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又名車前菜、牛甜菜、田菠菜等,其葉和籽均可入藥,且功用相同,為夏日清熱祛暑良藥。性甘寒,無毒,有利水通淋作用,《本經》謂其“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藥理分析車前草在利水的同時,也能增加對尿素、氯化鈉及尿酸的排泄,從而糾正嘌呤代謝紊亂,故長期服用行之有效,因車前草質輕味薄易取,故可長期服用。
臨床觀察發現,單用本品治療高血壓、腸炎、菌痢、急慢性支氣管炎、泌尿系統感染等 , 經 7~10天治療 ,總有效率可達80%以上 。中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種疾病,用本品煎服或煮粥服食,寓藥于食,既可補益身體又治療疾病,可謂一舉兩得。現整理臨床應用舉例分享于下:
車前草單方治療痛風
方法:春末夏初來臨之際,采車前草曬干,水煎服或代茶飲,每次 40 ~ 100g,每日 2 次。
病案舉例:
患者, 男, 40 歲 , 3 年前患指趾小關節炎,紅腫熱痛,在某醫院診斷為痛風,曾服用消炎痛片,激素及別嘌呤醇等,癥狀時有緩解。近日復發,指趾關節疼痛較重,指趾關節腫大,皮膚發紅,有熱感,未見畸形。化驗結果:Hb130g/L,WBC8.0×10*9/L,血沉15mm/L,抗“O”<500u,類風濕因子(-),在某醫院查bun5.7mm ,尿酸="">
當日水煎車前草 60g 代茶飲用,疼痛減輕,繼服 30 天,自述無任何不適,建議復查尿酸,結果正常。
臨床體會: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癥,特征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以指、趾小關節多見,日久可,伴有痛風結石。用消炎痛、激素及別嘌呤醇等可緩解癥狀,但根治較難 。
車前草治療腳癬
治療時取新鮮車前草 100g , 黃柏 6g , 紅棗 (破皮)15g , 加水 400ml , 煎取藥汁 200ml ;第2煎加水300ml , 煎取藥汁200ml 。每天2次服用 。于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期服用 , 連服2~3 周。
車前草有清熱利尿 , 涼血解毒作用 。本方用大劑量新鮮車前草使濕熱從小便而解 。黃柏清熱燥濕 , 瀉火解毒 , 擅清下焦實熱 。兩藥合用 , 一瀉一泄 , 使濕熱清而毒解 。又因黃柏大苦大寒 , 久服恐傷脾胃 , 故再加紅棗 (破皮) 15g , 即可調和脾胃 , 又可緩和黃柏之苦寒 , 易于入口 。特別對素體陰虛熱盛或肝功能異常的腳癬患者更合適 。現代醫學研究亦證明車前草水浸劑在試管內對某些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車前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每日取干車前草30~60克,鮮者加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鐘,用武火煎煮2次服用,每日1劑,連用3~5天即可減輕癥狀或痊愈。本方特別對肺熱咳嗽氣喘療效甚佳。
車前草治療百日咳
每日取干車前草30~60克,鮮者加倍,煎濃汁去渣,加蜂蜜30克調勻, 每日分3~4次服用,經臨床驗證百日咳20例,輕的1周內痊愈,重的約半個月痊愈。
車前草治療痛風性關節炎
取干車前草30~ 60克,鮮者加倍,水煎2次服用,每日1劑,連續服用,服藥后分別于用藥12天~15天內癥狀緩解。為防治復發,以后每隔20天服藥10~15劑,未再復發。
車前草治療口舌生瘡
取干車前草30~ 60克,鮮者加倍,水煎2次加白糖適量服用,每日1劑。由于本藥具有清熱解毒作用,能利小便而導熱下行,故治療口舌生瘡療效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