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06秦

學習提示
秦王朝(公元前221—前207年)于公元前211年建立,至公元前 207年滅亡。秦朝立國雖短,但歷史地位十分重要。秦始皇建立的統 一的封建專制主義集權制度,成為歷代封建統治機構的基本形式。 秦統一后,通過“使齡首自實田”的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 制。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措施,對漢字的演變及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而“焚書坑儒”的文化政策,也為歷代王朝實行文化專制主義開了 先河。秦始皇在一系列拓邊政策全面勝利后確立的王朝版圖,奠定 了歷代王朝的疆域基礎。秦末農民大起義開創了大規模農民戰爭 的形式,為中國歷代的農民反抗斗爭開辟了光輝道路。
如何評價秦始皇的歷史功過,應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原則,把他 置于歷史過程中進行評論。既要肯定其歷史貢獻,又要分析他的消 極作用,給予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客觀評價。
第一節秦朝的建立和發展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確立
公元前221年,_王羸政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封建諸侯割 據的局面,建立起東至大海,西至隴西,南至嶺南,北至河套、陰山、 遼東的幅員遼闊的國家。為了適應統一后新形勢的需要,秦王政順 應列國政治制度從君主制向專制集權制演變的趨勢,建立了封建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樹立了絕對皇權。他為了顯示自 ·140.
己“功過五帝,地廣三王”的尊嚴,突出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決定 去掉王號,兼采傳說中三皇、五帝之名,改稱“皇帝”,宣布自己是這 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即始皇帝。后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三 世皇帝以至傳之無窮。“皇帝”稱謂的出現,不僅表現為形式上名號 的變更,而且標志著一種新的統治制度的誕生。為使皇權神圣不可 侵犯,他認為帝王死后依據其行為評定謚號的制度,是“子議父,臣 議君”,有損于帝王的尊嚴,所以宣布取消。規定皇帝自稱曰“朕”, 頒發的文告稱“制”或“詔”,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儀荊文書 制度。 [ 142 ·]
采用何種地方建制加強對廣大疆域的有效統治,在秦朝統治 集團內部存在著嚴重分歧。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綰在廷 議上建議封諸皇子為王,出鎮燕、齊、楚等邊遠地E,得到群臣的一 致贊同。廷尉李斯力排眾議,主張徹底廢除分封諸侯的制度,全面 推行郡縣制。秦始皇為避免列國紛爭的歷史重演,適應專制皇權和 統一國家的需要,采納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為36郡,后又陸續增 設至4(涂郡?。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下轄的 地方行政單位,中央集權的制度從此確立。始皇二十八年的嶧山刻 石銘文說:“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兵不復起”。
秦始皇為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需要,以戰國時期秦國 官制為基礎,對官制進行調整和擴充,建立了一整套從中央到地方 的新的政府機構。在中央政府設有丞相(百官之長,總攬行政事務)、 太尉(總攬軍事)、御史大夫(為丞相副貳,掌圖籍秘書,監察百官), 稱三公。三公之下,設有分掌具體政務的九卿,即郎中令(掌宮殿掖 門戶侍從警衛)、衛尉(掌宮門宿衛屯兵)、太仆(掌宮廷車馬)、廷 尉(掌司法刑獄)、治粟內史(掌賦稅收入、財務開支)、少府(掌山海池 澤之稅和官府手工業制造)、典客(掌屬國外交事務)、宗正(掌皇族
①關于秦郡名、郡數以及建置_年代,有各種不同說法。王國維《觀堂集林》謂秦代郡 數最后增至你譚其禳《秦郡新考》謂增至46,
事務)、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等?。三公和九卿對國家重大方針政 策可以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決,從而在制度上保證了皇權的至 高無上。 ·
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4設守(行政)、尉(軍事)、監(監御 史,司監察)。縣,萬戶以上者設令,萬戶以下者設長。縣令、長領有 丞、尉及其他官屬。縣以下有鄉,鄉設三老掌教化,嗇夫掌訴訟和賦 稅,游徼掌治安。鄉下有里,里是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設里典。此外 還有主司治安、禁盜賊的專門機構——亭,亭有長。
秦代對官吏的考核制度,一由朝廷派御史到各郡監察,然后將 考核結果上奏皇帝審閱;二是實行日常的“上計”制,中央政府據此 評定官吏的政績。郡、縣對所屬官吏也實行定期考核,依據考核結 果對下屬官吏進行獎懲.
