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讀張嘉佳的小說《云邊有個小賣部》,書中寫:
「桃樹枝葉茂密,風吹得嘩啦啦響,仿佛從山林間帶來了消息,它翻山越嶺,穿過歲月,有浪潮輕拍沙岸的味道。」
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云南的一座小城。
這座城,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樹木、有淳樸的鄉(xiāng)情、有柔軟的白云。去過一次,恍惚間感覺像是回到了故鄉(xiāng)。
轉山轉水X世外柔情
提起云南,你會想到什么?
是壯闊秀麗的蒼山洱海,文藝有情調的麗江,圣潔神秘的香格里拉,還是風情萬種的西雙版納?
大概很少有人會想到云南的這座小城吧。
20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小城獨特的古香古韻。過去,小城幾乎與世隔絕,獨守一方靜好。
自從綜藝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和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這里選址拍攝后,小城以脫俗的身姿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吸引了大批旅行愛好者前往。
「山水田園天堂」普者黑在這里,「世外桃源」壩美在這里,「高原小桂林」八寶在這里,然而小城的名字,卻少有人知。
她是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住著漢、壯、苗、彝、回、傣等10余個民族,擁有最為多樣、最為淳樸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
她有秀雅脫俗的山水風光,比瀘沽湖還世外桃源,比桂林還水墨丹青。
她,便是云南·文山。
普者黑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
「普者黑」是一句彝語,意思是「盛滿魚蝦的湖」,一聽就是讓人向往的地方。
這里湖水清澈,魚蝦肥美,300多座孤峰、50多個湖泊、80多個溶洞,山連水、水繞山,原始又純粹。
還記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浪漫唯美的場景,以及《爸爸去哪兒》里一眾人劃船的樣子,成群的天鵝掠過湖面,盤旋在青山綠水之間,宛若天堂。
這些,都是在文山的普者黑。
1.踢踏聲響,馬車行
普者黑共有兩個村落: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兩村相隔四五公里,想要往返兩村,少不了要乘坐馬車。
很有意思的是,兩村規(guī)定彼此不能在對方的地盤上拉客,因此到了兩村路口交叉處,乘客就需換車再繼續(xù)前行。
馬蹄踢踏,從寬闊的石青地面,走進草木叢生的小路,銅鈴聲與人聲交響,縱使途上顛簸些許,也是快樂的。
2.青龍山上,千戶落
仙人洞村口的金鎖山和普者黑村西的青龍山,兩山地勢甚好,是俯瞰村落全景的絕佳位置。
日出之時,攀上山頭,等著太陽從山的那邊一點一點地掙脫出來。山水間,云霧繚繞,如仙境般縹緲。
一抹金,染紅了山頭,染紅了千戶人家床頭的窗欞,時光蘇醒,美好的一天悄然抬頭。
從山頂俯瞰下去,傍水而居的村舍聚在一起,像搭著一片片的綠草皮浮在水面上。
明麗如鏡的湖水,倒映出湛藍的天空,蜿蜒的河畔,勾走心頭千思萬緒。
3.悠悠小船,出塘來
坐船是水鄉(xiāng)的傳統(tǒng),不劃船,是不算來到普者黑的。
不同于裝飾華麗的畫舫,小小的鐵皮船極其樸素,細而長的身姿,最多載三四人。
坐在船上,和碧水來一次親密的接觸。不忘親自劃一次船,感受木漿在水中推開一層層阻力,劃進水鄉(xiāng)的波心。
不經意間,蕩進了一方荷池,耳畔邊的鳥聲、蛙聲和木槳拍打出的水聲,這般悅耳,這般柔情。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小船劃破了湖面的平靜,談笑間,悠悠鄉(xiāng)人情。
4.萬畝荷塘,荷花開
貓貓沖村是普者黑的荷花天堂圣地,鮮少有人踏足也為這個遺世小村保留了最原始的美麗。
六七月,是普者黑萬畝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在普者黑的外圍,白色的荷花居多,而內圍則「映日荷花別樣紅」。
看荷花連片,清水連天,宛如一個別樣的荷花天堂。空山新雨后,山水、花朵都被洗凈了,深吸一口清涼的空氣,心也靜了,神也寧了。
5.三生三世,桃花路
「三生緣起,靜待花開,灼灼桃夭,十里芳華。」
游走在山水間,不妨順道會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攝點。
