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當下時刻:幻象的核心
即便我完全接受這種觀點:時間是一種幻象,那么這又會對我的生活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我仍然必須生活在一個完全由時間控制的世界里。
你從大腦上同意這種觀點,對你來說是一種信念而已,這種信念不會對你的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為了實踐這個真理,你必須把這個真理實踐出來。當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處于當下時刻并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感覺到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此愉悅時,那么我可以說你已經從時間中解放出來了。
但是明天我仍然需要支付我的賬單,而且我還會像其他人一樣不斷地變老并最終死亡。所以,我怎么能說我從時間中解放出來了呢?
明天的賬單不是個問題,身體的衰老也不是個問題,失去當下時刻才是真正的問題?;蛘弋敽诵牡幕孟髮⒁粋€簡單的情況、事件或情緒變為一個個人的問題乃至痛苦時,這才是個問題。喪失當下時刻就是喪失存在。
從時間中解放出來就是:從你在過去中尋找認同感以及在未來尋找滿足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來。這是一個你所能想象的最為深刻的意識轉變。在極少數的情況下,這種意識的轉變會發生得很戲劇化、很徹底,并只一次就能完成。它通常是在人們感受到劇烈的痛苦并且對痛苦臣服時而發生。不過大多數的人必須下很大的工夫才能達到。
當你初步覺察到無時間的意識狀態時,你就會在時間的向度和存在兩者之間不斷地徘徊。首先,你會注意到你的注意力極少地放在真正的當下時刻。但是,如果你能意識到你沒有真正地活在當下時,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功:這種覺察就是臨在——即使它開始時僅持續短短的幾秒鐘。然后,慢慢地,隨著你這種當下意識的逐漸增強,你就會逐漸地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而不是集中在過去和未來,并且,任何時候當你意識到你沒有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時,你就已經進入了當下時刻。這種過程不僅持續幾秒鐘,還會持續更長的時間。所以,在你完全地進入當下時刻之前,也就是說在你完全意識到存在時,你會在意識和無意識之間,臨在的狀態和思維認同的狀態之間徘徊一段時間。每當你喪失當下時刻時,就一再地回到當下,這樣不斷地重復。最后,臨在會成為你的主要意識狀態。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臨在意識永遠不會或只會在一些極少數的情況下才能被體驗到。大部分人并不是在意識和無意識之間徘徊,而是在不同程度的無意識中徘徊。
一般的無意識和深層的無意識
你所謂的不同程度的無意識狀態是什么意思?
你或許知道,在睡覺時,你是在無夢狀態和有夢狀態中不斷地徘徊。與此相似的是,大部分清醒的人也僅僅在普通的無意識狀態和深層的無意識狀態中徘徊。普通的無意識狀態指的是你認同于你的思考過程、情緒、反應、欲望和喜惡。這是大部分人所處的正常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被你的自我思維所控制并且你還不會意識到存在,這不是一種劇烈痛苦或不快樂的狀態,但是你會有持續的、輕微的不安、不滿、煩悶或緊張。你可能體會不到這一點,因為這種狀態占據著你生活的大部分,就像你不會意識到一種持續的、分貝很低的背景噪音一樣,比如空調發出的嗡嗡聲。但是當它突然停止時,你就會有一種輕松的感覺。許多人利用酒精、藥物、性愛、食物、工作、電視或購物作為麻醉劑來消除他們一些基本的不安。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這些適量使用可能會使你非常歡樂,會讓你產生依賴,并帶有強迫性,而你通過它們所獲得的只是短暫的緩解而已。