秦始皇頒行了嚴密繁苛的封建法律。秦律的內容久已失傳,近 人程樹德膂輯《九朝律考》,開篇為《漢律考》,足見秦律資料嚴 重散佚。1975年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竹簡,第一次提供了 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時期陸續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內容。其中有法律 條文、律文解釋,以灰各種案例和關于治獄的法律文書等。律文中 對農田水利、山林保護、牛馬詞養、國家糧食的貯存發故、貨幣流 通、市場管理、工程興建、徭役征發、刑徒監管、官吏任免、軍爵賞賜 等各方面,都有許多嚴格具體的規定。秦律突出體現了維護地主階 級國家和私人財產安全的根本原則。擇文規定“盜徙封,贖耐”,即 私自移動田界,睪判處耐罪,可贖。嚴禁對私有土地的侵犯。五人共 盜一錢以上要“斬左止(趾),有(又)黥以為城旦(額上剌字,徒刑六 年)”。甚至“盜”采別人桑葉不滿一錢者,也要判處30天勞役。律文 中所見到的刑名計有斬首、磔(斷裂肢體 >、棄市、斬左趾、鋈(鈦足)、 黥、劓、城旦舂(男子輸邊筑城,女子舂米,均為四年以上徒刑)等。秦 律源于李悝《法經》,商鞅改法為律,后又補充修訂,秦始皇時成 [①九鱺之外,還有中尉(掌京幾治安 將作少府(掌修治宮室)等列鄉·] ·
為全國統一推行的法律。
秦始皇非常關心原六國故地的動靜,擔心六國舊貴族囪謀復 辟。為防止封建割據局面重新出現,秦始皇把六國舊貴族和強宗大 姓12萬戶遷到咸陽附近,割斷其社會關系,以便監視。下令拆除六 國境內城防和山川險阻地區的軍事設施。禁止民間練習武藝,收繳 全國私人所藏兵器,把繳獲和沒收的武器運至咸陽銷毀,鑄成12個 各重千石的鐘鋮銅人。為控制廣闊的國土,特別是六國舊境,修筑 了以咸陽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他 自己多次沿馳道巡游郡縣,在許多地方刻石紀功,以示威強。為加 強北邊防務,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又修筑由咸陽經云陽(今哮 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筑‘ 從今四川宜賓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對于加強軍事和交通均起到 重要作用。同時,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以保證車輛暢通無阻。
經濟文化上的統一措施
戰國以后,在土地占有形態上,以國家所有制占有主導地位, 各國曾普遍推行按軍功實行的“賜田”、“賞田”制度。同時,土地私 有制也獲得一定發展。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頒布“使黔首自實 田”?的法令,允許百姓根據授田畝數自行占有耕地,并向官府據實 申報土地面積,載入戶籍,按頃為單位交納田稅?。這樣,就以國家 統一法令的形式承認了私人對實際占有土地的所有權,封建土地 私有制被確立下來。它標志著國家放松了對土地的私人占有權和 經營過程的控制,但仍然擁有某種程度的干涉權力。同時,專制皇 帝通過少府等機構,還接掌握著全國的山林、池澤、苑囿、荒田等 大量國有土地,嚴禁百姓私自開發利用。
戰國時期,商品經濟取得了初步發展,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不斷加強,但由于諸侯林立,制度不一,嚴重阻礙了商品貿易的擴 大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秦始皇為盡可能消除由于長期分裂割據造
(1)《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引徐廣語。
(2)《睡虎地秦墓竹有·田律》人頃芻藁,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頃人芻三石,藁二石·”
成的地區差異,實現“黔首改化,遠邇同度” ?,鞏固封建統一的目 的,遂T令以原秦國制度為標準,整齊劃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方 面的一些制度。