湖心三株桃花,雖是為了呼應劇中的場景而人工搭建的假樹,在青山秀水的環(huán)繞下,不僅不違和,還十分雅致可人。
劇中外景的拍攝集中在菜花箐、舍得草場和松樹林。菜花箐是一個苗族村寨,有最為原始的民族風情。
舍得草場是一個「小香格里拉」。十萬畝草場、文化生態(tài)村、羊雄山、華竹箐等景點,風光旖旎。大自然的純粹,讓人世間所有的紛擾都化作一縷清風,吹向了峰林深處,遍尋不到。
壩美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桃源」
初中的時候,每次讀《桃花源記》,總忍不住思緒翩飛,心生向往。
「壩美」是壯語的音譯,意為「森林中的洞口」。進入壩美村的內部,需劃著小船,穿過一個幽暗深邃的溶洞,經歷「三個黑夜」。
這樣的神秘而美麗,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1.兩人一船,入洞里
船行處,枝蔓層層,在木槳的劃動中,那滔天的綠意,融入了碧水,揉進了波心。
大約20分鐘,800米長的溶洞之旅,像是一次洗禮,讓人從現(xiàn)代的喧囂與嘈雜中掙脫出來,在船槳波動水面的嘩嘩聲,和山洞下水滴聲的陪伴下,向著寧靜恬闊的世外駛去。
清影隨著水波晃晃蕩蕩,終于見著了前方那抹明麗的綠,頓時眼前一亮。
2.山水相依,出洞去
從黑暗狹仄的洞口出來,便被一片豁達的景致吸引了。
幾平方公里的土地,四周群山環(huán)繞,踏過一條石板路,沿著小徑往前,一路綠草萋萋,青竹搖曳。
山山水水,柔軟婉轉,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古樸自然。
3.人間芬芳,桃花島
村中有一處小島,河流因島一分為二,左邊是「男河」,右邊是「女河」。
中間天然的月牙狀的小島,被寨里人叫做「桃花島」,種滿了桃樹,春天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夏日炎炎之時,桃花島上的清澈河水便是人們天然沐浴的好去處,山野間嬉戲的孩子們,繪成一幅自在生活的圖景。
4.古木參天,千年榕
壩美有棵千年大榕樹,立在村中,經過無數(shù)個風雨的洗禮,她一如既往地開枝散葉、盤根錯節(jié),傾聽著世世代代壩美人的家長里短,歷史傳說。
老榕樹浩瀚的樹根成為人們的天然座椅。夏日,太陽被茂密的枝葉完全遮去,坐在樹下,度過午后安逸的好時光。
5.本真生活,出世外
現(xiàn)代文明給壩美人帶來了彩電和燈,但他們仍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續(xù)著先輩淳樸的生活方式,不為外界所叨擾。
麻欄樓是村中最常見的屋子。兩層桿欄式建筑,底層是人的主要活動范圍,中間堂屋,兩側臥室,二樓則是倉房,既古樸又實用。
夜幕來臨時,美麗的村莊也準備睡去了。
也許就如韓非子筆下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最讓人敬佩的生活,無非是:生于世間,還能活在世外。
八寶美輪美奐的「高原小桂林」
云南八寶鄉(xiāng),位于滇東南廣南縣境內,距文山160公里,距壩美169公里,因出產貢米「八寶香米」而聞名。
這里有著和桂林一樣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山水相依、村寨農舍,被譽為「高原小桂林」。
大小河流25條、萬畝貢米稻田、13個壯族村落、多座喀斯特小山峰……坐上小船或竹筏,順著八寶河一路慢慢飄向下游,兩岸風景篙移而換,清幽寧靜,宛如仙境。
1.原始村落,歲月悠
要說完全沒有被開發(fā)的自然風景,八寶鄉(xiāng)算一個。青山綠水、河道蜿蜒,不輸普者黑和壩美的旖旎風光,讓人一見傾心。
古色古香的屋舍,坐落在稻田的兩邊。白墻黛瓦、依山傍水,聽風吹、聽鳥鳴、聽水動,世間的山水美景多了去,這里卻守著獨一份的清靜,美得不似人間。
2.秀水蜿蜒,八寶河
一條蜿蜒的八寶河,像一條清澈明凈的碧玉帶,橫貫八寶壩子,將村莊一分為二。
遠遠近近的田野里,依稀可見幾個正在勞作的壯族農民,一派寧靜的田園風光盡展眼前。
駕一葉扁舟,來一次特別的漂流之行。水泛微瀾、清淺靜怡,看遠處青山如黛,任時光迤邐。
彝人銅鼓、三臘瀑布、巖洞遺跡、明清時期的石拱橋……八寶鄉(xiāng)不大,卻是每一處都醞釀著醇香的古韻,繪盡了山色,驚艷了時光。
3.八寶鄉(xiāng)里,八寶飯
來到八寶村,是不可不吃一碗當?shù)厝思易龅陌藢氾埖摹?/p>
走近一家客棧,壯鄉(xiāng)人的熱情把人的心捂得暖暖的。不同于外面吃過的八寶飯,這一口軟糯香甜的滋味,似乎更貼近「故鄉(xiāng)的味道」。
除此之外,三七雞也是當?shù)刈屓舜瓜训拿朗场?/p>
文山的美,是一份從容隔世的美。任世間如何喧囂,她仍是那般清雅淡泊、古樸如初。
人生很短,天涯很遠,若可以選一處小城生活,愿守在這里的一山一水邊,度過余生朝朝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