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穴(points of chest and Abdomen,EX-CA)
1.子宮(EX-CA1)
【定位】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見圖2-95)。
【主治】 ① 陰挺;②月經不調、痛經、崩漏;③不孕。
【體會】 直刺0.8~1.2寸。子宮穴我主要用它來治療盆腔炎。盆腔炎這個概念很廣泛,它會引起月經不調痛經、不孕,所以我覺得子宮穴能夠治療上述的這些疾病實際上是通過治療盆腔炎來達到的。我們經常可以在子宮穴附近找到反應點。曾經治療過一個43歲的女性,她主要是因為慢性盆腔炎來就診,給她查體時可以觸及到子宮穴附近有明顯的壓痛,她也有痛經,月經有血塊,顏色發暗,我就取了子宮穴、中極、關元、血海、三陰交、太溪,治療半個月后盆腔炎就好了。
(三)背部穴(Points of Back, EX-B)
1.定喘 (EX-B1)
【定位】 在背部,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見圖2-96)。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體會】 直刺0.5~0.8寸;可灸。定喘穴,名如其用,就是用于治療哮喘咳嗽的,穴位貼敷、針刺、火罐都可以應用,是一個治療哮喘咳嗽的常用主穴。哮喘表現為發作性咳嗽、胸悶及呼吸困難。空氣污染(SO2、NO)可致支氣管收縮、一過性氣道反應性增高并能增強對變應原的反應。現在空氣污染嚴重,發生哮喘的人群比以前更多,而且哮喘治療非常困難,一般分為急性期治療和緩解期治療。哮喘在急性期的時候,可以針刺定喘穴,在緩解期可以艾灸定喘。曾經治療一個過70多歲的老人,也是朋友介紹來的,他患哮喘已經幾十年了,每到季節變化的時候都要去住院,因為他家住的遠,來針灸不方便,所以我給他開了中藥,先后給予麻杏石甘湯,定喘湯加減,病情逐漸控制,然后換成參苓白術散,配合穴位貼敷,取定喘、肺俞、脾俞、腎俞八個穴位交替使用,前后治療五個月,最后痊愈,直到患者80歲去世也沒有再發作。
2.夾脊 (EX-B2)
【定位】 在背腰部,當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后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見圖2—97)。
【主治】 適應范圍較廣,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療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療胃腸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療腰腹及下肢疾病。
【體會】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針叩刺;可灸。夾脊穴又稱華佗夾脊穴,相傳是由華佗最先開始使用的,夾脊穴非常常用,很多時候我們會用夾脊穴來替代膀胱經的背俞穴,除了和同水平的背腧穴作用相同以外,夾脊穴還有其他特殊功用。首先它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常用要穴,強直性脊柱炎的疼痛是由脊柱本身的炎癥所造成,中醫理論屬于骨痹,按照內經理論“五刺法”應該用“輸刺”,夾脊穴更靠近脊柱,所以扎背俞穴不如扎夾脊穴。其次,當脊柱的棘突發生偏歪時,也就是脊柱發生小關節紊亂時,我們要通過正骨讓它恢復正常,但是很多時候它不容易糾正,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先調整夾脊穴,讓偏歪的棘突周圍的肌肉韌帶恢復正常,紊亂的小關節自然會恢復修復正常。夾脊穴很安全,因為下方都有椎板擋著,不會刺入胸腔和腹腔。
3.腰眼 (EX-B7)
【定位】 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見圖2-97)。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經不調、帶下;③虛勞。
【體會】 直刺1~1.5寸;可灸。很多人都會說我腰眼痛,那么腰眼在哪里呢?有人或許以為她在腎俞邊上,實際上它和腰陽關同一水平,在背闊肌、腰方肌中。腰方肌起自第12肋骨下緣和第1-4腰椎橫突髂嵴的后部,止于髂嵴上緣。作用: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側屈和后伸。受腰神經前支支配。這塊肌肉很容易勞損而引起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腰眼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