當事情出差錯了,或自我受到威脅了,當生活中遇到巨的大挑戰、威脅或損失(無論是真實的或是想象的),或當你的親密關系有沖突時,普通無意識的不安狀態會轉變為深層無意識的痛苦——這是一種更為劇烈、更為明顯的痛苦或不幸的狀態。這是普通無意識的強化版本,它們的種類相同,只是無意識的程度不同。
在普通的無意識狀態下,對本然的習慣性抗拒或否認會創造大部分人認為是正常生活狀態的不安和不滿。當這種抗拒通過一些挑戰或威脅得到加強時,它就會引發憤怒、劇烈的恐懼、攻擊和抑郁等等強烈的消極情緒。深層的無意識通常指的是痛苦之身被激發并且你被它所控制。如果沒有深層的無意識,身體暴力是不可能出現的。當一群人或整個國家進入了這種集體的消極能量領域時,這種暴力就更容易發生。
預示你意識水平的最好的指標是:你如何應付生活中的挑戰。在應對這些挑戰時,一個已經無意識的人會變得更加無意識,一個有意識的人會變得更加有意識。你可以利用一個挑戰來喚醒你自己,或者你讓它將你拖人更深的無意識狀態。這時普通的無意識就會轉變成一場噩夢。
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你不能全神貫注于當下,比如你單獨坐在房間里,在叢林中漫步或傾聽別人說話,那么當事情出差錯或當你面臨很難應付的人或情況,或陷入失落或失落的威脅時,你當然不能處于有意識的狀態。你將會被某種反應所控制,這種反應通常是某種形式的恐懼,它會使你進入深深的無意識狀態。這些挑戰是檢測你意識水平的方法。對你自己和其他人來說,只有通過觀察你處理這些挑戰的方式,才能看出你的意識水平。
所以當事情進展相對順利時,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這種方式下,你會在臨在的力量中成長,它會在你體內和你周圍產生一個能量場,這個能量場有很高的振動頻率。無意識、消極心態或暴力不會在進入這種狀態或在它之內生存,就像黑暗不會在光線下生存一樣。
當你學會作為你的思維和情緒的觀察者時——這是臨在的重要部分——你可能會為你感受到的普通無意識的背景噪音而大吃一驚,你也會意識到你的內在很少真正地感覺到自在與放松。在思考的層面,你可能會發現以判斷、不滿和心理投射等形式出現的內心抗拒,它使你遠離當下。在情緒的層面,你可能會發現大量的不安、壓力、煩悶或緊張。這兩者都是在思維的習慣性抗拒模式下產生的。
他們在尋找什么
卡爾·榮格(carl Jung)在他的一本書中寫道:在他與一位美洲土著酋長的談話中,這位酋長告訴他,在他的印象中,大部分白人都表情嚴肅,眼神呆板并且舉止冷酷。他說:“他們總在尋找一些東西。但是他們在尋找什么呢?白人的欲望通常很強,他們總是需要些東西。他們通常急躁不安。我們不知道他們要什么。我們想他們簡直是瘋了。”
在西方工業文化產生之前,這種急躁不安的情緒就開始了。西方文化現在已幾乎影響著整個地球,包括東方的大部分地區,這種情緒現在出現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急劇增加的趨勢。這種文化在耶穌時期就產生了,在佛陀之前六百年,甚至在更早的年代就產生的。那么你為什么經常焦慮呢?耶穌經常這么問他的弟子們?!半y道焦慮會讓你活得更久嗎?”并且佛陀也說,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們無止境的欲望之中。
對當下時刻的抗拒與存在意識的喪失有密切的聯系。弗洛伊德(Freud)同樣承認這種焦慮的情緒的存在,在他的著作《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中,他談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并沒有認識到引發這種情緒的根本原因,和從它之中解放出來的可能性。這種情緒已經創造了一種非常不幸和極度暴力的文化,這不僅對它本身是一種威脅而且對這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威脅。
瓦解一般的無意識狀態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呢?
