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句話已經不適用現在了,因為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平時的家常便飯都是有魚有肉,人們不會再趁逢年過節胡吃海塞了,不過小孩子的嘴饞,自制力差,都是“肚子飽了眼不飽”,日常飲食比較豐盛,稚嫩的脾胃就會不堪重負,就導致孩子隔三差五的積食。
大圖模式 食物“承載”著營養,吃進肚子里之后,要脾胃進行“加工”才能轉化成氣血、水谷精微,并輸送到全身各個系統,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和生命活動供應能量,一旦積食,就等于阻斷了這個流程,孩子不僅會胃腸功能紊亂,還會體質變差,動不動就感冒、發燒,發育遲緩,體重、身高不達標。
大圖模式 當孩子出現這6種情況,就是積食了,家長可以對照下:
1、吃飯不香:吃飯的時候磨磨唧唧,挑食,之前愛吃的食物也不喜歡了,兩三口就說飽了。
2、舌苔厚:舌頭上有厚厚的一塊白,甚至發黃、地圖舌,就是明顯的消化不良、積食了。
3、口氣酸臭:早上起床的時候,孩子嘴邊常有“白茬”,那是口水印,說明孩子晚上睡覺時流了很多口水,聞一聞嘴巴,如果有很大的酸臭味,就是積食在腸道被微生物發酵產生的。
4、眼袋紅腫:積食會讓脾胃變得虛弱,運化水谷和肌肉代謝的功能下降,孩子眼睛下面會隆起一對眼袋,并且發紅、發紫。
5、常鬧肚子:孩子經常肚子疼、拉肚子、便便臭味重,或者大便干燥,好幾天不排便,都消化系統出問題,胃腸紊亂的表現。
6、睡不踏實:翻來覆去遲遲睡不著,喜歡撅著屁股“趴睡”,睡眠質量差、容易驚醒,還有磨牙、說夢話、踢被子的毛病。
大圖模式 如果孩子有上面的表現,哪怕是一兩條,家長也不能大意,要及時給孩子調理,以免時間長了,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埋下隱患。孩子積食一般是“吃出來”的毛筆,自然要從“吃”上調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山藥金棘粥”,可以經常給孩子煮,不僅味道香糯,還能幫孩子消積食、健脾胃。
大圖模式 山藥金棘粥
準備:鐵棍山藥半根、粳米200克、金棘末適量
原理:山藥和粳米都是性質溫和,入脾胃經的食材,營養好消化,還能強脾臟、養胃氣,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好的孩子和老人吃,而金棘末可以幫兒童增強消化因子活性,促進消化酶分泌,清理腸道中的積食,同時增強脾胃運化營養的動力,讓孩子更好的吸收營養,有益于身體發育。
大圖模式 做法:
1、淘洗粳米,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
2、將鐵棍山藥削皮、洗凈,切成1厘米長的小段(還可以加一些紫薯、南瓜等)
3、山藥和粳米一起倒入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燜煮20分鐘
4、熬至粥黏稠爛軟,關火盛出一小碗,晾至溫熱后加入適量金棘末,攪拌均勻
5、隔三差五給孩子喝一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