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
解析未來戰爭中的后勤補給


隆美爾曾說過:“戰斗在第一槍打響之前是由軍需官決定的。”這話在信息化戰爭的今天看起來也一點兒都沒錯,而且就是在第一槍打響之后也同樣重要單不說彈藥和油料的消耗,就是幾十萬大軍的吃、喝、住、用就成問題。所以現代戰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后勤戰、裝備戰。
作戰是后勤,后勤也是作戰
作戰與后勤日益融合是現代高技術戰爭十分突出的一個特點,現代戰爭已經越來越表現為后勤的戰爭根據美軍的統計,1991年海灣戰爭中,傷亡最大的不是一線戰斗員.而是為他們提供食品、燃料、飲用水和彈藥補給的后勤人員“后勤不再是后方的行動”在390名死于“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行動的人員當中,有50%是在為一線部隊運送補給當中陣亡的,這其中大多數是死于高速公路,而不是子彈。伊拉克戰爭在伊境內執行主要作戰任務的4個師,即第3機步師、第1海軍陸戰師、第101空中突擊師和英軍第1裝甲師,加起來一共有15個旅,約60000人,依靠自身攜帶的油料、食品、彈藥只能維持2~3天,為了維持正常運轉,它們背后有一個龐大的后勤隊伍。一輛M1A2坦克跑半英里就要消耗一加侖汽油。兩個“阿帕奇”直升機營一個晚上的加強飛行就能吞噬掉60000加侖的JP-8油。雖然美軍在伊拉克戰爭開戰前已經特意鋪設了一根輸油管道到科威特北部,不過,大量的加油任務還得由無數的5000加侖容量的加油車完成。還有2500加侖容量的加油車提供輔助。如果一天沒有油料和飲用水,美軍自身生存都難以為繼,更不要說作戰了。當前駐阿美軍后勤補給線頻頻遭襲同樣如此。雖然北約和美軍一直聲稱襲擊所造成的損失并不大,但這種零敲碎打的方式給美軍造成的困擾和麻煩同樣不可小視。
為此,在美軍作戰綱要中有這樣一句表述:Wars are won on logistics,即后勤制勝。駐歐美軍總司令在海灣戰爭結束后也曾經指出,作戰與后勤的一體化,是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取勝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最早提出“后勤平等論”的應該是美軍著名后勤歷史學家和后勤理論家危姆斯·休斯頓。他在1966年出版的《美國陸軍后勤史》一書中就曾指出:“戰略、戰術和后勤是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們是一個圖周上的三段弧線,沒有起點或終點,每一段弧線都形響特其它兩段弧線,同時也受它們的影響”美軍之所以如此強調作戰計劃與后勤計劃在制定上的一體化,原因就在于現代高技術戰爭十分明顯地呈現出作戰與后勤相互融合的趨勢。比如,海灣戰爭42天,而將近半年的時間是“沙漠盾牌”后勤行動。美國對阿富汗、對伊拉克進行打擊,雖然少不了國內政治、國際政治、經濟、社會以及輿論上的準備,但這些準備工作的完成,卻都直接服務于最關鍵的準備工作——軍事準備。而軍事準備的主要內容——美國軍隊的戰備情況,部隊的部署和運輸,后勤部隊的集結和運輸,后備役人員的征召、動員和部署,戰前訓練的完成狀況,戰備物資的保障情況——包括燃料、彈藥等物資的到位情況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后勤準備。所以美軍強調,在一定意義上作戰是后勤,后勤也是作戰。這是有其深刻含義的
從儲備型向速度型轉變
后勤基本形態從儲備型向速度型轉變,是信息化后勤的鮮明特征。高技術戰爭高度機動的特點,使得后勤的機動能力正在成為與火力同等重要的戰斗力因素。在海灣戰爭四天的地面戰中,多國部隊后勤快速跟進保障,確保了多國部隊對伊軍的快速穿插、分割、包圍。尤其是美軍后勤,快速反應比較出色。在地面戰進攻前夕,隱蔽、快速地將物資、設施運到預設戰場前沿,并建立起彈藥所、加油站、維修站和救護所;在地面戰打響前夕,為達到突然性,改變美軍部隊部署,美軍后勤迅速出動大量的運輸車輛和直升機,快速將重裝部隊及其攜行物資、器材,從沙特東部運送到沙特西部,確保了主攻部隊按時、快速地發起攻擊;地面戰一打響,為了切割伊拉克軍隊,美軍后勤又以300架直升機等運輸力量,將101空降師4000多人及其所需物資、器材運到伊拉克南部;為了及時保障深入伊拉克南部美軍的急需,迅即在伊南部建立起補給基地群;為了保障多國部隊地面戰的順利發展,美軍后勤組建起龐大的快速支援部隊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多國部隊實施快速、充足、有力的保障。
解析未來戰爭中的后勤補給



