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孔子集語卷上
卷一 第 1a 頁
欽定四庫全書
 孔子集語卷上
             宋 薛據 輯
  易者第一
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管三成為道德包籥(見/先)
(秦古書易/乾鑿度)
子曰易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
太初者氣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氣形質
卷一 第 1b 頁
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渾淪而未相離視
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易變
而為一(太初/也)一變而為七(太始/也)七變而為九(太素/也)九者
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清輕者上
為天濁重者下為地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
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陰陽因而重之故六畫而成卦
子曰上古之時人民無別群物無殊未有衣食器用之
利于是伏羲乃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中觀萬物之
卷一 第 2a 頁
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故易者所以
繼天地理人倫而明王道是故八卦以建五氣以立五
常以之行象法乾坤順陰陽以正君臣父子之義度時
制宜作網罟以畋以漁以贍人用于是人民乃治君親
以尊臣子以順群生和洽各安其性
子曰文王因陰陽消息立乾坤統天地夫有形者生于
無形則乾坤安從生
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則五氣變形故人生而應八卦之
卷一 第 2b 頁
體得五氣以為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
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夫易卦六十四分而上下象
陰陽也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陽也陰道不
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乾坤者陰陽之根
本萬物之祖宗故為上篇始而尊之也離為日坎為月
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始終萬物故以坎離為上篇
終咸者男女之始夫婦之道也人道之興必由夫婦所
以奉承祖宗為天地生故為下篇始而貴之也既濟未
卷一 第 3a 頁
濟為最終者所以明戒謹而全王道也(以上并見/易乾鑿度)
子曰昔紂有臣曰王子須務為諂使其君樂須臾之樂
而忘終身之憂
子曰商汝知君之為君乎子夏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
猶為水也
子曰惡人者人惡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
出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之己者也(并見/尸子)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不見禮托仆夫而去曰臣聞君好
卷一 第 3b 頁
士日舍重趼(魚見切/足健也)來見君七日而不禮君之好士也
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居室雕文以
象龍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拖尾于堂葉公見之棄
而還走失其魂魄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
者也今臣聞君好士不遠千里而見君七日不禮君非
好士也子張以告夫子子曰彼好夫士而非士者也
子曰某少而好學晚而聞道此以博矣(并申/子)
  子貢第二
卷一 第 4a 頁
子貢問曰昔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
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耦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也(尸/子)
季子治單父三年巫馬期往觀化焉見夜漁所得小魚
釋之巫馬期以報孔子子曰季子之德至矣使人闇行
若有嚴刑在其側季子何以至此某嘗聞之誠于此者
形于彼季子必行此術也
哀公問于仲尼曰吾欲小則守大則攻其道若何仲尼
曰若朝廷上下皆君之親附也君誰與攻朝廷無禮上
卷一 第 4b 頁
下無親其眾皆君之讎也君誰與守哀公于是廢梁澤
之禁弛關市之征以惠民
子曰善為吏者立德不善為吏者立怨(并見韓/非子)
孔子為魯相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
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毋太甚乎子曰居
吾語汝人而惡者五而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
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
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
卷一 第 5a 頁
之不可不誅也(尹文/子)
荊有佽非者得寶劍于干(音/寒)隊反渡江中流兩蛟俠繞
其船佽非謂枻船者曰嘗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對曰未
嘗見也于是佽非攘臂拔劍曰武士可以仁義說也不
可劫而奪也此江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奚有焉赴
江刺蛟遂斷其頭風波畢除荊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
夫善除腐肉朽骨棄劍者佽非之謂乎
夫子見禾之三變滔滔然曰狐首丘而死鳥飛反鄉兔
卷一 第 5b 頁
走歸窟我其首禾乎穗垂而向根不忘本也
子曰小辯破言小利破義小義破道小見不達大禮必
簡河以委蛇故能遠山以陵遲故能高陰陽無為故能
和道以優?故能化(并見淮/南子)
子讀易至損益未嘗不喟然嘆曰或欲利之適足以害
之或欲害之適足以利之利害禍福之門不可以不察
子曰有虞氏不賞不罰夏后氏賞而已殷人罰而不賞
罰禁也賞使也(并見/慎子)
卷一 第 6a 頁
子曰誦詩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詩與古人期(金樓/子)
  孔子御第三
孔子御坐于魯哀公公賜之桃與黍子先飯黍而后食
桃左右掩口而笑公曰黍非飯也以雪桃也子曰丘知
之然黍者五谷之長先王以為上盛果蓏有六桃為下
宗廟不以祭丘聞之也以賤雪貴不聞貴雪賤今以五
谷之長雪果蓏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以為妨義故不
