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禹治水為什么能成功?
大禹治水得以成功,其原因有三個。
其一是由于舜帝慧眼識才和極力保薦,通力支持。
當(dāng)年洪水滔天,民不聊生的時候,帝堯遍訪天下賢才,發(fā)現(xiàn)并啟用了虞舜。虞舜擔(dān)任司徒、司空、司馬,對仁德如天的帝堯因洪水?dāng)_民而產(chǎn)生的焦慮深深理解,因而舜最關(guān)注的就是對洪澇水災(zāi)的治理。鯀治水九年,只會筑九仞之城堵水,結(jié)果洪水沖決堤城,田園遭毀,殍尸遍野。虞舜將鯀殛于羽山后,又力薦禹繼承父業(yè),且當(dāng)著帝堯許下諾言,不惜以身家性命擔(dān)保。虞舜這種為了帝國利益而外舉不避仇的精神深得帝堯贊許。當(dāng)?shù)蹐蚱鹩糜碇嗡院螅聦嵣希谥卫砗樗膯栴}上,虞舜的命運已經(jīng)與禹緊緊地拴在了一起。虞舜下定決心要全力支持禹治水成功。虞舜曾多次聽取禹對洪水治理情況的匯報,多次巡視禹治理洪水情況,毫不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千叮嚀,萬囑咐,要禹不辜負(fù)國家的信任和老百姓的期待。
其二就是禹善于吸取共工和鯀治水失敗的教訓(xùn)。共工治水失敗的原因是“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其父鯀治水失敗的原因是“稱遂共工之過”,在治水方法上仍然是“墮高堙庳”。大禹對鯀,既有變異,也有遺傳。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以疏導(dǎo)河流為主,輔以截堵。他鑿山開渠,疏通壅塞,把河水引入大江大河,歸入大海。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云:“鯀復(fù)生禹”?!皬?fù)”者,“腹”也。說的是鯀因盜取“息壤”被天帝派來的火神祝融所殺,其尸三年不腐,用自己的腹,孕育了集遺憾和希望于一體的大禹。大禹以亦父亦母的鯀的精血和心魄為營養(yǎng),在鯀肚腹里呆了三年。后來,天帝派了一個天神拿了寶刀,一刀下去,三年不腐的鯀肚腹迎刃而解,洪水的克星從此降臨人間。這則神話故事恰恰說明了禹治水汲取了鯀的經(jīng)驗教訓(xùn)的事實。
其三是禹的聰明能干,吃苦耐勞。
禹接受了治水任務(wù)以后,率領(lǐng)益、稷等助手,跋山涉水,踏遍了九洲,測量地勢,樹立木樁作標(biāo)記,根據(jù)調(diào)查資料,制定治水規(guī)劃。為了治水,大禹及其助手們在外辛勤奔走了十三年,吃的是粗糙食物,穿的是破舊衣衫,露宿野外,樹葉野草作床。作為治水首領(lǐng)的夏禹以身作則,手上長滿老繭,腳上經(jīng)常血跡斑斑,臉顧不得洗,發(fā)簪掉了顧不得撿,經(jīng)常蓬頭垢面地辛勤工作。由于長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腳趾甲都脫落了,小腿上的汗毛也掉光了,他的手下人看了個個都感動得流淚。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大禹治水經(jīng)過涂山,看到一個嫻雅秀麗的少女而心動,很想娶之為妻,但因王命在身,沒有功夫談情說愛,無奈滿懷惆悵去了南方。禹忙于治水,四方輾轉(zhuǎn),事隔兩年,重踏故地。想起昔日在涂山見過的美女,不覺心里涌生一陣酸楚。忽然,一陣歌聲傳來:“等候人啊,這等候是多么的長久喲!”唱歌人正是禹見過一面的涂山女。原來涂山女那次見了禹后,也看透了禹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大禹一去不返,涂山女卻牽掛于心,等啊等,禹的蹤跡不見,意亂情迷的美人只好將滿腹心事付之心曲,就成了一首《候人歌》。后來,這位忠貞不二的涂山女就成了大禹的妻子。
《史記·夏本紀(jì)》曰:“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慮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費于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span lang="EN-US">
由上可知,大禹治水得以成功,除了本身的努力和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之外,離不開舜帝的惟才是舉與悉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