人天不亮就出發,為的是掩人耳目,他們全部喬裝打扮成普通百姓,一行人除了光緒帝,還有一后一妃和幾個格格,隨從的宮女太監也屈指可數,車子只有5輛,他們并沒有帶多少食物,由于事發突然,出行前也沒有通知沿線地方官,他們沿途不僅沒人迎接,甚至到了地方通知下去,別人都認為他們是假冒者。
一路向西行走不久,他們來到河北懷來縣境內,夜幕降臨又逢大雨,慈禧太后等人被淋成落湯雞,狼狽不堪,衣服濕了沒法換,他們只能走進一座破廟生火取暖,這時給慈禧和光緒準備的食物也吃完了,連隨行人員身上的干糧都吃的干干凈凈,由于無人接應,他們只能忍受饑餓。
懷來縣縣令吳永不知哪里得到消息,知道慈禧太后到了自己地界,于是冒雨出門迎接,還準備了干衣服、小米粥和熟雞蛋,無巧不成書,偌大的懷來縣,他們竟然真的相遇,慈禧太后此時又冷又餓,換上了干衣服,又把熱乎乎的小米粥和雞蛋吃了下去,踏實地睡了一覺,慈禧太后醒來后對吳永贊賞有加。兩年后重回紫禁城,慈禧立馬給他升官加爵,從正七品縣令直接提拔到四品西安道臺。
慈禧太后在懷來縣待了三天才離開,這三天是她離開紫禁城后過得最舒服的三天,說是“西行狩獵”,總在這里待著也不合適,于是繼續上路,此時已是炎熱天氣,食物很容易壞,離開懷來縣他們也沒有帶多少吃的,走了不久,食物又成了大問題,話說這就來到了懷來縣鄰縣的天鎮縣。
慈禧太后西行的消息此時已經傳出,沿線各路官員也有所準備,按原計劃,慈禧在三天前就應該到達天鎮縣,而天鎮縣令鄂騰為了討好慈禧,就按照原定時間準備好了豐盛的食物,8、9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食物很快就變質,護送慈禧的督辦看到后十分惱火,將他大罵了一頓,結果這位縣令當晚就畏罪自殺了。
慈禧太后等人逃至懷來縣,過了天鎮縣,隨后又輾轉逃亡至大同,后來又逃到太原和西安。逃至山西大同后,各地接駕的準備工作才比較充分,慈禧太后一行的生活也不再狼狽。
慈禧太后西逃路上有太多囧事,李老師以后還會繼續為大家奉上。單就慈禧太后西逃吃飯這件事,有人飛黃騰達,有人遭遇厄運,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事除了靠努力、靠機遇,有時也要看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