變得有意識。觀察不安不滿和緊張的情緒如何經由不必要的批判、對本然的抗拒和否定當下而在你之內產生。當你將意識之光投入無意識的事情時,任何無意識的事情都會瓦解。一旦你知道如何處理普通的無意識時,你的臨在之光就會變得更亮,你也會更容易地應付深深的無意識狀態。但是普通的無意識狀態是很難察覺的,因為它是如此的普遍。
通過自我觀察來養成監控你的思維和情緒狀態的習慣?!按丝涛液茏栽趩??”這是個可以經常問自己的問題?;蛘吣憧梢詥枺骸按丝涛覂仍诎l生了什么事?”請像你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樣地對你內心發生的事情保持興趣。如果你內在沒問題,外界才會正常順利。首要的是內在,其次才是外在。但是你不必立即回答這些問題。將你的注意力導向內在。觀察你的內心所發生的事情。你的大腦在創造什么樣的思維?你有何感覺?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體上。你有緊張的感覺嗎?一旦你發現了一些低度、不安的背景噪音,請觀察你以何種方式回避、抗拒或否認生命來否定當下。人們有許多種方式來無意識地抗拒當下時刻。這里我可以向你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通過練習,你自我觀察的能力以及監控你內在狀態的力量將會得到加強。
從不快樂中解脫
你是否怨恨你正在做的事情?它可能是你的工作,或者你已經同意了做這件事,并且你正在做,但是你同時又在怨恨和抗拒這件事。你會默默地怨恨與你親近的人嗎?你是否意識到了你因此而散發出來的能量是非常有害的,它會影響你自己以及你周圍的人?請仔細觀察你的內在。那里是否有一些輕微的怨恨和不情愿的跡象呢?如果有,請從心理以及情緒兩個層面去觀察它。關于某種情況,你思維所創造的觀點是什么?然后請觀察你的情緒,這是你身體對這些觀點所做出的反應。請感受一下這些情緒。你覺得開心還是煩惱?這是一個你會選擇讓它進入你內在的能量嗎?你有選擇嗎?
也許你被利用了,也許你所參與的活動枯燥無味,也許與你親近的人不誠實或令人厭煩,但是所有的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你對于這種情況而產生的思想或情緒是否有理,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事實是,你正在抗拒本然。你將當下時刻看成敵人。你在你的內心和外界制造了不快樂和沖突。你的不快樂不僅污染了你的內心世界和你周圍的人的內心世界,而且還污染了與你不可分割的人類集體的精神。我們這個地球的污染只不過是內心污染的外在投射:上百萬個無意識的人沒有為他們的內心世界擔負起責任。
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與相關的人談話,全面地表達你的感受,或者擺脫由你思維所創造的消極觀點,因為你的負面思維除了加強你的錯誤的自我感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承認它的無益處是非常重要的。消極的心態絕對不是處理任何情況的最好的方式。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它讓你陷入它的陷阱并阻止真實的變化。任何在消極能量之下所做的事情都會被它所污染,并且會創造更多的痛苦,更多的不幸。尤有甚之,任何消極的內心狀態都是具有傳染性的:不快樂比疾病的傳播速度更快,更容易。通過共鳴原則,它會在其他人身上引發潛在的消極心態,除非他們具有免疫能力——高度的意識。
你是在污染這個世界還是在清理廢渣呢?你應該對你的內在空間負責,就像你對這個地球負責一樣。你的內在如何,外在就如何。如果人類清理了內心的污染,那么他們也就會停止創造其他的污染。
依你的建議,我們應該如何擺脫這種消極的心態?
就是丟掉!你是如何丟掉在你手中燃燒的煤炭的?你是如何丟掉你身邊沉重而無用的包裹的?如果你認識到你不想再遭受痛苦的折磨或背負沉重的負擔了,這時你就可以放下它們了。
深層的無意識狀態,比如痛苦之身或其他深度的痛苦,比如,喪失所愛之人,通常需要通過接納和你持續關注的臨在意識之光來改變。另一方面,當你知道你可以不再需要這些無意識模式,同時你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的時候,你就可以不再是一些制約下的自動化反應了。所有這些意味著你有能力獲取當下的力量。離開它,你就沒有選擇了。
如果你稱一些情緒為消極的,如你先前所解釋的,你不是創造了一個判斷好與壞的二元對立嗎?
