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中國古代書籍的簡稱,主要指書寫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的書籍。
書頭:書脊的最上端,又稱書首。
書腳:是書的底部,有些藏書家自己為方便翻檢、閱讀或者保存而將書名寫上去。
書根:書脊的最下端稱為書根,用于簡單記載卷冊。
書脊:也稱書背,一書裝訂處的側面,如同書的脊背。
書腦:裝訂時,錐眼訂線的地方。
書角:書的右側上下兩隅稱為書角。珍貴的書通常用黃色、 湖色或藍色綾絹包起。
書口:書可以翻閱的開口。
書衣:為保護書在書的前后加的封衣,也叫封皮,一般選用較硬的紙作為書衣的材料,并在書衣上題寫書名。
書簽:用作題寫書名的長方形紙條,一般帖在書衣左上角。
扉葉:也稱護葉、副葉,指封皮內另加的空白頁,用以保護書芯連接書衣。加在前面的叫前扉,加在后面的叫后扉。其作用可以保護正文書葉,防潮防蟲。廣東裝書多用萬年紅紙作扉葉,以防蠹蝕。有時扉葉上寫有題跋識語。
書芯:指未上書皮以前已訂在一起的書。
書尾:書的最后一面,就是指書的全文最末,稱為書尾。一般檢查書全不全,稱到尾不到尾。
書套:又稱"函套"。古籍書外邊一般用厚紙板為胎,外敷以棉布或各色織品(綾、錦)等材料制作成保護書的外套。還有用木(楠木、樟木)制成的夾板。書的裝具形式有書套(四合套、六合套、云套、插套)、夾板、袱等。使用裝具的書籍,保存環境穩定,能起到防蟲、防塵、防光、防潮、防霉的效果,是保護書籍的重要措施。
書品:指書的品質、式樣。"品"有兩種意思,一是指書籍本子的大小,俗說"書品寬大",指書的個頭既長且寬,也就是開本較大;一是指書籍新舊完損的程度,如"書品太壞",指書籍破舊程度較為嚴重。"書品好",是說書流傳既久,猶完好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