錢幣:戰國錢幣形制不一。秦始皇下令廢止戰國時各國發@ 的貨幣,改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秦國原有的圓^ 方孔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度量衡:下令以商鞅時制定的度#衡為標準器,來統一全國 的度量衡。度分寸、尺、丈;量分升、斗、桶(斛);衡以十錢為一兩,十六 兩為一斤,百二十斤為一石?。今見秦朝權量,都刻有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頒布的統一度量衡的詔書。這種權量出土很多,分布很# 廣,長城以外也有出土,可見統一度量衡是行之有效的。
文字: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基本結構雖然相同,但字體繁簡 和偏旁位置卻有很太差異。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 太史令胡毋敬等負責統一文字,他們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并參照 六國文字,制定小篆(也稱秦篆),作為官方文告的標準字體,在全國 推行。此外,當時民間流行一種新的字體一隸書,相傳為獄吏程 邈所作,實際是出于秦官吏處理法律刑獄等繁務的需要,對小篆書 體略加簡化而成·近年出土的云夢秦簡證明,當時地方基層官方文 書已經普遍使用隸書^
端正風俗;秦人長期與西戎雜處,形成“與戎狄同俗”,不識禮義 德行” ?的風習。秦自商狹變法后就大力改變落后的風俗習慣更制 其教,而為男女之別”⑤。到秦統一前夕,秦國民風已為六國人士所 稱道,如荀子說:“人(秦)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 服不佻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更加注意端正風俗,把“行同
①《史記·秦始皇本紀》·
②經實測:,秦半兩錢直徑一般為2.5—2.77厘米,重童為2.5~3.25克#
③秦一尺約合今0.23米,一斤約合今半斤,一升約合今0.2公升·
④《戰國策*魏策三》。
⑤《史記·商君列傳》。
①《荀子·強國篇》. ' 倫”作為統一封建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出巡各地,也把端正風俗作 為視察地方的目的之一,泰山刻石記有“男女禮順,慎遵職事"等句;會 稽刻石刊有“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等。正如顧炎武指出:“然 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通“防”)民正俗之意,固未始異于三王也”?
這些措施的實行,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 統一國家的發展。特別是秦始皇的上述統一措施多為后代所取法,對 開創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對匈奴、南越的戰爭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商、周時期稱r狁,戰國時 被稱為匈奴或胡。匈奴族活動于北起·貝加爾湖,南至陰山的廣闊區 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在某些地點也建有城堡,并有 少量的農業生產。匈奴人善射鳥鼠狐兔,好騎馬奔馳,住氈帳(古曰 穹廬),穿皮革縫制的旃裘。匈奴的法律規定,坐盜者沒A其家,作 戰時得人以為奴婢。匈奴社會組織以部落聯盟為主,聯盟的首領稱 “單于”(意為廣大之貌。匈奴人稱之為撐黎孤涂單于,撐黎孤涂為 天子之意),單于的氏族孿鞮氏,以及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丘林 氏,是匈奴中最顯貴的幾個氏族。
戰國末年,匈奴族開始強大,經常深人中原,擄掠燕、趙、秦三 國邊境。這些國家當時一般都采取守勢筑長城以拒胡”。秦并六 國時期,匈奴乘機入居河南地(今河套地區),直接威脅秦都咸陽的 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命將軍蒙恬率軍30萬反擊匈奴, 收復河南地。次年,秦軍又北渡黃河,奪取被匈奴控制的高闕(今內 蒙古杭錦后旗東北)、陰山(今內蒙古狼山)、北假(陰山以南、五原以 北)等軍事要地。在黃河以東、榆中(今甘肅蘭州以東,另有他說)以 北,陰山以南地區設置34縣,后設五原郡。隨后,因河筑塞,征發“罪 人”前往服役,把戰國時燕、趙、秦三國長城修復并連接起來,筑成 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迄遼東的古代世界偉大工程之一的“萬
①《史記*秦始皇本紀》。
②《日知錄》卷13。