不。當你的思維將當下時刻判定為壞的時候,這個極性就已經被創造了;然后這種判斷就引發了消極的情緒。
但是如果你說有些情緒是消極的,那么你的意思是說它們不應該存在,我們不應該有這些情緒嗎?我對此的理解是我們應該允許我們自己擁有任何情緒,而不是判斷它們的好與壞,或者我們不應該擁有它們。我們感到怨恨、憤怒、郁悶等都是可以的——否則我們將會陷入壓抑狀態,我們的內心就會有沖突或是否定。任何事情都應該順其自然。
當然是這樣的。一旦一個思維模式、一個情緒或者反應存在時,我們就應該接受它。你那時沒有足夠的意識來做出選擇。這不是一個判斷,僅是一個事實。如果你有一個選擇,或者認識到你的確可以有一個選擇,你會選擇痛苦還是歡樂,安逸還是不安,和平還是沖突?你會選擇一種使你脫離自然的幸福狀態、脫離生命內在歡樂的思想或情緒嗎?任何這樣的情緒,我們就稱之為消極的情緒,簡單地說就是不好的情緒。并不是說“你不該這么做”的那種不好,而只是客觀評述,就像說胃疼一樣。
僅在20世紀就有一億多的人死于其他同胞的手中,這怎么可能呢?人類彼此造成的這種痛苦是超越你的想象的。這還不包括每天人類彼此間或對其他生物造成的精神、情緒、身體上的暴力、折磨等痛苦。
他們以這種方式行動是因為他們進入了自己的自然狀態并感受到了生命內在的喜悅嗎?當然沒有。只有那些處于深深的消極狀態之中、感覺很壞的人才會做出這種事情,這反映了他們內在的狀態。現在他們又在開始破壞大自然以及他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這簡直令人無法相信,但這卻又是一個事實。人類是一個精神失常并且非常病態的物種。這不是一個批判,而是一個事實。還有這樣的一個事實:人類在瘋狂之下是有理智的,而現在你就可以找到一些治療和拯救方法。
現在回到你剛才所說的——當你接受了你的怨恨、壓抑和憤怒時,你不再被迫盲目地將它們付諸行動,而你也不太會將它們投射在其他人身上。這的確是真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欺騙你自己。因為當你練習接納一段時間之后,你需要再繼續向下一個階段邁進,那個不再創造這些消極的情緒的階段。如果你不再繼續向前邁進,你的這種接納就成了一個精神上的標記,它使你的小我不斷地沉浸在不幸之中,而且還會加強你和其他人的分離感。如你所知,分離是小我認同感的基礎。真正的接納會立即轉化這些情感。如果你真的認為每件事都很好(這當然是真的),你在一開始就會有這些消極的情感嗎?不批判和抗拒的話,這些消極的情感就不會產生。在你的大腦中,你有了想法,認為每件事都很好,但是,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又不能真正地相信它,所以那種陳舊的、抗拒的思維—情緒模式仍然存在。這就是讓你感覺不好的原因。
那也沒什么不好。
你在維護你無意識和遭受痛苦的權利嗎?別著急:沒有人會把它們從你的身邊奪走。一旦你認識到某種食物讓你惡心,你還會繼續吃這種食物,并還聲稱惡心的感覺很好嗎?
無論身處何地,全然地處于當下
你能再多舉些普通無意識狀態的例子嗎?
試著覺察到你自己是否用語言或是思想在抱怨一個你身處的狀況,或是別人說的話、做的事,你的環境、你的生活情境甚至天氣。抱怨通常是人們對本然不接受的表現。當你在抱怨時,你就使自己變成了一個受害者。當你大聲說出你的感受,你就在行使你的力量。所以如果有必要或者有可能的話,你可以通過采取行動或大聲說出你的想法來改變這種情況;你要么就離開這種情境,要么就接納它,其他一切的作為都是瘋狂的。
普通的無意識狀態通常與抗拒當下時刻有關。當下當然同樣意味著此地。你在抗拒你所處的此時此地嗎?有些人常常希望他們身在別處。他們的“此地”永遠不夠好。通過自我觀察,請看看這種情況是否發生在你的生活之中。不管你身處何地,請完全地“臨在”。如果你發現你的“此時此地”變得無法忍受并且使你非常不開心,這時你有三種選擇:從這種狀況中離開,改變它,或者完全接受它。如果你想對你的生命負責任的話,你必須選擇其中的一個,同時必須現在就做出選擇。然后,你就應該接受你的選擇所帶來的后果。沒有借口。沒有消極的態度。沒有精神上的污染。保持你內在空間的清潔。
如果你采取任何行動——離開或者改變你的情況,首先請放下消極的情緒,如果可能的話,請完全地放下。由深刻觀察而采取的必需行動比由消極心態引發的行動更為有效。
