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散和玉屏風散都可用于治療體虛自汗,但牡蠣散是固澀劑,而玉屏風散是補益劑,兩者在功效上各有側重,下面請看逸仙藥師的介紹。
牡蠣散,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處方組成為黃芪、麻黃根、煅牡蠣、浮小麥。功能斂陰止汗,益氣固表,主治體虛自汗、盜汗。臨床應用以汗出,心悸,氣短,舌淡,脈細弱為辯證要點。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之盜汗或陽虛大汗淋漓者均不宜使用。
玉屏風散,出自《醫方類聚》,處方組成為防風、黃芪(蜜炙)、白術。功能益氣固表止汗,主治衛氣虛弱,不能固表所致自汗。臨床應用以自汗惡風,面色恍白,舌淡脈虛為辨證要點。
使用禁忌:外感自汗或陰虛盜汗不宜使用。
綜上所述,同是止汗,牡蠣散以益氣斂陰為主,而玉屏風散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合防風祛風解表,使補中寓散。兩者各有所長,需辯證使用,亦可互相化裁成方。如牡蠣散加黨參、白術,可治療氣虛明顯者。自汗較重者,玉屏風散可加煅牡蠣、麻黃根以加強固表之效。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陳永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