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醫藥痧癥療法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畬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西等省的山區或半山區。畬民由于長期居住在山區,村落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畬醫藥就是畬民為求生存與繁衍,在特定的歷史條件、特殊的地理環境中,長期與疾病斗爭積累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畬醫藥是祖國醫藥學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待開發的寶貴民族醫藥資源。
【基礎理論】
畬族有語言,而無本民族文字,其古代文獻遺留較少,現大多從民間收集代代相傳的醫藥經驗即所謂口碑文獻來加以整理總結。近年來,我國浙江、福建等地開展了畬醫理論和臨床研究工作。
疳積理論 狹義之疳積指小兒因飲食不當、吸奶過及、天賦不足等因素而致小兒面黃肌瘦、小腹膨隆等癥,稱小兒疳疾。廣義之疳積泛指風、寒、痧、食等因素而引起的諸多雜病的總稱,畬醫統稱為疳積病。畬醫認為,人體的許多疾病都是由于疳積而成。其病機是因風、寒、痧等邪氣侵犯肌體,或因過食肥甘厚膩之品,或因久病不愈,耗損胃氣,而使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氣機壅滯,風、寒、痧等邪氣積滯而成。疳積病在臨床上根據病因及病變部位分為風積、寒積、痧積、食積、木積、土積、水積、火積、金積、氣積、血積、痰積等。臨床中的諸如冠心病、腦梗塞、三高癥、糖尿病、脂肪肝、腫瘤等疾病都根據這一機理進行辨證施治。
六神學說 由心神、肝神、肺神、脾神、腎神、膽神組成。畬醫認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由氣、血、精組成。畬醫六神學說,認為氣、血、精是組成人體并完成機體各項活動的基本物質基礎,若六臟腑神魂失守,六神就不能發揮神的主宰功能,氣、血、精化生不足或運行、輸布失常,機體的各項功能活動就會發生病理變化,如不及時予以調整與治療,就會影響甚至危及人體的生命活動。
痧癥理論 畬民在與疾病斗爭的實踐經驗中不斷認識和總結了獨特的痧癥,并逐漸形成了痧癥理論、發痧療法。畬醫認為痧癥的發病原因廣泛而復雜,在長期的發病與疾病斗爭過程中認識到痧癥的病因主要為“痧氣”,并形成了“痧氣”致病學說。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見夏秋濕熱氣盛之時。痧癥發病極為廣泛,病種涵蓋了內、外、婦、兒、五官、皮膚、骨傷等科。
畬醫獨特的病名 浙江省麗水市畬族醫藥研究所研究人員,將2001年至2006年間調查收集到的776種原始病名進行分析,最后歸并為450個病名。由于受中醫的影響,很多病名與中醫類同。較獨特的畬醫病名如熱蛇、陰蛇、飛絲落肚、風寒入肚、吊氣、頭養風火、風動頭暈、風火燒、風氣陰子腫、骨底燒、寒火燒黑風、橫胎紅痢、落白、冷汗癥、濕熱痢、鐵板癥中風、吊眉風、雞爪瘋、寒邪傷經、陰毒、虛汗癥、鬼剃頭、黃風、黑風、紅風等,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特色療法】
畬醫療法主要有痧癥療法(又稱發痧療法)、外治療法、正骨療法、食物療法、心理療法等。2008年6月浙江省麗水市申報的“畬族醫藥·痧癥療法”和福建省羅源縣申報的“六神經絡骨通藥制作工藝”被國務院頒布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畬族醫藥”項目被列入浙江省和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安畬醫畬藥”項目被列入福建省和寧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畬醫正骨療法”被列入麗水市和景寧畬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畬族民間20多種特色外治療法,至今仍被廣為應用有8種外治療法,包括刮法、挑法、捏抓法、抓筋法、熏法、吹法、搓法、熨法等,畬民廣泛于治療常見病、多發病,這些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不良反應少及價廉和功效明顯等優點。
【優勢病種】
畬醫有自己獨特的疾病觀。如把疾病分為風、寒、氣、血和雜癥5大類,每類又分若干種,如風癥分為72種,范圍廣泛,兒科疾病通稱風癥。畬醫對疾病的命名多根據“癥”而取,少數病名與中醫病名相似,但內涵卻不一樣。畬醫在醫治跌打損傷、痧癥、小兒疳積、蛇傷、風濕病、黃疸、婦科疾病等均積累了大量經驗。
【特色藥材】
截至目前,共收集到畬族民間用藥1600個品種和處方1016個;其中畬族常用藥用植物520種,主要生長分布在我國東南部,海拔約在200至1500米左右;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藥用)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藥用)15種,畬族特有藥用植物11種(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編寫的《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2005年版收載);分屬于144科、312屬、494種、2亞種、17變種、3變型和1栽培變種;畬族民間藥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醫和其他民族醫藥。畬藥使用的獨特性有:以植物藥為主的自然藥物;習慣使用鮮品;單味藥常用;以原生物為主;喜用的藥引和敷料;注重以臟補臟;使用劑量較大。
【發展現狀】
目前,畬族醫藥特色醫療機構有:福建省福安民族醫院、浙江省武義民族醫院、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醫院,此外尚有多家醫院設有畬族醫藥特色專科。2010年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院畬醫藥學學科被列為麗水市醫學衛生重點學科。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畬醫藥分會舉辦多次全國畬族醫藥學術研討會和全國或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畬族醫藥書
畬醫藥研究人員共編撰出版了《中國畬族醫藥學》《中國畬藥學》《畬族醫藥學》《畬族醫藥(痧癥療法)》《三明畬族民間醫藥》《杏林之道》《福建省民族醫藥資料匯編》《畬族驗方選》《福安畬醫畬藥》等專著,160多篇畬醫藥研究論文在省級以上學術雜志上發表。畬醫藥于2008年被納入浙江省基礎教育地方課程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