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多屬慢性病癥,一般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治療,方可獲得良效或痊愈。然而,由于治療胃病的中成藥品種繁多,且藥物組戰的功用各不相同,故必根據具體病癥來進行選擇。
現列舉五種臨床常用且效果較好的中成藥,患者不妨對癥選用。
1、香砂養胃丸
由砂仁、白術、積殼、半夏曲、黨參組成,具有和胃止嘔,舒氣寬胸之功能。適用于脾胃弱,消化不良,兩脅脹滿,胃作痛,食后嘈雜、吐酸水,面色萎黃,四肢倦怠等癥的治療。
用法: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2、香砂六君丸
由木香、砂仁、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等組成。具有益氣健脾和胃之功能。適用于治療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腹脹滿,胃脘墜痛等癥。
用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3、補中益氣丸
由黃芪、黨參、白術、當歸,柴胡、升麻、桔皮、炙甘草組成。共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功能。
適用于脾胃氣虛,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蒼白,胃脘痞脹,大便稀,舌質淡,苔薄白等癥的治療,對胃下垂者久服亦可收效。
用法: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4、三九胃泰
由三椏苦、九里竿、白芍、生地、木香組成。具有消炎止痛,理氣健胃之功能。適用于淺表性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見有胃病、胃脹、酸過多、胃部不適、消化不良,或酒食過量等的治療。
用法:用開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2次。
5、猴菇菌片
是由猴頭菌經過煮濃而制成的片劑,適用于胃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病癥的治療。亦可用作胃癌,食道的輔助治療。
用法:口服,每次4~8片,1日3次。
總結:
就上述五種中成藥的選用來說,凡癥見寒濕中陰、胃脘陷痛、或嘈雜不舒、舌苔黃厚者,可選用香砂養胃丸;癥見脾虛濕阻氣滯,納少運遲,大便薄,胃脘腹脹滿者可選用補中益氣丸;癥見口中作干,胃痛脹滿,或嘈雜不舒,舌若黃厚者,可選用三九胃秦;若對慢性胃痛作鞏固性治療者,可選猴菇菌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