上述大量事實清楚地告訴我們,多國部隊快速反應、速戰速決的勝利,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后勤快速反應、及時保障的勝利。試想:如果不是后勤的快速反應,多國部隊的軍隊能迅速部署到海灣嗎?不能。如果不是后勤的快速反應,多國部隊能對伊拉克大規模持續轟炸38天嗎?不能。要不然,六七十萬噸彈藥和300多萬噸油料哪里來?如果不是后勤的快速反應,多國部隊能在四天之中解決地面戰斗嗎?不能。要不然,大量的物資消耗(美軍一個裝甲師日耗彈藥、油料各多達1800噸左右)從何處去索取?所以,世界各國都紛紛指出,多國部隊海灣戰爭的勝利,可以說是后勤快速反應的勝利,是后勤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勝利,是“以后勤史上從未見過的、最令人驚異的行動載入史冊”的勝利。


現代戰爭后勤“管道”中物流速度的加快,正從根本上改變軍事后勤依賴大規模物資儲備的傳統模式,物流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物資的數量。“速度型”后勤的本質是“精確后勤”,即它的后勤系統像精確制導武器一樣,部隊戰斗到哪里,后勤就“適時、適地、適量”地保障到哪里,物資流形散而神聚,從而為作戰部隊提供全方位、遠程、多手段、持續可靠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和浪費。美軍指出,在后勤系統的各個上層梯次,最能體現精確后勤實質的指標之一就是“后勤反應時間”,也就是從需求被發現到其完全得到滿足所需的時間。“它直接影響著為確保供應而必須掌握的補給品數量”。“速度型”后勤與以往的“儲備型”后勤相比,一個明顯的不同是過去后勤人力物力主要是預先部署和儲備在前方的,而現在裝備物資則既可預先配置,亦可與應急作戰部隊同時部署。它主要依靠后勤“管道”中補給品的快速流動,減少庫存量,從而通過戰場上每一梯次的后勤管理人員對后勤資源高效的協調,最大限度地實施兵力、補給品和后續保障物資從卸載港到作戰部隊的直達輸送,優化補給品在整個戰區的流動,進而在使整個后勤系統得到精簡的同時提高后勤效益和效率。
控制整個補給鏈是重心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并廣泛應用于后勤領域的今天,后勤的信息能力已經成為決定后勤保障能力的關鍵要素。后勤信息不僅繼續發揮著將各后勤基礎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媒介作用,而且其本身越來越表現出巨大的能力特征。正如美軍在《聯合作戰后勤》中所指出的,“知道部隊和補給品的位置,與實際擁有它們同樣重要”。毫無疑問,準確的信息對于有效的后勤計劃工作、部隊調動的協調,以及持續保障作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解析未來戰爭中的后勤補給


1991年海灣戰爭時,40%的船載集裝箱在運抵海灣時必須打開才能知道里面裝的物品,因為外面的標識不充分。而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每個集裝箱都設有條形編碼以及ID號,而且這些都已輸入計算機數據庫。這個加密的信息在整個因特網上都可使用,在它們裝載上船運往海外的任意時間都可清楚地知道它們在什么位置以及里面裝的是什么。在聯軍后勤補給大本營的軍事基地內,每一箱彈藥、每一箱戰靴的儲存和調配都由電腦系統管理。基地有一個禮堂大小的作戰指揮室,幾十名軍官坐在電腦前,對每一支前線部隊的彈藥、燃油、水等軍用物資的消耗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并據此制定補給計劃。而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初期的保障計劃很多是用人工手段制定的。為了保障在氣候惡劣的沙漠環境中戰場物流及時準確到位,美陸軍還對數百輛戰術輪式車安裝了新式移動跟蹤系統。該系統能夠提供通信與跟蹤能力,配備的微機可以顯示滾動地圖,駕駛員任何時候都能確切判定所在的位置,能夠接收和發送電子郵件;后勤指揮員能夠適時了解車輛位置,跟蹤行車路線并與駕駛員聯絡,指揮戰場保障資產準確及時的流動與輸送。準確、實時、可靠、充分的信息,不僅可以顯著提高后勤保障效率,而且可以使后勤物資的儲備量降低,從而發揮一種與有形物質同樣的作用。