敢(韓非/子)
卷一 第 6b 頁
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對曰夔人也何其
一足也夔通于聲堯曰夔一而已使為樂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吳伐越墮(音/揮)會稽獲骨焉節專車使客問之仲尼曰骨
何為大仲尼曰某聞之昔禹致群臣于會稽防風后至
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敢問誰守為
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
之守為公侯皆屬于王者客曰防風何守也仲尼曰汪
卷一 第 7a 頁
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
汪芒氏于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客曰人長之極幾何仲
尼曰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
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庭而死楛矢貫之(楛侯古反楛/矢木也可為)
(箭/簳)石砮其長尺有咫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問
之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昔者武王
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于是肅慎
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先王欲昭令德之致遠也
卷一 第 7b 頁
以示后人故名其楛曰肅慎氏之貢矢以分大姬配虞
胡公而封諸陳古者分同姓以珍玊展親也分異姓以
遠方之職貢使無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氏之貢君若
使有司求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櫝如之(并魯/語)
孔子出游于少原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
子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者刈
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孔子曰刈蓍薪而亡蓍
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吾簪也而所以悲者蓋不忘
卷一 第 8a 頁
故也詩曰代馬依北風飛鳥揚故巢皆不忘故之謂也
子曰易先同人后大有承之以謙不亦可乎故德行寬
容而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而守之以儉者安位尊
祿重而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
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
溢此六者謙德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有智者壽乎孔子對曰然人有三
死而非其命也人自取之寢處不時飲食不節勞佚過
卷一 第 8b 頁
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好干上嗜欲無厭求索不止
者刑共殺之少以犯眾弱以侮強忿不量力兵共殺之
此三死者非其命也人自取之
子曰可以與言終日而不倦者其惟學乎其身體不足
觀也勇力不足憚也先祖不足稱也族姓不足道也然
而可以聞四方而昭于諸侯者其惟學乎(并韓詩/外傳)
  持盈第四
子曰持盈之道挹而損之順之者吉逆之者兇能此者
卷一 第 9a 頁
其惟周公乎周公以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所執贄而師見者七人所還贄而友見者十三人窮巷
白屋之士所先見者四十九人時進善者百人官朝者千
人諫臣五人輔臣五人拂(音/弼)臣六人載干戈以至封侯
異族九十七人而同姓之士百人猶以周公為天下黨
則以同族為眾異族為寡也
子曰不謹于前而悔于后嗟乎雖悔亦無及矣詩曰惙
其泣矣何嗟及矣此之謂也
卷一 第 9b 頁
孔子遭齊程本子于郊傾蓋而語終日有間顧子路曰
由束帛一以贈先生子路不對有間又顧曰由束帛一
以贈先生子路?然而對曰(?與/屑同)昔者由也聞之夫子
士不中道而見女無媒而嫁君子不行也子曰由詩不
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
遇適我愿兮今程本子賢士也于是不贈終身不之見

子曰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季氏僭天子
卷一 第 10a 頁
舞八佾旅泰山以雍徹無道甚矣然而不亡者以冉有
季路為之宰也
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雖有旨酒嘉肴不
嘗不知其旨也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也故學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慊而勉不究故盡思
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
子曰堯舜清微其身以聽天下務來賢人夫舉賢百福
之宗也神明之主也
卷一 第 10b 頁
孔子適衛衛使見客客去顏淵問曰客仁也乎子曰恨
兮其心顙兮其口仁即吾不知也顏淵蹴然變色曰良
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雖有百
仞之水不能掩其氣夫形體之包心也閔閔乎其薄也
茍有溫瑩良在其中則眉?見之矣疵瑕在其中亦不
能匿也詩曰鼓鐘于宮聲聞于外言有諸中者必形諸
外也
孔子行聞有哭聲甚哀子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
卷一 第 11a 頁
也被褐擁鐮哭于道傍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
哭之悲也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學周流諸侯以
歿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簡于事君失之二也與交
友厚中而絕之失之三也木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
親不逮往而不可反者年也逝而不可追者親也吾請
從此辭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識之于是門人辭歸
而養親者十有三人
宋大水魯吊之曰天降淫雨害于粢盛延及君地以憂
卷一 第 11b 頁
執政使人敬吊宋人應之曰寡君不仁齋戒不脩使民
失時天加以災又遺君憂拜命之辱孔子聞之曰宋其
庶幾乎昔有桀紂不任其過其亡也忽焉文王知任其
過其興也勃焉知過而改之是不過矣宋人聞之乃夙
興夜寐吊死問疾戮力宇內三歲年豐政平(并韓詩/外傳)
  子觀第五
