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學堂,致力于打造中醫精品微課堂。經方學堂愿與您一起品味中醫旨趣,一起學習中醫經典,有夢想,不孤單,經方學堂永遠與您相伴。
經方中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有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麻黃湯不妨也可以叫做麻黃杏仁桂枝甘草湯。
三方中不變的是麻黃、杏仁、甘草,變的是桂枝、石膏、薏苡仁,分別治療寒證、熱證、濕證。麻黃湯中去掉桂枝,再加一味藥,就可以變出一張新方。張仲景可以加石膏、加薏苡仁,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加別的藥呢?例如黃芩,或者射干,等等。盡管很多學者認為不可以這樣解讀經方,經方尚包括劑量等。但對于臨床醫生來說,這樣認識,這樣取用,并沒有任何不合適。
三拗湯,麻黃、杏仁、甘草,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拗湯: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滿氣短。甘草(不炙),麻黃(不去根、節),杏仁(不去皮、尖)。右等分,咀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以衣被蓋覆睡,取微汗為度?!北痉阶髡邞搶浄接泻苌畹捏w悟。
筆者在臨床上喜用三拗湯加味治療邪在肺系的病癥。盡管表面上看起來并非使用地道的經方,但處方理念仍然來自于經方。
如治療李某,女,23歲。2010年10月21日初診。
主訴咽干、咽喉不爽3天,余無不適,舌象、脈象未見明顯異常。考慮病癥由風寒外侵、肺失宣降所致。邪微證輕,治以宣肅肺氣、祛邪利咽為法。
處方:生麻黃3g,炒杏仁12g,射干12g,生甘草3g。3劑,水煎服。藥后痊愈。
或問:此為何方?
戲答:麻杏射甘湯。
又治張某,男,42歲。2011年5月12日初診。
主訴咳嗽3天,伴咽癢、痰黏不利、口干。舌質紅,舌苔薄白,脈細弦偏浮。證屬風邪外襲,痰熱痹阻,肺失宣降。治以疏風清熱,化痰利咽為法。處方:生麻黃3g,炒杏仁12g,僵蠶12g,蟬衣9g,浙貝母12g,射干12g,桔梗12g,生甘草3g。3劑,水煎服。藥后痊愈。
或問:此為何方?
答:麻杏石甘湯加減。
問:麻杏石甘湯可去石膏?
答:石膏不在,但辛涼在。
欄目主持:劉觀濤
新媒體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