行動總比不行動好,尤其是當你陷入不幸之中很久時。如果你所采取的行動是錯誤的,至少你會從中學到教訓,在這種情況下,它就不再是個錯誤了。如果你仍然陷入其中,你就會一無所獲。是恐懼阻止你采取行動嗎?承認恐懼,觀察它,并將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完全與它共存。這樣做切斷了恐懼與思維之間的聯系。千萬別讓恐懼入侵你的思維,請運用當下的力量,恐懼不敢與它對抗的。
如果真的沒有任何事情能改變你的“此地”和“此時”,并且你不能使你自己從這種狀態中解脫出來,那么請你通過放下所有內心的抗拒而完全地接受你的“此地”和“此時”吧。那個喜歡感覺痛苦、怨恨和愧疚的虛假和不幸的自我就無法再生存。這叫做臣服。臣服不是懦弱。在臣服中有很大的力量。只有臣服的人才有精神力量。通過臣服,你將會從內心上擺脫這種情況。然后,你可能會發現,你在沒做任何努力的情況下,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哪種情況,你都自由了。
你是否有應該做但現在又沒有做的事情呢?如果有,請你現在就開始做吧?;蛘?,你就完全接受你此刻的消極、懶惰或被動,如果這是你的選擇的話。請充分地享受它,請盡可能地懶惰吧。如果你完全進入這種狀態并變得有意識,你將會很快從這種狀態脫身出來。不管哪一種方式,你都沒有內在的沖突,沒有在抗拒,也沒有消極負面的心態。
你的壓力很大嗎?你太忙于進入未來,而把當下變成你達到未來目標的手段嗎?壓力是由于你在“這里”卻想到“那里”去,或你在當下而想去未來所引起的。這是一種讓內在分裂的方式。創造這種內心的分裂并與之共存是精神失常的行為。每個人都在這樣做的事實并不能使它變得合理化。如果必要的話,你可以動作快些,工作得快些,甚至用跑的,但是不需要抗拒當下并且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去。當你移動、工作、跑步時,全力地去做吧。充分享受能量的流動以及那個時刻的高能量。現在,你就不會有壓力了,你也不會將你自己一分為二了。就是在動、在工作、在跑,并且充分地享受它?;蛘?,你索性丟下所有的事情安靜地坐在公園的長凳子上。但是,當你這樣做時,請觀察你的思維。它可能會說:“你應該去工作。你正在浪費時間。”請觀察你的思維,并沖著它微笑。
過去是否占據了你大部分的注意力?你是否經常正面地或負面地談論或思考著過去呢?這些過去是你曾經取得的偉大成就,你的冒險經歷,你的受害故事,還是別人對你做的可怕的事情或你對別人做的可怕的事情?你的思維過程創造了愧疚、驕傲、怨恨、憤怒、遺憾還是自憐呢?這樣,你不僅加強了那種虛假的自我感覺,而且還通過在心理對過去的積累,加速了你身體的老化過程。通過觀察你周圍的那些從過去不能自拔的人來證實這一點吧!
就讓過去消失吧,你并不需要它。當它絕對地與現在有關聯時才想到它。充分地感受當下的力量以及存在的完整性。感受你的臨在吧。
$
你感到憂慮嗎?你是否有許多個“萬一”的想法?如果是的話,你就是在認同你的思維,它把自己投射到未來的情況之中,并創造了恐懼。你是不會處理好這個未來的情境的,因為它壓根兒就不存在。這是一種精神幻覺。僅僅通過承認當下時刻的存在,你就可以停止這種有害健康和生活的精神失常的行為。關注你的呼吸。感受空氣從你的體內流入和流出。感受你內在的能量場。所有在實際生活中你需要對待和應付的問題(不是大腦想象和投射的)就只有此刻能解決了!問你自己,你現在有什么問題,不是明年、明天或5分鐘之后有什么問題,而是現在!此刻出現什么問題了?你始終可以應付當下發生的事,但是你卻無法應付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也沒有這個必要。在應付當下發生的事情時,你需要的答案、力量、正確的行動或者資源都會在那里,不是在現在之前或之后。
“某天,我會成功的?!蹦愕哪繕耸欠裾紦四愕拇蟛糠肿⒁饬Χ屇惆旬斚庐敵蛇_到未來目的的一種手段?它是否奪走了你所做的事情帶給你的歡樂?你是否在等待開始新的生活呢?如果你有這種思維模式,不管你取得了什么成就,你的當下時刻永遠會不夠好,你的未來似乎永遠會更好。這樣就會讓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你同意嗎?