子觀于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子曰此為何器曰此為
宥坐之器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
卷一 第 12a 頁
覆明君以為至誡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
之中則正滿則覆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
哉物盈則衰樂極則悲日中則移月盈則虧子路曰敢
問持滿有道乎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
之以遜勇力蓋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
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子曰終日言不遺己憂終日行不遺己患唯智者有之
故恐懼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難也終日為之一言
卷一 第 12b 頁
敗之可以不謹乎
顏淵問曰回愿貧而如富賤而如貴無勇而威與人交
通終身無患其可乎子曰善哉問也夫貧而如富知足
而無欲也賤而如貴能遜而有禮也無勇而威恭敬而
無失也終身無患擇言而后出也(并韓詩/外傳)
孔子曰簫韶者舞之遺音也溫潤以和似南風之至其
為音如寒暑風雨之動物如物之動人雷動獸禽風雨
動魚龍仁義動君子財色動小人是以圣人務其本樂
卷一 第 13a 頁
動聲儀
子曰蚩尤庶人之貧者非天子也(并孔子/三朝記)
魯大夫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
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某之所聞羊也某聞
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
羊(魯/語)
  公父文伯第六
公父文伯朝其母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
卷一 第 13b 頁
績懼干季孫之怒也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其母嘆曰
魯其亡乎使童子備官而未之聞邪居吾語女昔圣王
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
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是
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祖習也識知/也天子因朝)
(日以修陽政故/謂之習地德也)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
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刑而后即
卷一 第 14a 頁
安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職夕省其典刑夜
儆百工使無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職晝講其
庶政夕序其業夜庀(音髀/具也)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
業書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無憾而后即安自庶
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王后親織??紞(丁敢/切冠)
(垂/也)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內子為大帶命婦成
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
而賦事烝而獻功男女效績愆則有辟(音平/入聲)古之制也
卷一 第 14b 頁
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
舍力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
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
先人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
絕祀也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
季康子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不對私于冉
有曰求來汝不聞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音止/平也)其
遠近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任力以夫而議其老幼于
卷一 第 15a 頁
是乎有鰥寡孤疾有軍旅之出則徵之無則已其歲收
田一井出稯禾(六百四/十斛也)秉芻(百六/十斛)缶米(缶庾也/十六斛)不是過
也先王以為足若子季孫欲其法也則有周公之籍矣
若欲犯法則茍而賦又何訪焉(并魯/語)
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一貫三為王推一合十為士
(許氏/說文)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鐵擿三折漆書三滅序彖系象說
卦文言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卷一 第 15b 頁
夫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
子受春秋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罪丘者亦以春秋
子曰自吾得由而惡言不入于耳
子曰神龜知吉兇而骨直空枯日陽德而君于天下而
辱于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于蝦蟆猬辱于鵲
騰蛇之神而殆于即且竹外有節理中直空虛松柏為
百木長而守門閭日辰不全而有空虛黃金有疵白玊
有瑕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罔有所
卷一 第 16a 頁
數亦有所疏人有所貴亦有所不如何而可適乎物安
可全乎(并見/史記)
  六藝第七
子曰六藝于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
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
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陳蔡之大夫謀曰
楚大國也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相
卷一 第 16b 頁
與發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皆莫能興孔