隨著后勤系統中流動的信息流比例的增大,后勤工作的重心開始從對庫存物資的管理轉向對整個補給鏈的控制。正如美軍所指出的,“后勤本是一個以補給為基礎、依靠大量庫存運轉的系統,現在轉變成了一個迅速發展的、依靠計算機網絡的配送系統,它利用商業信息系統的先進技術來建立全資產可見性系統并改善對補給鏈條的管理”。如果說新軍事革命是一種把我們的注意力從作戰平臺引開的革命,即它改變的是那種認為軍事力量主要是軍艦、坦克和飛機的概念,那么同樣,軍事后勤革命也可以說是一場把人們的注意力從后勤物質基礎引開的革命,即改變的是那種認為后勤能力主要來自于后勤物資、后勤裝備、后勤設施等物質因素的觀念,而把注意力轉到思考信息和信息技術所能提供的后勤能力上來。后勤工作的重點正轉向如何了解后勤資源和作戰部隊后勤保障需求信息、怎樣傳遞上述信息,以及怎樣利用上述信息對作戰部隊實施精確保障這類問題上來,信息技術和后勤信息裝備的發展正使得后勤天平向這些新技術一方傾斜。

解析未來戰爭中的后勤補給

補給向“量體裁衣”轉變
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前,曾任1991年海灣戰爭后勤司令的帕格尼斯將軍在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曾預言,根據上次海灣戰爭的經驗,此次對伊作戰美軍至少需要提供60天的后勤補給。而比照美軍后勤保障的實際情況,我們雖然并不能因此說這位傳奇人物的經驗在今天就過時了,但是它卻從一個側面說明了12年后的伊拉克戰爭和12年前確實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1991年100小時的地面進攻中,美國人在中東儲備了足夠60~100天的彈藥,到戰爭結束時,運到戰區的大約4萬只集裝箱有一半沒有用上,價值27億美元的備用物資被運回國內。而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則試行了充滿商業意識的、首先考慮經濟成本的補給戰略,并以此代替了美軍迄今為止通用的“以防萬一”式的后勤補給戰略,即一切物資只是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時間投放到需要的地點,而沒有為應付可能發生的情況做預留儲備。
伊拉克戰爭美軍所試行的后勤補給新戰略的核心,是強調后勤在充分滿足作戰需要的同時必須講求效益。它強調“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滿足任何特定的需求”,即通過對后勤力量的優化和有效運用,達到既能充分滿足戰爭需求,又能節省后勤資源的目的,從而實現軍事效益和軍事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其實現則依賴于對后勤資源的精確掌握、對后勤需求的精確預測和對后勤資源的精確輸送。正是信息技術為后勤奠定了“能力基礎”,使得后勤資源“透明”和后勤需求“透明”成為可能。它使軍隊第一次有能力對后勤資源和后勤需求了如指掌,而這不僅意味著將更少的物資運往戰場,而且意味著精確保障的最終實現。
民力已成為戰略后勤力量的主要來源
美國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曾說過:10年來美國的軍事系統“非常依賴預備役軍人”。1991年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行動,美軍動員了將近25萬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軍人。“9·11”以后,布什調動了8萬多名預備役軍人和國民警衛隊員支持對阿富汗的戰爭,服役期長達一年。美國有著非常完備的動員體制,這已經在幾次局部戰爭中得到了檢驗。美軍第3和第4機步師、第101空中突擊師、第82空降師、海軍陸戰隊等執行地面作戰和特種作戰的部隊,都是由民用飛機送達海灣地區的。上次海灣戰爭中,美軍80%的后勤技術保障人員是征召的預備役人員;34家地方航空公司提供了各種飛機115架,運送貨物和人員占美軍全部空運貨物的22%和空運人員的69%。為此,近年來美軍提出了“后勤是一種威懾力量”的新觀點。美軍1995年版《聯合作戰后勤保障綱要》明確指出:“威懾是國家軍事戰略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后勤部隊以及預備役后勤部隊的啟用,能在威懾方面起到一種關鍵性作用。”后勤之所以成為一種威懾力量,其原因在于“充足的后勤資源和能力傳達著國家打持久戰的意志……后勤部隊戰備程度的提高和國防預備役后勤力量的啟用,或數量減少了的作戰資源戰備程度的提高,都可以使緊張局勢趨于緩和……這些行動通常比戰斗部隊擺出作戰姿態具有更少的挑釁性,故常被視為聯合作戰計劃中的威懾手段”。在冷戰后的新軍事戰略中,美軍明確地將海、陸、空戰略機動力量(后勤力量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常規威懾力量看待,投入巨資進行建設,并明確提出,戰略機動能力是美軍“海外軍事存在”和“兵力投送”相結合的新戰略的“基石”和“支柱”,是美軍常規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美軍認為,除少量軍事性極強的核心后勤職能外,幾乎所有后勤業務都可交給民間公司承擔。1996年,以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為首的“武裝力量作用與任務委員會”在其致國防部的報告中指出:國防部的有些工作如果交給外面去做,可以節約20%的經費。報告建議交給私營企業的工作包括:社會服務,裝備研發,裝備管理,物資管理,財務會計,教育和訓練,貨物運輸,數據處理,不動產維修,裝備維修,衛勤保障,基地維持,設施勞務,產品制造和其它非戰斗行動后勤保障工作。美軍認為,軍隊中有許多行業具有軍地通用性,“沒有必要花大筆錢招募、訓練士兵做老百姓也能做的工作”。軍隊的許多后勤保障工作,特別是那些非戰斗性的保障工作,完全可以由市場承擔,如社會服務、衛生勤務、基地維修等。美軍后勤保障的幾乎所有領域都有私營公司承包的項目。比如美軍在海灣地區的所有大型兵營,如多哈兵營、阿里法賈恩兵營的營房維修、軍人商店、伙食供應、娛樂設施、郵件、環境清掃等,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服務公司承包管理,軍隊主要用合同方式規范其行為。美軍的軍隊醫院也比較少,如太平洋總部只有一所后方醫院,軍隊平時的醫療保障主要是與地方醫院簽訂醫療合同。


