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教育網絡薛立新導師:教師,學生自信學習的引路人
自信心是一種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夠實現一定目標的心理狀態,是建立在對自我認識、正確評價的基礎之上,自信心能夠使一個人的潛能源源不斷地得以釋放,是人們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同樣也是學生取得學習成功的基礎。
一、學生自信心來自老師情感的投入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情感的投入,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與學生交朋友,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用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滿腔熱情地積極引導他們,不歧視、不討厭、不排斥他們,注意避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行為的產生,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給予肯定的言語,輔以贊許的目光、欣賞的微笑,從而使學生獲得愉快的體驗,信心倍增,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愛護時,就會產生一種“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心理,從而樂于聽從教師的教誨,自覺、認真地學習。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彪x開了師生間融洽的情感,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是不可能的。
二、學生自信心來自教師熱心的扶助
中學生受不同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形成個性差異,教師應看到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給他們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使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快樂,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別人強,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時,自信和勇氣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擅于設計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享受勝利的歡樂與成功的喜悅,這對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二人、三人或四人小組進行對話操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句式的問答或對的表演,在分組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好差搭配?在表演對話時,學生如果忘了,教師要鼓勵對話伙伴或其他同學輕聲提示,使差生也能經常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找回學習的自信。
三、學生自信心來自教師激勵的評價
教師是和學生接觸時間最長,也是最能影響他們的人,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任何評價都會在潛意識中對學生形成一種暗示,因此,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一些積極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要切記多鼓勵、多表揚,因為批評會使學生自我評價過低,導致不良自我形象的形成,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確立,積極的評價能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愉悅,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要千方百計地發現學生的優點,并不斷地強化它。
在評價學生時,教師不能只關心學生的成績,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的評價要貫穿在整個課堂活動中,例如:教學中的游戲、小組活動、小組比賽等,通過多樣的活動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發揮引路人的作用,給學生以情感的關懷、方法的指導,通過多種有效的途徑,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并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