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如果血壓控制不佳,那么很容易引起各種嚴重并發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大家都知道血壓值分了高壓和低壓兩個數值,那么這二者有什么區別呢?哪一個數值更重要呢?今天劉醫生和大家聊一聊。
血壓值到底看高壓還是低壓?
一般來說,大家所說的高壓指的是血管的收縮壓,它是咱們人體心臟在收縮的時候,從心室里面泵入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這個時候的壓力一般是處于峰值,所以也稱之為高壓。對于正常人來說,收縮壓的值是在120mmhg以下,在120—139mmhg之間,往往被稱之為正常高值,如果大于了140mmhg,那么就可以診斷高血壓。
而大家所說的低壓,其實也叫做舒張壓,它是心臟在舒張的末期,血液沒有泵入動脈,已經進入動脈的血液依靠血管壁的彈力和張力作用,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這個時候的壓力一般處于最低值,所以也稱之為低壓。它的正常值通常在80mmhg以下,如果在80—89mmhg之間,則稱之為正常高值,如果超過了90mmhg,那么也屬于高血壓了。
如果收縮壓低于了90mmhg,而舒張壓低于了60mmhg,那么血壓就偏低了。
所以從上面可以看出,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都有正常范圍,只要超過了正常范圍內,就算是血壓異常,絕大部分人最為常見的血壓異常就是升高,也就是高血壓。
二者有何區別?高壓升高更危險還是低壓升高更危險?
首先要給大家強調,無論是高壓升高還是低壓升高,對于我們人體的健康肯定都是不利的,但是哪一種情況更不利于身體健康呢?這是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首先是低壓升高為主的高血壓:對于這一類的高血壓,一般更常見于年輕人,這類人群之所以患上高血壓,往往是因為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久坐不動、壓力過大、過于肥胖、長期抽煙),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性被激活,進而引起低壓升高。
其次是高壓升高為主的高血壓:這一類高血壓,更常見于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因為動脈管壁硬化的原因,特別是主動脈的管壁硬化,導致彈性越來越差,心臟泵入血管的血液受到的壓力自然就更大,從而讓收縮壓變得更高。另外,很多老年人還會出現心臟在舒張的時候回縮力減弱,進而讓低壓越來越低。
那么究竟哪種情況更危險呢?研究數據提示:高壓每增加20mmhg,那么常見并發癥腦梗死和腦出血的風險分別增加31%和24%;而低壓每增加10mmhg,腦梗死和腦出血的風險分別增加11%和23%。
總結起來說,如果是短時間內的血壓升高,那么高壓升高更加危險,但是如果是長時間的血壓升高,那么高壓和低壓升高是同樣危險的。
所以,在這里劉醫生也提醒大家,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都不能長時間超出正常范圍內,一旦發現血壓有升高,大家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盡量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切勿置之不理,否則可能引起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