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雞品種有哪些?極具價值的野雞是我國名貴的珍禽品種,近幾年進行野雞養殖的人越來越多,而不同野雞品種的養殖效益也不同,飼養方式也存在有些許差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野雞品種有哪些?
中國野雞品種大全及圖片
野雞又名雉雞、七彩錦雞、山雞等,集肉用、觀賞和藥用于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食用價值:野雞肉質細嫩鮮美,野味濃,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0%,是普通雞肉、豬肉的2.5倍,脂肪含量僅為0.9%,是豬肉的1/45、牛肉的1/10、雞肉的1/15,基本不含膽固醇,是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雞的羽毛別具特色,還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畫、玩具等工藝品。
1.環頸雉:環頸雉屬于雉科鳥類。為我國雉科中分布最廣的鳥。雄雉體長近0.9米。羽毛華麗,尾羽較長、中央尾羽尖長,呈灰黃色,具有對稱黑色橫斑。相信小時候農村看得見的野雞就是指的環頸雉。
2.血雉:別名血雞、松花雞,血雉的雄鳥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腳、頭側、臘膜為紅色,故稱血雉。其別名甚多,各地皆異。在甘肅,因其胸側和翅上覆羽沾綠,被稱為“綠雞”;因其羽毛形似柳葉,且沾綠,又稱為“柳雞”;因其主要棲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葉和種子,又稱為“松雞子”;又因其腳紅色,稱“紅腳雞”者最為普遍。主要分布于中國,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西部和西南部留鳥。給大家解釋一下,留鳥指的是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遷移的鳥。
3.紅腹錦雞:又名金雞,中型雞類,體長59-110cm。尾特長,約38-42cm。紅腹錦雞雄鳥羽色華麗,頭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上體除上背濃綠色外,其余為金黃色,后頸被有橙棕色而綴有黑邊的扇狀羽,形成披肩狀。下體深紅色,尾羽黑褐色,滿綴以桂黃色斑點。雌鳥頭頂和后頸黑褐色,其余體羽棕黃色,滿綴以黑褐色蟲蠢狀斑和橫斑。腳黃色。紅腹錦雞野外特征極明顯,全身羽毛顏色互相襯托,赤橙黃綠青藍紫具全,光彩奪目,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類。為中國特有鳥種。紅腹錦雞中國特有,怪不得有個詞叫金雞報喜呢。
4.白腹錦雞:雉科錦雞屬的一種鳥類。白腹錦雞雄鳥全長約140厘米,雌鳥約60厘米。雄鳥頭頂、背、胸為金屬翠綠色;羽冠紫紅色;白腹錦雞后頸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緣;下背棕色,腰轉朱紅色。飛羽暗褐色。尾羽長,有黑白相間的云狀斑紋。腹部白色。嘴和腳藍灰色。雌鳥上體及尾大部棕褐色,綴滿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白腹錦雞棲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動于多巖的荒蕪山地、灌叢及矮竹間。白腹錦雞以農作物、草籽、竹筍等為食,兼食昆蟲。 分布于中國和緬甸。
5.大眼斑雉:雞形目雉科大眼斑雉屬,是東南亞最美麗的鳥類,翅的下端長有多個藍色斑點,好像一雙雙明亮的大眼睛,大眼斑雉也由此得名。分布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棲息在熱帶雨林。
6.六彩山雞:屬標準品種,是目前養殖生產中最流行的品種,適應性強,成年公山雞體重1500克~1700克,成年母山雞體重1250克,產蛋量80枚左右,每枚蛋重30克。
7.大型七彩山雞:是由美國選育出來的新的商品肉用山雞品系,體重比標準品種要重200克~300克,肉味鮮美,適合家養。
8.重型七彩山雞:由美國培育的新的超級肉用七彩山雞,20周齡可達到上市體重,體重比大型品系要重200~300克,公山雞體重可達2公斤以上,母山雞產蛋量略低。
9.黑化七彩山雞:又稱黑化雉。成年公山雞羽毛顏色有點像孔雀,母山雞羽毛黑褐色。目前國內有的種場自己選留建系,屬七彩山雞的突變品系。生產性能和體重與七彩山雞無明顯差異。
10.白化山雞:又稱白化雉。公母山雞的羽毛全部為白色,生產性能與七彩山雞接近。
11.黃化山雞:美國有此品系,羽毛淺黃色,突變率較低,產品多作為標本。
12.白山雞:又稱白羽山雞、白野雞,屬鳥綱、雉科,是世界久負盛名的珍禽。分布于喜馬拉雅山和中國西部,在人很難接近、多山的地區繁衍。世界各地飼養的白山雞是由山野生白山雞經60余年的飼養馴化、選育而成。古代迷信以白雉為祥瑞,“周成王時,越裳獻白雉。”“王者德流四表,則白雉見。”野雞多為赤銅或深綠色,白色野雞非常罕見。
通過上面內容介紹大家已經對于野雞品種有所了解,如果大家想要進行野雞養殖的話,可以依據所在地環境氣候優勢,選擇適合飼養的野雞品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