里長城”?,用賽保護北方農業區域。接著,秦又徙民幾萬家于河套, 對邊地的開墾和邊防的加強,起了積極作用。長城的修建屬于國防 事業,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直到三國時人們對修長城帶來的災 難仍記憶猶新。陳琳在《飲馬長城窟行》歌中寫到:“生男慎勿舉, 生女哺用腩,君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柱”。
越族是居住在我國東南沿海和兩廣一帶的古老民族,古代稱 為“百越'在今浙江、福建一帶者稱閩越.在今兩廣境內者稱南越, 在今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和云南東南部者稱西甌。越人斷發文 身,依山傍海,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戰國時期,“百越”大部臣屬于 楚。秦玉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率60萬大軍滅楚,然后繼續南 進,奪取越人一部分土地,置會稽郡(今江蘇蘇州)。秦統一后,秦始 皇派尉屠睢征兵50萬,分兵五路攻百越。一軍攻取閩越乏地,在其 地置閩中郡(今福建福州)。其余四軍指向南越、西甌。西線秦軍遇到 西甌人的頑強抵抗。為解決行軍和轉運糧草的困難,由監祿(監御史 名祿,一作史祿)率卒開鑿了一條溝通湘、漓兩水的靈渠(在今廣西興 安境內),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聯系起來。秦軍在得到增援后,最后 征服西甌,并在南越、西甌故地及其相鄰地區設置南海郡(今廣東廣 州)、桂林郡(今廣西桂林)、象郡(今廣西崇左境)。征發謫戍50萬人守五 嶺,與越族雜居,共同開發珠江流域,中原文明從此傳至嶺南。
第二節秦末農民起義
*
秦始皇的殘暴統治
秦始皇的事業,是在短短十幾年中靠殘酷地剝削壓迫人民完 成的,這就使秦的統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色。他為了宣揚皇帝的威 嚴和鞏固集權統治,進行了一系列規模巨大的土木工程建設,加上 兵役徭役的征發,人力物力消耗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①據考古工作者最近的調查和統計認為,秦長城5〇〇〇多公里。在今長城以北,今陜西 橫山以及內蒙赤峰、奈曼旗至遼寧阜新一線,尚可見到秦長城遺跡>
贏政即位初年,就開始在麗山北麓(今陜西臨潼東10里)營造自 己的陵墓。兼并六國之后,又征發刑徒奴隸70萬人繼續修 建。據《史記》、《漢書》、《水經注》等文獻記載,麵山陵規模宏 大,“墳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墓中裝飾用了大量的銅、水銀、 黃金、珠玉、翡翠、丹青、油膏等貴重物品。現已探明,陵園和從葬區 南北長15華里,東西長17華里,周長64華里。秦始皇陵東側隨葬的 兵馬俑坑總面積為20 780平方米,約有陶俑、陶馬8 000余件。這些 陶俑、陶馬的塑造形象生動、逼真,陶俑一般均在1.80米左右。在陵 園西側發現刑徒墓約70座,墓地出土的有字殘瓦上所刻記的死者姓 名籍貫表明,他們都是從東方六國征發來服役抵罪的刑徒和奴隸。
秦都咸陽本有不少豪華宏麗的宮殿,但秦始皇并不滿足,在兼 并六國的過程中,命令仿照各國宮殿式樣,在咸陽“北阪”上照樣建 造。秦滅六國以后,更大肆修宮建閣,在渭河南岸上林苑中所造朝 宮,僅其前殿“阿房宮”,據說就“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 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宮的周圍還有四通八達的閣道通向 離宮別館。總之,秦始皇時修建的宮殿多得難以詳述,“關中計宮三 百,關外四百余”?。 ·
這一系列規模浩大的工程,都需要動用大批勞動力,加上“北 筑長城”、“南戍五嶺”的征發,總計動用民力超過300萬人次。秦時 可統計的人口約為2 000萬,服役的人數竟占全國總人口的15%以上。
秦始皇為實現其專制獨裁統治,不僅把韓非的君主獨裁、嚴刑 峻法等思想主張作為施政大綱,而且把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滲合 到法家思想之中,認為秦為水德,而水德主陰,在政治上表現為殘 酷的刑罰,使法家學說反映出來的對農民的殘酷剝削與血腥鎮壓 政策更“合理”地付諸實踐。秦始皇不僅制定了嚴密繁苛的刑法,而 且專任獄吏,執法嚴暴,事皆決于法。甚至躬操文墨,親自“斷獄”, 動輒殺人,把數十萬人變成國家的囚徒,以至出現“赭衣塞路,囹圄
①《史記·秦始皇本紀》
成市”①的局面。
