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流行刷刷刷
刷手機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日常
刷微信、刷微博
然而在美國,他們竟然還流行刷這樣一個東西
二手商品!
今日偵查:OfferUp
你手邊的二手貨社區
什么是offerup?
OfferUp是一個美國的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在上面你可以買賣任何種類的二手物品,簡單方便,它的所有物品信息都是根據地理位置而呈現。
OfferUp在Google Play上面的下載量在1000萬到5000萬之間,而在iOS App Store上擁有4星評價。
公司概況:
公司總部:美國 西雅圖
創始人:Arean van Veelen,Nick Huzar
創立時間:2011年
員工人數:51-100人
融資狀況:A輪-80萬美金 (1位投資人/機構)
B輪-1580萬美金 (3位投資人/機構)
C輪-7300萬美金 (7位投資人/機構)
顯微鏡下看產品
進入OfferUp后,你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自己的位置,一種是系統自動識別,另一種是郵政編碼輸入。因為主要針對本地鄰里間的買賣,位置信息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系統自別識別位置之后,也會自動顯示郵政編碼(終于發現了一個尋找郵政編碼的好方法)。
進入主頁面之后,你就可以開始淘周圍的二手貨了,有搜索所有商品的功能,也有按照搶手程度排名,以及你關注的賬號等來分類。
你也可以按照貨品類別查找,譬如:家具類,嬰幼兒產品,首飾珠寶,手機,衣服等等。對于搬家頻繁的年輕人來說,能方便快捷地淘個舊家具真是省了不少時間精力呢。
小探發現,當下附近最搶手的“貨”竟然是一個寫著“酒”(Wine)字且能掛在墻上的牌子(難道附近住的都是“酒桶”嗎?)。
無論你在哪個分類里,你都可以“刷刷刷”,刷出你感興趣的物品。貨品之多,讓人不得不驚訝二手市場的火熱。
和所有的“流量為王”的共享經濟APP一樣,OfferUp也內置了“邀請”選項。或許是對自己的使用體驗很有信心,或者沒在這方面撥預算,OfferUp并沒有設置分享獎勵機制,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去邀請自己的朋友來呢?
買家體驗:
作為買家,你看上了圖中的這個LV的電腦包,上面會顯示物品的價格,發布日期,描述,物品狀況,賣家姓名地區等信息。
當然你也可以打開賣家的個人主頁看看她的評價星級,曾經發布的物品等。如果你覺得她是個不錯的賣家,也可以點關注按鈕,以后她一旦有二手物品發布,系統都會第一時間提醒你。
瀏覽完所有的那些信息之后,如果你還有興趣的話,就可以做出“你要購買”的意愿請求了。當然價格你是可以改的,后面可以在其內置的對話系統中來互相討論。
大約過了沒有幾分鐘,對方就回復我了,我也是吃完中飯才看到。回復速度非常快。
賣家體驗:
上面的這個萌萌噠的招財貓其實還是個儲蓄罐,我們打算用它來試驗下賣家流程。(這么可愛,我們才不會真的賣呢!)
在你發布貨品的時候,APP首先會叫你放圖片上去,還要打上物品的名字。
在細節選項里,你可以選擇物品所屬的種類,分類還是非常細致而且全面的。
當然,你還可以加上一些物品的描述(可選)等。
價格這里,我們就可以自己定價咯,為了表達貨品是帶來好運的一面,所以定了$16.66的價格。另外,你還可以決定價格是不是定死了,有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選擇完賣家地點之后,我們就可以發布信息咯。
二手商品交易太火了
不管怎么說,二手市場的容量一直是有增無減的。如何切入這個龐大的市場,一直是很多公司面臨的難題。二手市場的特征,就注定了它的交易風險性很高,所以如果誰最后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且有信用保證的市場平臺,誰就可以保證巨大的流量入口紅利。
對于全美的二手市場來說,我們可以看到75%的用戶被eBay牢牢抓住。二手商品當中,書,光碟,家具,汽車等的交易頻率都很高。線下的二手物品中,最多的來源就是慈善商店。
不過,OfferUp的增長速度非常迅猛,來看看用戶在OfferUp和其他APP上每天平均使用時間的對比數據圖(如下),你就懂了。用戶在OfferUp上停留的時間在半年內翻倍增長,已經超過了Twitter。
實際上,在對比前八年的交易額增長上,OfferUp的增長速度是超過eBay這個巨頭的。
商業模式呢?
對于這樣的互聯網平臺而言,大致的商業模式無外乎:廣告收入,交易提成,或者商家推廣等。而直到目前為止,OfferUp還沒有收入,我們外界還無法看清它的商業模式。同時其宣布在自己的平臺上的交易額去年達到了140億美元,效果驚人。大家可以開動腦筋,想想除了上面的三個商業模式,還有什么是可以挖掘的?
競爭對手有哪些
5 miles
5 miles是一家由中國人盧亮創立的基于同城的二手物品買賣平臺,成立于2014年,下載安裝量在100萬到500萬之間。其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200萬。
相關閱讀請戳:58同城做的這么苦逼,美國兄弟卻躺著賺錢...
社交領域的巨頭們
對于OfferUp這樣的一款非常依賴流量的APP來說,所有的社交巨頭都會是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Facebook已經有sale groups這個功能了,在上面你可以尋找附近的組,加入進去之后,你就可以交易自己的二手物品或者買賣服務了。
當然,對于其它很多流量很大的社交軟件來說,這樣的平臺建立其實并不會非常困難。但是至于像微信,WhatsApp,Twitter并沒有切入這個市場的可能原因就是,它們暫時并不想讓自己的平臺看上去很雜亂。
聽聽用戶怎么說
“我最喜歡的賣東西的APP是Let Go,然后就是OfferUp,一樣好用。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在OfferUp上面遇見問題,我喜歡這個APP的結構和樣式。我已經用了一個星期了,雖然并沒有賣出去東西,但是卻得到了一些信息說還沒有人瀏覽過。這個APP需要做一些廣告來讓它變得流行起來。我將會保留它并且一直用這它。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APP。”
“非常好用,直到它開始給我一遍又一遍地展示同一樣商品。另外,我希望我的收藏商品能有一些分類或者其他方式來管理。畢竟我有很多想買的東西,而且永遠要去滑過它們才行。”
小探有話說
OfferUp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特有的Twitter/微博那樣的模式,可以讓用戶不斷的刷新,產生很高的依賴度。讓你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像淘貨一樣,花去了大量時間在上面。從個人的使用體驗上來說,APP上每件物品的回復真的可以用“神速”來形容。這可以看出產品的用戶粘性還是非常高的。
(小探在OfferUp上發布沒多久,就有不少人來搭訕...)
由此可見,只要在垂直領域持續的做大做強之后,一定可以成功得到市場的青睞,即使是現在這個巨頭抱團,跨界發展逐漸橫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