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chuàng)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分享)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曾經(jīng)歷一段十分艱難的時光,有上千萬人為國犧牲。每一場戰(zhàn)爭的背后都是尸骸遍野,血流成河。除了在正面戰(zhàn)場上廝殺的戰(zhàn)士們,還有很多在敵后戰(zhàn)場中默默付出的人,他們有些是從事情報偵察工作,日以繼夜過著謹小慎微的生活,是黎明前的黑暗。有些是普通的小兵,在于日軍周旋之中,寧死不屈,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劉胡蘭式的小英雄。
張晶麟出生在1926年,是山東省原榮成縣俚島區(qū)峨石村人,家庭條件很差,父親很早就去世了。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年紀尚小的她就懂得為家庭分擔勞務。不幸的是,落魄的家庭又趕上了兵荒馬亂的年代,外敵入侵家園,是困于生計只求茍活,還是選擇拿起武器保衛(wèi)家園。
14歲的張晶麟已經(jīng)有了答案,自小她的性格就很突出,遇到什么不平之事,總是喜歡打抱不平。雖然條件艱苦也不忘苦中作樂,以精神食糧來滿足物質(zhì)上的匱乏,她努力學習,知道了什么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知道了什么叫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日寇肆虐中國,中國各地都自發(fā)的組織起自衛(wèi)反抗組織,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革命,14歲的張晶麟也成為了抗日的一員,加入婦女救國會。別看她年紀小,她的覺悟和能力卻不低,擔任自衛(wèi)團干事,屢次獲取敵軍的重要情報,護送百姓撤離。
不過對一個14歲的小姑娘來說,有些任務對她還是太難了。在1941年,日軍要在當?shù)氐幕⒌A寺建立據(jù)點,她自告奮勇去炸掉虎礎寺。然而她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有漢奸向日軍告密,張晶麟掩護其他人撤離的時候,不幸被日軍發(fā)現(xiàn),沒能順利逃脫,被俘。
被俘的這三天是張晶麟最漫長也是最后的三天,日軍為了從她的身上挖到重要的情報,對她言行逼供。在俚島監(jiān)獄中,張晶麟一言不發(fā)徹底惹怒了日軍,他們開始瘋狂地折磨她,皮鞭抽、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烙鐵燙,甚至扒光衣服羞辱他,一天下來,十幾種刑罰輪番使用,導致張晶麟遍體鱗傷,身上沒有一處皮膚是完整的。
可是就是這樣,張晶麟還是咬緊牙關,一句話也不說。日軍不相信,一個小姑娘骨頭這么硬,因為張晶麟年紀太小了,用重刑一下子就疼暈過去了,于是日軍就采用了輕度用刑。用竹筷夾手指,用火燒腳掌,就這樣又折磨了她兩天兩夜。
受到精神和身體雙重折磨的張晶麟還是守住的原則,最后日軍也死心了,直接將其殺害后,把張晶麟的尸首掛在村南示眾。張晶麟犧牲的時候才15歲,如花一般的年紀,正該是迎著朝陽奔向美好未來的時候,明明是還可以撒嬌的年紀,卻要獨自一個人面對那么多如狼似虎的日寇,她定然是害怕的。若說她不怕死我不信,只是相比于死,她更害怕自己的戰(zhàn)友被抓,自己的忠于的事業(yè)被毀,自己熱愛的國家被傷,因此她依然選擇了死亡。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小英雄,卻沒有人記得。直到1999年,曾經(jīng)和張晶麟一起作戰(zhàn)的王文正百叟看完了《劉胡蘭》才想起她了,把她的事跡寫成回想錄,才讓大眾了解到張晶麟。
(圖片源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