秦始皇的殘暴統治,必然激起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全國人 民的反秦k識不斷通過謠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如“阿房阿房,亡始 皇” “今年祖龍死”氣“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等等。文人學士面對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形勢,也從不同學說角度對秦政提出批 評,秦代社會的各種矛盾遂首先在意識形態領域表現出來。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咸陽宮宴會上,針對 周青臣的阿諛頌德,又提出“師古”分封同姓王以為屏藩的建議。這 本是有關采用何種政體模式以加強統治的問題,可丞相李斯卻借 題發揮,把它同社會輿論上對秦政的批評聯系起來,認為諸生對秦 始#的法令“入則心非,出則巷議”,“率群下以造鎊”。所以如此,是 由¥學派分立,私學存在,而與秦政得失無關。因此請求焚 毀《詩》、《書》,消滅私學,建議“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 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 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 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 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秦始皇釆納了李斯的建議,于是一場空 前的“焚書”之火被點燃起來。 _
秦始皇的“焚書”政策是其君主專制統治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進 一步擴大,有其歷史必然性。“焚書”雖然是為了統一思想,鞏固專 制皇權,但#段顯得十分殘暴而愚蠢,對當時及后世危害深遠。
次年,為秦始皇尋求仙藥的方士侯生、盧生相邀逃亡,并散布 誹謗之言。秦始皇震怒之下派人追查訊問。這些方士儒生轉相告 發,株連咸陽城內460余人,均被坑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焚書 坑儒”事件。
①《漢書*刑法志V
②《述異丨己》。
③⑤《史記·秦始皇本紀》。 '· ④《史記·項羽本紀.


大澤鄉起義與秦的滅亡
秦始皇在建立統一事業的同時,也造就了導致秦朝滅亡的條 件。漢人賈山曾說“秦皇帝身在之時,天下已壞矣,而弗自知也”?。 秦的嚴法急政使“男子疾耕不足于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于帷幕”? 迫使人民走上武裝斗爭的道路。如在彌山修始皇陵的刑徒黥(英)布 逃至長江中游聚集刑徒為“群盜”;彭越在巨野澤(今山東巨P縣一 帶)率眾起義;泗水亭長劉邦也在芒腸山(今江蘇碭山境)領¥徭徒 舉事;張良(.韓國貴族)則結刺客在陽武博浪沙(今河南陽武)襲擊秦 始皇;另有楚將項燕之后項梁、項羽在吳中(今江蘇蘇州)交結英俊, 圖謀反秦。這種“群盜滿山”的形勢,說明一場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 正在醞釀之中。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羸政在最后一次巡游途中死于沙 丘(今河北平鄉東北)。死前賜璽書給正在上郡監軍的長子扶蘇,命 他回咸陽主持自己的葬禮。但璽書被玩弄陰謀權術的中車府令趙 高扣壓,趙高與隨行的羸政少子胡亥、丞相李斯密謀,偽造遺詔立 胡亥為二世皇帝,又矯詔假罪名賜死扶蘇。秦二世即位后,進一步 加重對農民的剝削和壓迫,以“稅民深者為明吏”,以“殺人眾者為 忠臣”;繼續修建阿房宮,使宮女為始皇帝殉葬,并把許多工匠閉死 墓中;他又捏造罪名大肆誅殺異己,功臣蒙恬、蒙毅和宗室公子、公 主20多人先后被誅死或自殺身亡;其他宗室大臣,“相連坐者不可 勝數”。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征發“閭左”貧苦農民開赴漁陽(今 北京密云)屯戍。今屬河南境內900余名農民被征前往。他們遇雨停 留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境),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秦法“失期當 斬”,這900戒卒面臨著死刑的威脅。為了死里求生,他們在陳勝、吳 廣的領導下,在大澤鄉舉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的旗幟。
①《漢書·賈山傳》.