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
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作色子曰賜爾以予為多
學而識之者與曰非與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知
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
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
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子曰有是乎
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
卷一 第 17a 頁
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子曰詩云匪兕匪虎率
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
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子曰賜良農能
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
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
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子曰回詩云匪兕
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
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卷一 第 17b 頁
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道已大修
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
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并史/記)
子曰通國皆人也以道導之則吾民也不以道導之則
吾讎也
魯哀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有使民富且壽哀公
曰何謂也子曰薄賦歛則民富無事則遠罪遠罪則民
卷一 第 18a 頁
壽公曰若是則國貧矣子曰詩云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未見子富而父母貧者也
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武王諤諤
而昌紂嘿嘿而亡
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
諷諫孔子曰吾其從諷諫矣乎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
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危身而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
子曰非其地而樹之不生也非其人而語之弗聽也得
卷一 第 18b 頁
其人如聚沙而雨之非其人如聚聾而鼓之
孔子觀于周之太廟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
古之謹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
事多事多害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
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神
將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
不絕將成網羅青青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謹禍之根
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
卷一 第 19a 頁
其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執雌持下莫能與爭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惑我
獨不從內藏我智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夫
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
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
子曰不知其子視其所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與善人
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俱化矣與不善
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臭/同)亦與之化矣故
卷一 第 19b 頁
君子謹所與(并見/說苑)
  依賢第八
子曰依賢固不困依富故不貧馬蚿斬而復行者輔足
眾也(說/苑)
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也貴而能貴人者
欲賤不可得也達而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也
子曰士有五有埶尊貴者有家富厚者有資勇悍者有
心智慧者有貌美好者埶尊貴者不以愛民行義理而
卷一 第 20a 頁
反以暴傲陵物家富厚者不以賑窮救不足而反以侈
靡無度資勇悍者不以衛上攻戰而反以侵陵私斗心
智慧者不以端計數而反以事奸飾詐貌美好者不以
統朝涖官而反以蠱女從欲此五者所謂喪其美質者
也(并韓詩/外傳)
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而眾說語丘以其故曰不
齊父其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
小民附矣猶未也曰不齊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
卷一 第 20b 頁
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
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學矣中節也中
民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有賢于不齊者五人不齊事
之皆教不齊以治之之術孔子曰其大者乃于此在矣
子曰回若有君子之道四強于行己弱于受諫怵于待
祿慎于持身
子曰自季孫之賜我千鐘而友益親自南宮項叔之乘
我車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時而后重有勢而后行微二