你是一個習慣等候的人嗎?在你的生活當中,你花了多少時間在等候呢?我所說的小規模的等候指的是在郵局里排隊,遇到交通堵塞,在機場里候機,或等待某人的到來或完成工作等。更大規模的等待指的是等待下一個假期,下一個更好的工作,等待孩子長大,等待一份好姻緣,等待成功,等待掙錢,等待成為重要的人物,等待開悟。人們用一生來等待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很常見的。
等待是思維的一種狀態。基本上它意味著你需要未來,而你不要現在。你不要你所擁有的,你要你所沒有的。任何一種形式的等待,都讓你無意識地在你的此時此刻創造了一種內心的沖突:你不要此時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喪失對當下時刻的意識,會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質量。
努力改善你的生活情境并沒有錯。你可以改善你的生活情境,但是你不能改善你的生命。生命是最主要的。生命是你內心最深刻的存在,它是圓滿而完美的。你的生活情境由你所處的環境和你的體驗所組成。設定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本身并沒有錯。錯誤的是你將它看成是你對生命和對存在的感受的替代品。通往生命和存在的唯一途徑是當下。你就像一個建筑師,你應該關注的是建筑的地基,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花在地面建筑上。
比如,許多人一直在等待富裕。它是不會在未來實現的。當你尊重、承認并完全接受你現在的事實——無論你在哪兒,你是誰,現在你正在做什么,當你完全接受你所擁有的東西,完全感激你所擁有的,對本然和存在也心存感激,感謝當下的時刻和此刻生命的完整性,這才是真正的富裕。它不會在未來到來,但它會在適當的時刻以各種方式彰顯在你面前。
如果你對你擁有的感到不滿或者甚至對你現在所缺乏的感到沮喪或憤怒,那么即使你成為百萬富翁,在你的內心深處,你仍然會感到不滿足。你可能有許多可以用金錢買來的刺激的體驗,但是它們會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最后你所留下的只有空虛的感覺,而且你還會需要更多的身體上或心理上的滿足。
所以請你放棄“等待”這種思維狀態。當你察覺到你陷入等待之中,你還是迅速撤離吧。請你進入當下時刻。如果你身處當下時刻,你就不會需要等待任何事情。所以當下次有人對你說:“對不起,讓你久等了?!蹦憧梢赃@樣來回答:“沒關系,我沒有在等待。我僅僅是站在這里自得其樂——享受我自己內心的喜悅而已。”
上述的只是幾個普通無意識地拒絕當下時刻的習慣性思維戰略。它們很容易被忽視,因為它們占據著你正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空間,已經成為一個永不滿足的背景噪音了。但是,你對你內心的思維——情緒態觀察得越多,你就會越容易了解到你何時會陷入過去和未來之中,也就是無意識的狀態,而可以從時間的幻夢中進入當下。但是,請你注意:這種基于思維認同的虛假和不幸的自我是需要時間而生存的。它知道當下是它的克星,所以感覺受到極大的威脅。它將會盡它最大的努力將你從當下中奪走。它將會盡力讓你陷入時間之中。
你生命旅程的內在目的
我能理解你所說的真理,但是我認為我們仍然必須在我們生命的旅程中有一些目標;否則,我們就會毫無目的地漂流,但是目標意味著未來,不是嗎?我們應該如何將目標與活在當下相協調?
