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不同部分的壓痛點
外側 :
腓骨頭—股二頭肌腱止點炎;
外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損傷;
股骨外上髁-髂脛束磨擦征;
腘肌止點-腘肌止點炎。
前側:
股四頭肌腱止點 → 股四頭肌腱止點炎
髕骨下極 → 髕尖炎-跳躍膝(Jumping Knee)
髕韌帶中部及兩側 → 髕韌帶炎/髕下脂肪墊肥厚
脛骨結節 → 脛骨結節骨骺炎
髕骨內側 → 髕骨關節脫位/內側滑膜皺襞綜合征
髕骨表面 → 急性外傷髕骨骨折/無外傷疼痛性二分髕骨(外上極)
內 側:
鵝足 → 鵝足炎
半膜肌止點 → 半膜肌止點炎
內側副韌帶 → 內側內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關節間隙 → 內側半月板損傷
脛骨上端內側干骺端部 → 骨軟骨瘤
髖關節疾病引發膝內側痛(閉孔神經支配) → 無明顯壓痛點,髖關節功能障礙,少兒多見
后 側:
腘窩 → 腘窩囊腫;腘窩脂肪墊炎;腘動脈擠壓綜合征
腘繩肌 → 腘繩肌止點炎/腘繩肌痙攣
膝關節前部壓痛點:
左圖:★表示壓痛點的好發部位。①股肌腱上;②髕骨邊緣;③髕腱上。右圖:解剖學的壓痛部位。顯示解剖結構和髕骨周圍關聯部位的壓痛較多。關聯部位是容易出現力學缺陷的部位。特別是膝關節的伸展結構容易產生膝痛,占膝痛的一半以上。
膝關節內側壓痛點:
左圖:★表示壓痛點的好發部位。右圖:膝內側關節腔的壓痛點位于纖維性關節囊的脛骨附著部。關節腔的疼痛是半月板損傷的特征。前內側的疼痛是伸展結構的負荷過重和內側負荷過重兩者共同產生的,解剖上是在髕內側支持帶的脛骨附著部位。事前確認有無軟骨的磨損、半月板的損傷,是0形腿還是X形腿,疼痛位于前內側還是內側中央等。
膝關節外側壓痛點:
左圖:★表示壓痛點的好發部位。右圖:解剖學的壓痛部位,確定膝外側疼痛不太容易。關節腔的壓痛是否由關節內的損傷引起,股外側肌附著部位、髂脛束外側副韌帶是否有壓痛,必須要非常仔細地檢查并確認
胭窩部位的壓痛點:
左圖:★表示壓痛點的好發部位。右圖:解剖學的壓痛部位。胭窩部位的壓痛點絕大多數是在關節腔稍近端的腓腸肌外側頭部位。既往沒有外傷的膝痛,很少由于該部位的直接原因導致疼痛。多數存在膝關節的屈曲攣縮、伸展肌力下降、膝前部痛等,不必擔心劇烈疼痛。
內容來源|骨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