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照片拍攝于1937年2月。大同古稱平城、云中,遼代改稱大同,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是北魏京城、遼金陪都、明清重鎮,從戰國時期的趙國到后來一統天下的秦朝,直到今天都是重鎮。兩千多年以來不是重要的戰場要塞,就是中原和塞外貿易的邊貿重地。1937年2月,攝影家孫明經第一次來到大同,看到昔日恢宏的大同關城已經破落成這般模樣。
大同筑城的歷史,有明確史料記載的距今已經1600多年,大規模筑城超過10次。孫明經照片里記錄著的雖是關城的破敗,細細品味,感受到的卻是大同城關昔日的恢宏。
云岡石佛寺山門。圖中可見“大同縣看管佛像”和“大同縣公安局云”的牌子。大同作為北魏都城,北魏遺存頗多,首選當然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千米,今遺存石雕造像五萬余尊,第十六至二十窟尤為珍貴,世稱“曇曜五窟”。史料記載為北魏名僧縣曜奉文成帝旨意親自開鑿,距今1500多年。1937年2月,孫明經和自己的發小北平協和醫院的賈維廉等四位醫學博士,五個人攜八臺照相機、兩臺便攜式電影攝影機來到大同、云岡,留下了當時大同和云岡的寶貴影像。
云岡石窟已經被坍塌的土石掩埋很多。今天著名的大佛前面,建有幾棟泥屋,竟是傷兵醫院。
站在坍塌的土石堆上拍攝的大佛左側的近景。今天去云岡拍攝,絕不會有這樣的角度
孫明經自拍。他用自己的身體作比較,讓觀眾感受佛像的高大。這幅屈片清晰地顯示,佛像曾經都有彩塑包裹。
石佛寺寺院內的牌樓與建筑。
石佛寺寺院內的宏偉建筑。
云岡村的三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