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網上流傳一道號稱難倒99%大人的小學數學題,你敢挑戰一下嗎?
點擊下方空白處查看答案
(正確答案:16)
如果這道題沒有難倒你,那說明你擁有較強的邏輯-數理智力。同時你培養孩子的這項智力將更容易。
可能有些家長會興奮的說,我家寶寶一歲多就能從1數到100了,肯定這方面智力強。圈博士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機械記憶≠理解并會應用,這離真正會計數還差的遠,更不用提理解和應用了。(點這里回顧)
邏輯-數理智力包括許多方面,數學計算、邏輯思維、問題解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以及辨別模式和關系。而與其密切相關的領域有數學、科學和邏輯。邏輯-數理智力比較突出的人通常具有這些特點:
1、能察覺環境中的物體及其功能。
2、熟悉數量、時間和因果等概念。
3、能夠運用抽象符號來表征具體事物和概念。
4、展示出解決邏輯問題的技能。
5、能察覺模式和關系。
6、能夠提出假設并加以檢驗。
7、能夠運用各種數學技能,如評估、運算規則、解析統計,并能用圖表形式來視覺化地呈現信息。
8、喜歡復雜的運算處理,如計算、物理、計算機程序或研究方法。
9、能夠通過搜集證據、形成假設、設計模型、提出反例、建立有效論點來進 行數學思維。
10、能夠利用技術解決數學問題。
11、對會計、計算機技術、法律、工程和化學等職業表現出興趣。
12、在科學或數學領域,能創造新的模型或洞悉新的見解。
“全美數學教師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學校數學的原則與標準”(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的最新報告中,將孩子描繪為天生具有數學智能的個體。報告指出:
兒童從小就對數學概念感興趣。在對日常生活的體驗中,他們逐漸發展出有關數字、模型、形狀、數量、數據和尺寸的一系列復雜的非正式概念。而實際上,很多這樣的概念都是正確的并富有生命力的。
而該組織早在1995年就創設了國家科學教育標準(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就對培養孩子邏輯-數理智力提出了建議:
教授科學探究的方法技能,正確運用科學的基本概念,在日常決策中運用科學,以及幫助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
邏輯學之父亞里士多德也曾經指出,歸納邏輯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當我們試圖解決問題時,通常會運用歸納邏輯。亞里士多德從洗澡時浴缸溢出的水發現了浮力原理,從而幫助國王辨別真假王冠,就是這樣生動的例子。
沒錯,宣稱有支點就能撬起地球的也是他老人家
無論孩子將來也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成就,還是能夠順利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從現在起培養的邏輯-數理智力都非常有必要!
那么具體方法呢?還是圈博士一直在提倡的——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下面就是圈博士推薦的一些簡單易行的親子游戲,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邏輯-數理智力,更能促進親子關系的發展。
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順序”,這也是邏輯在實際中最常見的應用。可以通過處理日常事物和進行排序游戲等方式來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應該先穿內衣內褲還是外衣外褲,孩子經歷錯誤或不夠高效的方式,就會學會合理高效的穿衣順序。還可以和孩子經常一起進行排序游戲,比如和孩子一起做飯,先讓孩子設想洗菜、切菜、下鍋炒、放調料等這些步驟應該如何排列,也可以進行一些錯誤的嘗試,讓孩子理解完成很多事情需要正確合理的順序。
另外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在他們一起玩耍的場合,家長們也別光顧著趁機休息玩手機,可以引導孩子們開展競賽或對抗形式的游戲,如大富翁桌游、棋類、撲克速算等,同樣對邏輯-數理智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自創游戲,只需遵循以下原則即可:
幫助孩子探討數字的各個方面以及數字之間的各種關系。
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并對操作做出反應,從而發展理解力。
鼓勵孩子在廣闊的情境中主動思考,自主活動。
也許有一天,孩子就會成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