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瓜不開花
芒果聽到閨蜜升職,難過了許久。
沒有錯,她打心底不希望閨蜜能夠升職。
芒果畢業一年左右,一直在一家公司當文員,認識了一個關系不錯的同事,兩人私下交情好。平時是那種可以共同吐槽上司,瞞著大家分享工資,默默觀察優質男同事的好友。能夠在職場上遇到一個可以交心的閨蜜,芒果一直為此感到很幸運。
閨蜜從外地來務工,生活一開始較為不易。芒果心疼她,常帶她回自己吃飯,請她看電影。閨蜜要升職了,按理來說是件好事。大家不是為此感到開心,就是路人般感到無關痛癢。但是芒果,卻為此十分不開心。
芒果說,假如閨蜜真的升職了,那將成為她的直屬上司,要管她的工作。以后再看這個閨蜜,就不再是“閨蜜”,而是要抬起頭來,仰視一位“上司”。
“那我還能吐槽自己的上司嗎?”
“她接觸的人都不同了,午飯都不會一起吃。”
“她領的工資比我多了,也不會和我買同樣牌子的包包。”
聽出來,芒果是嫉妒了。
嫉妒身邊的閨蜜,曾經和自己過著相差無幾的日子,卻忽然間,要飛黃騰達了。只要升職,閨蜜身邊要打交道的,當然也是上司級別的人物。作為上司,要考慮更多公司的利益,甚至為了彰顯自己公平公正,不會和芒果走得太近,避免讓大家以為兩人“套近乎”。芒果想到就很憤怒,她這樣一個普通員工,以后工作上肯定是有氣無處發了,別說還是來自閨蜜的氣。
以前一起接案子遇到困難就開始吐槽上司的事,看樣子以后都不能再做了。
芒果太焦慮了。她考慮得很長遠,甚至連對方升職以后,人生會發生哪些改變,對她們之間的關系有何影響,都提前設想到了。雖然現實不一定按照她的這個想法發展,但她此時此刻,真的不希望自己閨蜜過得太好。
我想起曾經的某天,一對認識了十多年的好友,感情突然分崩離析。
認識了白兔很多年的大姐,在某次聚會的飯桌上,憤怒地指責白兔是個婊子。理由是,自從白兔大學畢業,身邊多了很多名牌,從包包到化妝品,還養起了狗狗,儼然如同一個貴婦。
其實白兔家境不算好,畢業后就一直在廣州從事銷售行業,掙點錢忽多忽少,并不穩定。大姐家境優越,長居深圳,還有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
閑暇之余,大姐會替白兔觀察一下有沒有收入穩定的工作。她常對白兔說,你回來吧,一個人在外面,掙得都分給房東了,回來還能互相有個照應。
白兔委婉地拒絕了。
現在白兔過上了貴婦般的生活,大姐一下就炸毛了。
大姐都沒買過這些品牌呢,白兔怎么買得起。想都不用想,大姐肯定白兔是當婊子“賺”來的。
白兔長得不錯,水靈靈的眼睛,白白的皮膚,還有一雙修長的美腿,追求她的男生排成一條街。每每想到這里,大姐就表露出對白兔的嫌棄。
加上白兔向來不聽從大姐的建議,更堅定了大姐的看法:白兔在外當婊子當得樂呵樂呵的不愿回來。
大家都看得出。大姐的內心對這些奢侈品也有一種向往,但她卻不舍得用這些薪資為自己添置這些物品。因此,白兔怎么能呢。白兔怎么配呢。
大姐甚至也不好奇白兔一個月上加幾次班,過得苦不苦。自從她通過朋友圈看見白兔過得瀟瀟灑灑以后,就再也不愿搭理白兔。大姐不斷地在各種朋友聚會上嫌棄白兔,指責白兔辜負她的好意。
所幸白兔不在場,否則場面會很難看。
原來,大姐并不希望白兔過得太好。白兔的好日子,給大姐帶來了無比的刺激。她只好通過言語中的詆毀,來使自己獲得安慰,以表達自己并不屑于“當婊子”換生活。
人與人的關系,總是脆弱又敏感。
大姐和白兔的之間,一直以來都不是平等的??此坪椭C相處的背后,是傾斜的天平。大姐仰仗著自己優越的家庭條件和優秀的學習成績,在白兔面前俯視她。白兔之所以從未在這段關系中嘗試“咸魚翻身”。一來,是因為白兔的家庭條件是她暫時無法改變的現狀,二來,是她其實對于成績是否優越并不像大家那樣在乎。因此大姐在她心里,是過得好,但卻不會讓她產生嫉妒的那類人。
然而在畢業以后,大姐從前的驕傲被摧毀。大姐一直認為自己在社會上,即使算不上佼佼者,也應該是知識分子。而白兔呢,只不過普通的一個女生,沒有高學歷,也沒有什么內涵,到頭來,卻可以過得比她更好。
人性的矛盾從來都是無解,希望別人過得好,但又不希望別認過得太好的人,多了去了。
