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做全職主婦的時候,參加過一次社交活動。當時一桌都還是不錯的熟人,大家談笑風生也挺開心。后來別桌過來一人,社交么,就是人認識人,我們桌上立刻站起來一個,兩人握手,寒暄,然后我方代表一一介紹我們這桌的人。這是哪位,哪方面的大咖,那是哪位,什么行業的精英,自然都往上吹捧了一點。介紹到我,他自動略過了。
他做得很自然,沒有眼神交流也沒有猶疑,一桌人密密麻麻,對方也只是禮節性微笑,在腦海中抓著關鍵詞。就這樣很自然地,一件事情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我一直知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有兩個原因:要么TA喜歡TA,要么TA需要TA。其實我和那個介紹人也是私交不錯的朋友,他也幫過我一些忙,相信感情上沒什么問題。那剩下的可能,就是在那個場合,他并不需要我。帶點商業性質的社交場合,人與人間只需要獲取彼此的標簽,不需要認識那么多活生生的人。介紹點標簽過硬的朋友給別人,也是自抬身價的一種方式。全職主婦該怎么介紹呢?想必他也犯過難。
他雖然喜歡我,但覺得我沒什么利用價值;而換個角度講,雖然覺得我沒什么利用價值,他依舊還是挺喜歡我的。
所以擴張人脈的正確方法,一種是讓自己被喜歡,一種是讓自己被需要。
被喜歡很難,滿身盔甲的成年人,戒備心重,防范心強,吃喝玩樂一場,也未必真拿你當自己人。難得走進心里的,都已經讓時間顯露出了真正的氣味人品,所以老友最可貴。被需要相對而言更容易,所以我們都精于此道:不斷包裝自己、推銷自己、拿各種標簽往自己身上套,無非是為了讓別人抓取關鍵詞時覺得,哦,這個人利用價值挺高。
喜歡你的人,是你的人脈,TA跟你講感情;需要你的人,也是你的人脈,TA跟你講資源置換。如果我什么都沒有卻一直往社交場合湊,期望別人帶我玩?除了拿到一疊名片打撲克,好像也沒別的什么收獲了吧。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有一句話很得我心——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關系沒有到恩義的地步,都只是在規則之下辦事。最近“弱聯系”概念很火,似乎人們多社交多認識新人,就能為自己的人生打開完全不一樣的窗口。這句話當然在一定意義上是對的。但“弱聯系”的前提,依舊是你自己有利用價值,你有資源可以和別人進行置換。就像優步雖然方便了我們出行,但你要么有車,可以載人,要么有錢,可以被載,什么都沒有,優步對你而言又有什么意義呢?(此處優步應該給我廣告費,請讀者們轉告。)
所以社交并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人脈,這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在各種社交場合泡著的前提,還是自強,自己有資源,自己有利用價值。但主婦介紹事件讓我想到了更深的一層:哪怕倚仗著別人的喜歡,你也要自強才行呢!
我剛開始開公號的時候,朋友圈里大家都紛紛幫忙轉載,吸引到了第一批讀者。但時日一久,我不能指望著每篇文章都靠這些朋友們幫我轉吧?一天到晚盯著別人,這個幫我轉了,那個沒有幫我轉,有什么意思呢?別人喜歡你,開頭的時候幫你一把,這是感情,但反過來,我寫的東西別人不轉,也不代表我們就沒感情了。或許TA并不喜歡那篇文章,或許TA希望讓自己的朋友圈層次豐富一點,或許TA的風格就是不大發朋友圈。連我老公都說,你如果寫那種婆婆媽媽的文章,就不要指望我把幫你轉發了。然而我們也并沒有感情破裂。
隨后我開始了抱大腿之路。草根小號要引粉絲,最好的途徑當然是抱大腿,拿文章給大號轉載,期望大號能給自己引流。好了,我就要開始社交了,先從有感情的入手,合作得好,就是雙贏,大號缺稿子,我想要引流。但合作得不好呢?就要如同爛俗言情小說里的女主角,一遍遍自戀自艾問:你到底愛不愛我?你是不是不愛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什么事情都要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男主角很累的好么。
看看別人一直發的文章,標題、類型、質量、閱讀數,想想自己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別利用了感情砸了別人的招牌。不行自己就改,再不行就等一等,感情在,合作的機會就在,別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把感情都耗沒了。
那些不認識的大號呢?當然可以投稿,但機會比較渺茫。跟找一份工作一樣,熟人推薦事半功倍,你從前的記錄和在行業里的名聲同樣重要。慢慢熬著吧,熬出一個十萬加,熬到別人都認可,熬到自己有資源可以和別人置換,那時候不需要你過多社交,需要你的人自然會來找你。
感情歸感情,自強歸自強,親情、愛情里都是如此,何況普通的友誼?你自強,連父母兄弟、愛人情人都會高看你一眼。第n次跟老公參加公司年會、MBA同學聚會后,他跟我說:你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始上學、做事,我為你自豪?!独嫌延洝防锏腞achel,違逆了老爸的安排,沒有嫁到有錢人,最后也無非一個普通的職場麗人,但自從她剪掉老爸副卡的那天起,她已經成為她醫生爸爸最得意的那個孩子。做個自力更生的孩子讓父母欣慰,做個靠得住的伴侶可以并肩戰斗,除了寵和愛之外,還能多收獲一份尊重。
我希望自己被喜歡。我希望自己被需要。我希望和人脈們進行基于感情基礎的資源置換。我希望有一天我的朋友把我介紹給別人時,我能為TA加分為TA增光。大家都是成年人,少一點撒潑打滾發脾氣,少一點撒嬌賣萌求帶玩,努力做好自己,為了自己,也為了那些人脈們,爭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