50多年來,美國還一直保持著一個龐大的預備役船隊,以便國家在緊急事態時快速征用。最初這些船是二戰后遺留下來的,1950年高峰期曾達到2277艘。朝鮮戰爭中,美國動員了540艘船。目前,美國預備役船隊共有540艘船,其中133艘是備件船,65艘長期儲備,76艘是一類預備役船。2001年,美軍43%的裝備是在海外的商船上或飛機上。而且戰時美軍大量征用民航飛機執行戰略空運任務,對二者來說也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一方面美國防部可節省大筆開支,提高使用和管理效益,另一方面民用航空公司也可從中受益。“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后,美國的航空運輸業遭遇巨大沖擊,公司經營不景氣,有些大型航空公司接近倒閉。國防部與其簽訂租借飛機合同無疑是雪中送炭,因此它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美軍視角 | 朝鮮戰爭中的美軍后勤(上)
數量戰爭——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后勤力量
取之于敵,用之于敵!志愿軍如何用繳獲武器,教美軍做人?
要是有影視劇里一半的彈藥,美軍早被志愿軍趕下海了
【案例】日本專家解讀伊拉克戰爭美軍后勤保障(上)(討論素材之一)
戰爭中的全資產可視化:物聯網構建的后勤保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界首市| 海林市| 柘城县| 大城县| 景泰县| 英超| 惠水县| 丹东市| 宁津县| 密山市| 上林县| 武威市| 呈贡县| 新宁县| 会泽县| 吉首市| 云南省| 安乡县| 吉安市| 丰顺县| 仁寿县| 武功县| 甘泉县| 阳西县| 衢州市| 会昌县| 长春市| 集贤县| 尚志市| 孙吴县| 富川| 石河子市| 左权县| 通辽市| 石家庄市| 富平县| 郯城县| 武夷山市| 浦江县|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