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于使用PPT繪制半顆蛋的案例,是最大的一個工程,耗時可能會較長。但如果你有跟著前面的一系列PPT制作教程特別是形狀繪制類的教程動手練習,就一定不會覺得困難。看著自己能夠一步步親手用PPT做出這樣的效果,你一定會頗感自豪。完成PPT繪制半顆蛋這個效果,PPT形狀繪制的各種操作對你來說已經(jīng)是猶如家常便飯般簡單了!
1、 使用橢圓工具繪制一個橢圓并旋轉一定角度(下圖旋轉角度是327°)。
2、為橢圓設置線性漸變,去掉輪廓線。漸變角度及光圈游標位置如圖所示。
3、分別選中漸變光圈上三個游標,為它們設置顏色,從左到右,RGB值如下:
4、完成設置之后,橢圓變成了下面的樣子。
5、再繪制一個大一些圓一些的橢圓,右鍵單擊,在菜單中選擇“置于底層”,我們將用這個橢圓來制作蛋殼。
6、將新繪制的橢圓設置為無輪廓,同樣做漸變填充。漸變角度及游標位置如圖所示。這次我們只使用兩個游標。
7、分別選中漸變光圈上兩個游標,為它們設置顏色,從左到右,RGB值如下:
8、完成設置之后,兩個橢圓的整體效果變成了下面的樣子。
9、繪制一個矩形,旋轉到合適位置,將作為蛋殼的橢圓擋住不需要的左上部分,留下需要的右下部分。
10、按住Ctrl鍵,依次選擇作為蛋殼的大橢圓和矩形(順序不能錯),使用“合并形狀-剪除”,得到下圖效果。
11、使用自由曲線或任意多邊形沿橢圓的邊緣繪制出帶鋸齒邊緣的不規(guī)則圖形。
12、由于不規(guī)則圖形與橢圓幾乎完全重疊,因此很難直接選中橢圓。打開選擇窗口(方法見《繪制菠蘿仔 II》第4步),按住Ctrl鍵依次選中橢圓和上一步繪制的圖形,使用“合并形狀-相交”,得到下面的圖形。
13、通過上一步操作,蛋殼邊緣的破損效果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但個別地方還存在細節(jié)上的問題,放大顯示比例后可通過編輯頂點進行修正。
14、至此為止,實際上畫面上只留下了兩個圖層:一個不規(guī)則帶缺口的橢圓(內層),和一個被砍去了一半的橢圓(蛋底)。將前者復制一份填充白色,略微移動調整至合適位置放在兩層之間作為蛋殼的厚度。
15、開始制作蛋黃了,用橢圓工具繪制一個橢圓并旋轉一定角度(下圖旋轉角度是343°)。
16、為蛋黃設置線性漸變,去掉輪廓線。漸變角度及光圈游標位置如圖所示,一共使用了5個游標。
17、從左到右依次選中漸變光圈上的游標,為它們設置顏色,RGB值及最終效果如下圖所示:
18、由于蛋殼層從視覺上來講是位于蛋黃前方的,應該會擋住蛋黃的右下方部分,也就是說從前到后應該是蛋殼、蛋黃、內層。但實際上由于我們的蛋殼層外形是由前方的內層層遮擋而形成的,只能位于最下方,如果把蛋殼層調到最前面,雖然可以遮住蛋黃層,但原本的形狀將暴露無遺。
19、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接下來的操作很關鍵:選中內層部分,Ctrl+C將其復制一份(只復制,暫不粘貼),然后按住Ctrl,依次選中蛋黃和內層,執(zhí)行合并形狀中的“相交”命令。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蛋黃效果了。
20、Ctrl+V將上一步被剪掉的內層粘貼回來并調整到蛋黃的下層,我們想要的效果就出來了。
21、為蛋黃設置柔化邊緣,磅數(shù)根據(jù)實際效果選擇。柔化邊緣后還需微調下蛋黃的位置和大小,使其與蛋殼邊緣吻合。
22、接下來制作蛋黃上的高光,如圖繪制三個橢圓,全選,使用聯(lián)合命令,得到右邊的圖形。
23、去掉圖形的邊緣,旋轉一定角度,縮放到合適,然后設置漸變填充如下圖,左右游標均為白色,區(qū)別在于透明度。
24、完成設置之后,整體效果如下:
25、繪制一個比蛋黃略大的橢圓,填充顏色如圖所示。
26、重復19-21步的操作,使這個橢圓同樣能與蛋殼的鋸齒邊緣吻合。將其放置于蛋黃與內層兩個圖層之間充當?shù)扒宀糠帧H峄吘壍臄?shù)值可以設置大一些。
27、繪制兩個橢圓作為高光,與23步相同,為其設置透明度的漸變。左側游標透明度0%,右側游標透明度100%。不過漸變類型記得設置為射線漸變。
28、完成設置之后,將橢圓縮小并擺放到合適位置,整體效果如下:
29、復制一個高光點到蛋清與內層的交界處,將右側游標的透明度設置為63%,使其看起來更亮一點。然后適當縮小。
30、繪制一個橢圓,填充灰色,柔化邊緣(數(shù)值可以大一些),放置于最底層,充當陰影。
31、使用自由曲線工具,設置適當?shù)木€條粗細,顏色設置為白色及橙色,選擇適當?shù)耐该鞫龋诘皻葘赢嬌弦恍c線雜斑和裂紋,半顆雞蛋便畫成了,是不是相當?shù)谋普婺?
本文已收錄至專題:秋葉PPT:三分鐘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