·②+《漢書·主父偃傳》。
陳勝(陽城人,今河南登封)、吳廣(陽夏人,今河南太康)被戍卒 們擁立為將軍、都尉,附近農民們紛紛揭竿而起,踴躍參加。陳勝、 吳廣率領起義軍,首先攻下大澤鄉和蘄縣(今安徽宿縣南),接著向 西北挺進,連下绖、鄧、苦、柘、譙(分別在今安徽宿縣,河南永城、鹿 邑、柘城,安徽亳縣境)諸縣。當起義軍推進到陳(舊楚都,今河南淮 陽)時,已是一支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千余,步兵數萬人的強大 隊伍。陳是起義軍占領的第一座大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根據地。 占據陳縣后,陳勝立為張楚王,吳廣為假王,國號“張楚”。提出 了“伐無道,誅暴泰”?的斗爭口號。“張楚”也成為當時的年號,1973 年底,在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中出土一件汶代帛書《五星 占》,其中就有“張楚”年號,可見農民起義軍在當時的巨大影響。
在起義軍的影響下,許多郡縣的農民殺掉守令,響應起義。一 些潛藏民間的六國舊貴族、游士、儒生也都乘機起兵或投奔起義陣 營,想借助農民起義的力量,達到反秦復辟的目的。如游士張耳、陳 余就曾勸陳勝派人“立六國后”,遭到拒絕。.
在“天下共起反秦”的形勢下,陳勝制定了主力攻秦和分兵略 地的方針。派假王吳廣西擊滎陽,宋留攻武關;另派武臣北取趙地, 魏人周市攻魏地。吳廣軍進至滎陽受阻,陳勝又派周文率軍西征, 一路長驅直入,于當年九月攻占距咸陽百里的戲(今陜西臨潼)。秦 二世慌忙發驪山刑徒為兵,由少府章邯率領向義軍反撲。.
武臣占領舊趙都邯鄲后,在張耳、陳余的慫恿下自立為趙王。 陳勝命他率兵西上,支援周文。武臣抗命不救周文,卻派韓廣略取 燕地。韓廣至燕也自立為燕王。周市進至舊魏南部和舊齊境內時, 齊貴族田儋自立為齊王,反擊周市。周市退回魏地立舊魏貴族魏咎 為魏王,自為魏丞相,
秦將章邯出兵后/連敗周文,周文退至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自 殺。章邯又東逼滎陽,吳廣部將田臧殺吳廣,自引軍迎擊秦軍于敖
①《史記·陳涉世家》
·150*
‘倉(今河南滎陽北),一戰敗死。章邯進至陳,陳勝退下城父(今安 徽渦陽東南),為叛徒莊賈殺害。陳勝部將呂臣率領一支“蒼頭軍”英 勇反擊,收復陳縣,處決莊賈。陳勝直接領導的反秦起義至此失敗。’ 陳勝失敗后,反秦斗爭的任務歷史地落到項氏楚軍和劉邦起 冬軍的身上。
^項梁和其侄項羽是舊楚名將項燕之后。項氏世世為楚將,在江 東有很大勢力。陳勝起義后,避難吳中的項梁、項羽殺秦會稽郡守, 起兵響應,受“張楚”政權節制。不久,項梁率8 000子弟兵渡江北上, 連戰獲勝,隊伍擴大到六、七萬人?與此同時,逃亡芒碭山的劉邦在 蕭何、曹參等人的支持下,襲擊沛令起兵,后歸入項梁軍。活動在江 北的起義軍陳嬰、英布、蒲將軍等都先后接受項梁節度,陳勝部下 秦嘉軍也被項梁所并。項梁率眾進至薛(今山東滕縣),得知陳勝已 死,遂立楚懷王之孫心為楚王(亦稱懷王),起義軍勢力復振。項梁率 軍取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下濮陽,占據秦的東方重鎮定陶(今山 東定陶西北)。項羽、劉邦也破秦軍于雍丘(今河南杞縣),斬秦將李
由。然項梁在勝利面前驕傲輕敵,章邯乘機夜襲定陶,項梁軍敗戰
?