卷一 第 21a 頁
子丘之道幾于廢也
子路問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無也君子修其身未
得則樂其意已得又樂其知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
之憂小人則不然未得之也則憂不得既得之又恐失
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賜也日損商也好與賢己
者處賜也好說不如己者
孔子曰鞭樸之子不從父之教刑戮之民不從君之政
卷一 第 21b 頁
言疾之難行故君子不急斷不意使以為亂源
子曰以富貴為人下者何人不與以富貴敬愛人者何
人不親愛眾言不逆可謂知言矣眾向之可謂知時矣
孔子曰船非水不可行水入船中則沒矣故君子不可
不嚴也小人不可不閑也
孔子曰貞以干之敬以輔之待人無倦見君子則舉之
見小人則退之去爾惡心而忠與之敏其行而修其禮
千里之外親若兄弟若行不敏禮不合則對門不通矣
卷一 第 22a 頁
(并說/苑)
  漆雕氏第九
孔子曰漆雕氏之子君子哉其善人之美也隱而顯言
人之惡也微而著故智不能及明不能見也得無數卜

孔子卦得賁喟然而嘆子張進而問曰師聞賁吉卦而
嘆之乎孔子曰賁非正色也是以嘆之吾思夫質素白
當正白黑當正黑夫質文何也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
卷一 第 22b 頁
雕寶珠不飾何也質有馀者不受飾也
魯有儉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以土缶(音/缶)之器以進
孔子孔子受之歡然如受大牢之饋弟子曰瓦甂酒器
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聞好諫
者思其君食美者思其親吾非以饋為厚也以其食美
而思我親也
孔子曰無體之禮敬也無服之喪憂也無聲之樂歡也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志也鐘鼓之聲怒而擊
卷一 第 23a 頁
之則武憂而擊之則悲喜而擊之則樂其志變其聲亦
變至誠通乎金石而況人乎
子路治蒲見孔子曰愿受教子曰蒲多壯士難治也吾
語汝恭以敬可以懾勇寬以正可以容眾恭以潔可以
親上
子貢為信陽令辭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順之因子之
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子貢曰君子固有盜乎孔子曰
夫以不賢伐賢是謂奪以賢伐不肖是謂伐緩其令急
卷一 第 23b 頁
其誅是謂暴取人之善為己之善是謂盜君子之盜豈
必財幣乎吾聞之知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為吏者枉
法害民皆怨之所由生也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廉
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是蔽賢也揚人之惡是小
人也不內相教而外相謗者是不足親也言人之善者
有所得無所傷言人之惡者無所得有所傷故君子慎
言語毋先己而后人擇言出之令口如耳
齊景公問孔子曰秦穆公國小處僻而霸何也對曰國
卷一 第 24a 頁
小而志大處僻而政中其舉果其謀和其令不媮親舉
五羖大夫于系縲之中與之語三日而授之以政以此
取之雖王可也霸則小矣
子路為蒲令備水災與民春修溝瀆故予民一簞食壺
漿孔子聞之使子貢覆之子路不說往見夫子曰由也
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修溝瀆以避之而民多
匱于食故與人簞食壺漿而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
由之行化也子曰爾以民餓何不告君發廩以給之而
卷一 第 24b 頁
爾以私饋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而見汝之德也速已可
矣否則爾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并見/說苑)
  楚昭王第十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觸王舟中昭王怪之使聘
問孔子子曰此名萍實吉祥也惟霸者能獲之其后齊
有飛鳥一足來下止于殿前舒翼而跳齊侯怪之使聘
問孔子子曰此名商羊也急治溝渠天將大雨于是諸
國皆被水齊國獨以安孔子歸弟子問焉子曰異時兒
卷一 第 25a 頁
童之謠曰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
甜如蜜此楚之應也兒有兩兩相攜屈一足而跳者曰
天將大雨商羊起舞今齊見之亦其應也夫謠未嘗不
相應也在人非獨守道而已
子曰以容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澹臺子
羽君子之容也與之久處而言不充其貌宰予之辭雅
而文也與之久處而智不充其辯
子貢問曰今之人臣孰賢子曰齊有鮑叔鄭有子皮賢
卷一 第 25b 頁
者也子貢曰然則齊無管仲鄭無子產乎子曰賜女知
其一而不知其二女聞進賢為賢邪用力為賢邪子貢
曰進賢為賢子曰然吾聞鮑叔之進管仲也聞子皮之
進子產也未聞管仲子產之有所進也
介子推年十五為荊相仲尼聞之使弟子往視焉還曰
庭下有二十五進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
十五人之智智于湯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
治其國有不濟乎
卷一 第 26a 頁
子貢曰君子見大川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
比德焉遍與之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
仁其流行卑下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
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
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至量必平似正盈
不求概似度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爾也(并說/苑)
 
卷一 第 26b 頁
 
 
 
 
 
 
 
 孔子集語卷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楊絳:我是怎樣讀《論語》的
《論語》趣
《走在人生邊上:<論語>趣》
史記·《孔子世家》
《史記·孔子世家》原文與翻譯
【共讀】《論語》子張篇第二十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克山县| 台江县| 姚安县| 延川县| 汕头市| 商城县| 康平县| 石柱| 五常市| 墨脱县| 涡阳县| 万山特区| 本溪市| 砀山县| 图木舒克市| 敖汉旗| 博兴县| 吴忠市| 东港市| 微博| 读书| 大冶市| 丘北县| 台中市| 曲周县| 大埔县| 大邑县| 紫阳县| 敦化市| 蓬莱市| 永吉县| 浦东新区| 徐州市| 迁西县| 彩票| 庆阳市| 榆林市| 洛南县| 十堰市|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