小時候,聽見叔叔在找親戚幫忙介紹合作伙伴。叔叔說,理想上,和甲合作肯定是賺得最多的,但不出意外的話,親戚幫忙介紹的一定是賺得稍微少一些的乙。表弟問叔叔,為什么不能介紹賺最多的。叔叔說,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別人一定不會將最好的送你,否則,他幫助你變強大了,到頭來你卻不需要他了。表弟沒聽明白,我也沒有。但如今,叔叔這番話,我大概是解釋通了。
人,活在一起,有圈子,有江湖。有江湖必有廝殺,誰也看不慣自己被超過。最好是,你有求于我,聽命于我,敬佩于我。那如何能實現這一點呢。那必然是我要過得比你好,你才會在有需要時,想起我。
這是一種攀比心理,很容易引發嫉妒和不滿。人都會想把親近的人控制在自己觸手可及的范圍內,比較好把握彼此之間的天平。與其說你希望對方不要過得太好,不如你希望ta生活水平和你不要差異太大。當朋友哪天飛黃騰達時,你很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首先,你們的階級發生了變化,意味著你們的圈子發生了改變。你看著ta穿的衣服比自己的大牌一些,吃的餐廳比自己的高檔一些,讀的書比自己的難懂一些……不自覺地就產生了自卑與失落。你會困惑,怎么這個昔日朝昔相處從來不尷尬的朋友,如今和ta吃頓飯都讓你手足無措。你們約出去,你很難在對方面前自在地談吐。你不斷地揣摩,對方看不看得上這家餐廳,對方會不會嫌棄你購買的這個品牌。哪怕ta沒有表現出想要評價你的欲望,你也難免會假想出你們之間有條“階級的鴻溝”,這條鴻溝架在你和ta之間,讓你有種邁不過去的無奈。
相比之下,我們并不會嫉妒那些離我們很遙遠的人。不會嫉妒楊冪能夠演遍美好的角色,也不會嫉妒王思聰有一個有錢的爸爸。但我們會嫉妒身邊的朋友突然某天變成了網紅,嫉妒她可能從此進入另一個圈子,認識高顏值高收入的新朋友。
我問了三對認識了十年感情卻依然很好的朋友,如何避免因為對方過得比自己好破壞了彼此的友誼。得出的結論就是,不要讓彼此的生活有太明顯的差異。
如何才能不讓彼此的生活有太大的差異?
例如,擁有一致的三觀,對許多事情的理解都相似。三觀一致的朋友,能夠互相明白對方想要什么,更能夠體諒對方的所作所為。兩人對于人生的看法、對自我的追求,都有相似的地方。
做到這點還不夠,我們始終應該銘記一點,便是對方始終是個獨立的個體。
我們的人生可以選擇兩條完全不同的路,那又何妨?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階段,當你們都抵達了差不多的位置,總是能看見對方。
當對方事業進步時,自己也在進步。雖然不可能保持同步的頻率,但所幸大家交替式地向前走。在對方獲得暫時領先時,也不會輕易認為對方是“過得太好了”這類人,因為兩人之間保持著可控的距離,尚未被對方的成就壓得透不過氣。甚至,兩人都還有喘氣和休息的機會,互相分享和發泄壓抑的時光。
更重要的是,你付出過,知道自己的成功來之不易。同樣,你也知道對方的成就,并非是天上掉下的餡餅。Ta身上所流過的汗,會沖淡ta的成就給你造成的嫉妒。
又例如,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你羨慕他的時候,不妨想想,如果這個東西換成你得到,就真的快樂嗎?人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沒有人能夠輕易地判斷一個人的人生是好是壞。你只能在這場馬拉松里,找到自己的跑道和終點,算好發力和省力的時刻。端正了心態,才能找到自己的快樂所在,生活才會開闊。
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并非不可逾越的。
獲取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內容,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青年”;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青年制氧機(ID:qingnianzhiyangji)
責任編輯:邵啟月 PS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