死。項羽、劉邦等被迫退守彭城(今江蘇徐州)。<
章邯誤認為楚地義軍已無足輕重,于是渡河擊趙,破邯鄲,與 從上郡(今陜西榆林東南)東出的王離邊防軍匯合,包圍張耳和趙王 歇駐守的巨鹿(今河北平鄉)。巨鹿城危在旦夕,趙王派使者至楚求 援。楚懷王決定分兵兩路: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主力 北上救趙;另派劉邦領率西進,直搗關中。
宋義北至安陽,停軍46日不進,對河北戰局取觀望態度。項羽 怒殺宋義,引兵渡漳河,破釜沉舟,每人只帶三日糧,以示決死之 心。時燕、齊等諸侯軍皆抵巨鹿城下,可畏懦不敢出戰。只有項羽楚 軍長驅直人,九戰皆捷,遂解巨鹿之圍。項羽威名大振,被推為諸侯 上將軍。后章邯受趙高猜忌,戰敗投降。項羽恐秦降卒發生變亂,下 令將20余萬降兵全部坑殺于新安(今河南新安西)城南,然后揮軍西 攻函谷關。
劉邦軍乘虛西進,一路招降納叛,很快攻入武關,進至咸陽附 近的灞水。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所殺,繼立的子嬰又殺趙高,貶去帝 號,稱秦王。前207年10月,子嬰向劉邦投降,秦王朝滅亡。劉邦入咸 陽后,除秦苛法,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深得秦民 擁護。至此,秦末農民起義的使命已告完成,歷史的發展又面臨著 新的選擇。*
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
劉邦入咸陽后,項羽隨即人關,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境)。當時 項羽擁兵40萬,劉邦只有10萬軍隊,自度軍力不敵,親至鴻門向項 羽卑辭言好,表示恭順。鴻門宴之后數日,項羽率軍進入咸陽,他為 發泄對秦的怨恨,殺秦降王子嬰,火燒秦宮室、皇陵,引起關中人民 和地主階級的不滿。他在諸王并立的既成局面下,尊楚懷王為義帝 (后遣英布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并按親疏 依次分封反秦的各軍首領、六國貴族后裔和秦降將18人為諸侯王, 均受制于西楚霸王。把劉邦封到十分僻塞的漢中為漢王,又^^秦降 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毛、董翳為翟王,分王關中,稱“三秦 王”,以牽制劉邦。然而,@羽的這些措施不但不能收拾秦亡后的殘 破局面,反而加劇了分裂1 割據。不久,未得封地的齊將田榮首先在 齊地發難,彭越、陳余也分別在梁、趙地起兵反楚。 1
被困于巴蜀漢中一隅的劉邦,于漢元年(前206年彡五月乘項羽 出兵齊地,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襲占關中,楚漢之爭自此展開。 漢二年,劉邦命蕭何守關中,派韓信將兵攻取魏、趙,自將56萬大軍 遠襲彭城,但因麻痹輕敵,被輕騎回援的項羽所敗,退守于滎陽、成 皋一線,與項羽相持。這時,韓信已相繼平魏地,破代兵,下井陘,背 水破趙,降燕王,取齊地,對項羽形成鉗形攻勢。彭越則不斷在梁地 往來游擊楚軍,燒其積貯,斷其糧道,使項羽處境漸趨不利。漢四年 (前203年),由于劉邦一時無力消滅項羽,項羽也因后方不穩,無心 再戰,故雙方議定停戰講和,劃鴻溝(今鄭州北,東至開封,南至淮
陰一線)為界,鴻溝以西屬漢,以東屬楚,雙方罷兵。
11
.力 52*





