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書名:《高效達成目標:就這9招,讓成功率提高3倍》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539407
作者簡介: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動機科學中心副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多次在權威學術雜志以及BBC、《哈佛商業評論》等重量級媒體發表學術成果。著有《成功,動機與目標》《給人好印象的秘訣:如何讓別人信任你、喜歡你、幫助你》《高效達成目標:就這9招,讓成功率提高3倍!》等多部暢銷書。
今天把《高效達成目標:就這9招,讓成功率提高3倍》這本書看完了,很短的一本小書,里面提出來實現目標的9個方法,都是基于實證的科學研究在里面,非常簡單有效,我把核心的內容整理如下:
1、把目標具體化
成功的標準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算是達成目標?花點時間去把目標具體化,并把你要達成的東西明確講出來,這樣能降低你退而求其次的可能性。如果你的目標是“改善你和母親之間的關系”,那么你還不知道做什么,你可以把目標定為“每周和母親交談兩次”。
把你的目標具體化,僅僅是第一步,下一步,你還需要把在達成目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也具體化。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反復思量,思考你的目標是什么的同時,也考慮達成它所需要走的每一步。這個策略叫做心理比照(mental contrasting)。首先你要想象一下自己成功后的感受,在你的腦海中把這種感受刻畫得越生動越好——認真體味其中的細節,然后思考要取得成功你將遇到哪些阻礙。這種緊迫感讓心理輪軸轉動起來。
備注:關于mental contrasting,實際上還有一本書專門論述:《WOOP思維心理學》,一共有四個步驟:W(愿望,Wish)→O(結果,Outcome)→O(障礙,Obstacle)→P(計劃,Plan)。
【小結】目標要具體,阻礙也要具體。
2、把握為目標行動的時機
“如果-那就(if-then)”計劃能幫助你早日達成目標,即提前計劃好何時何地采取某一特定行動能讓你成功的機會增至兩倍或三倍。
“如果-那就”計劃公式如下:如果X發生了,那我就做Y。
例如:如果午飯前我還沒有寫完報告,那么我飯后就立刻重新投入到報告中。
如果現在是下午六點,那么我就在公司健身房鍛煉一個小時再回家。
“如果-那就”計劃正是大腦本身的語言寫就——這種語言可以稱之為“觸發”。一旦“如果-那就”思維形成,無意識大腦就會開始考察環境,找尋符合“如果”的情況。
【小結】用“如果-那就(if-then)”思維來制定計劃,如果早起,我就做反思;如果下班路上有時間,我就看書或者聽音頻……
3、明確剩下的路還有多遠
每當你設定一個目標,你就需要及時的反饋來保持清醒,知道自己已完成(或未完成)的進度。如果沒人給你反饋,那你就只能通過自我監控來尋求反饋。
人們評價進度時通常有兩種思維:迄今思維(to-date thinking)、未滿思維(to-go thinking)。
運用太多迄今思維,即著眼于自己已經完成的進度,會消弱你完成余下目標的動力,而不是去保持它。
如果我們關注未完成的進度(未滿思維),則動力不僅得以保持,更能得到提高。
【小結】要看到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不要光盯著已經完成的,還要更多關注沒有完成的部分。
4、做一個現實的樂觀主義者
預測個人成功最好的工具就是看他們是否相信自己能成功。
但這中間還有一個常被忽視的地方:想要成功,你需要理解相信自己能成功和相信自己能輕易成功之間的巨大差異。
也就是現實樂觀主義和盲目樂觀主義的區別。
現實樂觀主義者相信他們會成功,但也相信他們必須使成功發生——通過投入精力、制定計劃、堅持不懈以及選擇正確的策略。
盲目樂觀主義者則相信成功會送上門來——世界會回報他們的積極思考。
別想象成功,想象你取得成功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小結】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不能光想不干,還要行動。
5、專注于變得更好,而非看上去很好
很多人其實只是努力地避免自己犯重大錯誤,相反,在新責任面前,你應該允許自己把事情搞砸。
有意思的是,當人們認為自己被允許犯錯,他們犯錯的次數會顯著減少。
有兩類目標,一類是be-good:看上去很好,意在證明;一類是get-better:變得更好,關注點在于開發新技能。
看上去很好的目標通常會造成焦慮,焦慮是干擾工作表現的最大元兇,可謂是效率殺手。
專注變得更好,動力會很足,還會讓工作的體驗得到改善,體驗到工作變得更有趣并樂在其中。工作中的樂趣是非常強大的激勵因素。
保持動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為自己手上這項工作足夠有趣并相信其有價值。
雖然愉悅的心情也能使能量得到恢復,但趣味的恢復效果更好。換言之,全情投入是使你油箱滿油的最佳方法。
get-better的思維好在,允許自己一開始不能做到事事完美,承認學習曲線的存在以及改善表現需要花費時間,你就能把焦慮趕跑,也更容易在工作中獲得樂趣和收獲。
【小結】做一個進取型的選手,而非表現型的選手。
6、堅毅(grit)
堅毅是指持之以恒地投入到長期目標。成功的關鍵、改善能力的秘訣在于刻意練習,在于花費大量時間去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識。這種練習,沒有堅毅是做不成的。
堅毅的關鍵是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就算你已經非常累或非常灰心或全然沒有興趣。
無論你得到了什么樣的學習機會,如果你不相信進步是可能的,你很可能就得不到持續提高,你對此事就是缺乏堅毅。
如果進步是不可能的,那么嘗試也就失去了意義,尤其是在事情很困難的時候。相信自身能力固定不變,最后會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由此產生自我懷疑最后會阻礙你做成任何事。
【小結】堅毅在我看來就是自律。
7、鍛煉你的意志力肌肉
自我控制的能力與你身體的其他肌肉并無二致,意志力會損耗,也會恢復。當你很累或者意志力薄弱的時候,可以想一個你認識的特別會自控的人,或者給自己一劑提神劑,比如一首音樂。
意志力和肌肉類似的另一個特點是,如果得到規律的鍛煉,它可以變得越來越強。在某一方面堅持每日訓練的人,他們生活中任意一個需要用到意志力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如果你希望有更強的意志力,可以通過開始做(或避免做)一件與你的生活和目標相關的活動(任何需要你不斷地克服沖動或欲望的活動),把這件事加入到你ideas日常活動中來,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整理床鋪或少刷點微信……
【小結】鍛煉意志力的方法正是我所說的“與今日做朋友”,每天堅持一個主動且有規律的例行活動。
8、不要冒險
意志力是有限的,就算你怎么鍛煉,意志力總是不夠用。
問題是我們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擁有的意志力比實際多。
不要試圖一次完成兩個需要大量意志力的目標。
【小結】弓還是不要拉滿了,該休息的時候還是要適當休息,勞逸結合。
9、專注于“要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
當你有要達成的目標時,請不要整天想著那些不適應的行為,而該好好想想要用怎樣的行為來替代阻礙你成功的行為。
“如果-那就”計劃中最關鍵的一點在于你要做的事情,而非不要做的事情。
【小結】注意力很重要,注意力要放在正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