當你旅行的時候,知道你要去哪里或者至少知道大致的方向當然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別忘了:關于你旅行的唯一真實的事情就是你在當下時刻所走的那一步。這就是一切。
你的生命旅程有一個外在的目的和一個內在的目的。外在的目的是達到你的目標,完成這個或成就那個,這當然和未來有關。但是如果你的目標和你在未來將采取的行動占據了你太多的注意力,并且對你來說,它們比你現在所采取的步驟更為重要時,那你就失去了你旅程的內在目的。內在目的與你去的地方或你正在做的事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它與你如何做事有著密切的關系。它與你的未來沒有關系,但是與你此刻意識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外在目的屬于時間和空間的水平維度;內在目的關乎無時間的當下時刻的垂直維度里加深你的存在。你外在的旅程可能包含著上百萬個步伐;你內在的旅程卻只有一步:你現在正在行動的那一步。隨著你更多地意識到這一步,你會認識到它已經包含了其他所有的步驟以及你的目標,然后這一步就轉變成一個完美的表述,一個絕美和有極佳質量的行動。它將會帶著你進入存在,存在之光將會穿越它。這就是你內在旅程的目標和成就,一個航向你自己的旅程。
$
我們達到外在目的很重要嗎?世俗的成功或失敗重要嗎?
它的重要性在于你能不能了解自己的內在目的。外在目的就像一個游戲,你可能會不斷地去玩,因為你喜歡它。但在你外在目的完全失敗的同時,你的內在目的有可能取得成功。反之,更常見的是外在很富裕,內心卻很貧乏。或者如耶穌所說:“贏了全世界,卻丟了靈魂?!碑斎?,最終所有的外在目的遲早都會失敗,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它們受萬物的無常規律的限制。你越早地意識到你外在的目的不會給你持久的滿足越好。當你看到了你外在目標的限制時,你就會放棄你的那種不現實的期望——期待它會使你開心,而你也能讓它屈從于你的內在目的了。
過去無法在你的臨在里生存
你之前提到過,思考或談論過去是逃避當下的一種方式。但是除了我們能記住的過去或與之認同的過去,是否還有其他層面的過去根植于我們心中呢?我所指的是那些制約我們生命的無意識的過去,特別是我們孩提時的體驗。此外,還有文化的制約,這與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歷史時期有關。所有的這些事情決定著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反應、我們的思維、我們與別人的關系、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如何對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有意識,或如何擺脫它們呢?這個過程要花多長的時間?而且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還剩下什么?
當幻象終結時,還剩下什么?
我們沒有必要去研究這些無意識的過去,除非它在此刻以一種思維、一種情感、一個愿望、一個反應或者你所遇到的外在的事情表現出來。在這種無意識的過去當中你需要了解的東西,當下時刻的挑戰將會使它浮出水面。如果你陷入過去,它將會是一個無底洞:總有更多的東西讓你去了解。你可能會想,你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了解過去或者擺脫過去,換言之,你以為未來將最終會將你從過去中解放出來。這是一個幻象。只有當下才會把你從過去中解放出來。更多的時間不會把你從時間中解放出來。獲取當下的力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什么是當下的力量?
它是你臨在的力量,是從你的思維形式中解放出來的意識。
所以,請你在當下時刻中處理過去。對過去的注意力越集中,你越賦予它更多的能量,也就越有可能從它身上創造出一個“自我”。請你別誤解了:注意力是關鍵的,不過不是對過去關注。請關注你的當下,你當下的行為、反應、情感、思維、情緒、恐懼和欲望。過去存在于你心中。如果你能夠在當下時刻觀察所有的這些事情,不是批評地或分析地觀察,而是不加判斷地去觀察,那你就是以當下的力量在應付過去,并且將它化解。走回過去,你不會找到你自己,但是,通過進入當下,你可以。
難道我們了解過去不是有助于了解我們做事的原因,了解我們做出反應的方式嗎?或者為什么我們會無意識地在人際關系中制造一些戲碼和特殊的模式?
隨著你對當下的事實變得更有意識,你可能會突然地洞察到你某些行為方式,比如,為什么你愛情關系的發展會遵循一定的模式,并且你可能會記得過去發生的事情或把它們看得更清楚。這當然很好,很有用處,但是,這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是你當下臨在的意識。它會化解過去。它是一個轉化的媒介。所以不要試著理解過去,只要盡可能地感受當下時刻就好了。過去不會在你的臨在中生存,它只會生存在你意識缺席的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