項羽東歸不久,劉邦采納張良、陳平的建議,毀約追擊。由于韓] 信、彭越未能如約前來會戰,漢軍為楚所敗,被圍困于固陵一帶。対;f 邦為集中兵力擊敗項羽,封韓信、彭越等人為王/i午諾以睢陽(今河 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東東阿)之地給彭越;自陳以東至海地? 盡給韓信。韓、彭于是改變觀望態度,引兵攻楚。漢五年(前202年)十 二月,項羽被圍于垓下(今安徽靈壁境),在四面楚歌聲中,突圍至烏 江(今安徽和縣境)自刎。楚亡。同年二月,劉邦即皇帝位,國號漢,定 都長安。
秦末農民起義推翻了日益貪婪殘暴的秦統治集團,使社會經 濟獲得了發展的可能。繼秦亡之后的楚漢戰爭,是在反秦斗爭中形 成的各種政治、軍事集團之間必然發生的割據與統一戰爭。劉邦順 應秦王朝以來的統一形勢,加之善于納諫,知人善任,又有富饒的 關中為根據地,終于由弱變強,擊敗項羽這一秦末最大的割據勢 力。項羽復仇心理太強,對秦始皇創建的大一統局面缺少正確認 識,剛愎殘暴,燒夷虜掠,失去民心,又缺乏智謀,不能用人,遂由強 轉弱,被歷史淘汰。長達4年的楚漢戰爭,雖然破壞性極大,但也最; 后打破了以項羽為代表的六國舊貴族的勢力,消滅或削弱了封建 割據因素,為漢初政治的穩定和經濟的恢復、發展創造了條件。
秦世系
'(前221至前2〇7年,共15年)
⑴始皇帝嬴政(前211—前210)~(長子扶蘇)~(3)子嬰(妨曰)
-⑵二世胡亥(前209—前207)
思考題
①簡述秦始皇建立的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 及其歷史影響。
②筒述秦始皇經濟文化上的統一措施和歷史意義。
.3.略評“焚書坑儒”。
(6)如何正確評價秦始皇的歷史功過?
(7)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原因和歷史意義有哪些?
(8)分析楚漢之爭中劉項成敗的原因。
參考書目 李學《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翦伯《秦漢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林劍鳴:《秦漢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英〕崔瑞德、魯惟一:《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2年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一文了解中國史系列之秦朝簡史
為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百萬大軍,在秦朝滅亡時都去哪了,為何不來救
秦朝的歷史
秦朝 ( 公元前221--207年)
趙佗為什么固守五十萬大軍,而親眼看著自己最忠實的大秦帝國滅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溧阳市| 靖安县| 德格县| 济南市| 福贡县| 祁阳县| 北辰区| 杨浦区| 闸北区| 道真| 福贡县| 阿克陶县| 永泰县| 秭归县| 三原县| 大埔区| 灌南县| 阿拉善盟| 惠东县| 邯郸市| 扎鲁特旗| 高唐县| 阳新县| 韶关市| 双桥区| 波密县| 普格县| 双牌县| 兰西县| 广丰县| 浦江县| 定兴县| 油尖旺区| 榆林市| 富民县| 浦北县| 柏乡县| 万年县| 苏尼特左旗| 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