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陣此起彼伏的旺旺聲中,
狗年如期而至。
對蟬聯了35年的春晚,
本就沒了任何期待,
果不其然,的確也沒什么看頭!
而對改革開放40年的演藝圈兒,
則是家事兒不斷,
果不其然,大年初一的當天,
兩位演藝圈的大咖熱搜上戈然而止!
在一頓關乎《芳華》的家宴中,
陳道明鋼琴伴奏,張燕演唱,
一曲《絨花》完畢,眾人喝彩。
而馮小剛還有個愿望,
想讓《芳華》女主角再舞一曲。
有待提攜的苗苗,則是略顯尷尬。
有的人說,馮小剛不憐香惜玉,
有的人贊,陳道明是一股清流。
吃瓜群眾則是總結說,
馮小剛想捧一把,陳道明想救一把,其余的人都想摸一把。
吃不到瓜的群眾,更是大呼,
這樣的酒局,油膩啊!油膩!
如是,硬是把個家庭聚會,
引申至了,油膩的男人酒局。
淺談,在油膩酒局中的焦點人物,
—— 女人。
其實,在油膩的酒局中本就不存在女人,
有的只是道菜,男人的下酒菜。
而對于,女人這道菜,
有的是男人主動點的,
有的是女人自愿送的。
點的菜,價格不等,送的菜,價格更高。
總之,天下本就從沒有過一道免費的菜。
下酒菜,通常都不是主菜。
花生米是下酒菜,蘿卜皮是下酒菜,
老婆和家人從來就不可能是下酒菜。
于是乎,在油膩的酒局中,
通常也都很少看到老婆這道菜。
偶遇,老婆在酒局中出現時,
通常往往也都只是一杯茶而已,
一盞相敬如賓的醒酒茶!
在馮小剛的家宴流入民間后,
人人都在唏噓苗苗這盤兒菜,
在一幫大佬面前,甚是尷尬。
作為《芳華》的女主角,不得不說,
苗苗的確是個“會來事兒”的姑娘,
然而,恰恰也正是她的“會來事兒”,
硬生生地把自己推向了尷尬的地步。
其實,她本可不必如此尷尬,
大年三十兒,她沒回家過年,
而是,會來事兒的跑到了馮導家中。
大年初一,她也沒和爸媽團聚。
而是,會來事兒的參加了男人的酒局。
搞得我一度誤認為,
影片中苗苗果真就是現實中的何小萍。
馮小剛在大年三十兒的微博中說:
“劉峰不在,何小萍來家里包餃子。”
哈!
劉峰估計是回家陪爸媽了,
要是他也學著“會來事兒”,
估計在過年時,
也是只能在馮導家尷尬地吃餃子皮兒了。
過年,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苗苗的尷尬是順理成章的。
從與“家人”一起過年的照片顏值看,
何小萍并不尷尬,
只是馮導略顯尷尬,
大過年的,徐帆也略顯尷尬。
面對這樣的“一家人”過年,
馮導很坦然,徐帆很持家,
于是乎,馮小剛在微博中又說:
“很多人說苗苗和帆子長的像,看來20年后的何小萍就長這樣。”
也許,唯有這樣的表達才更像一家人。
淺談,在油膩酒局中的主角人物,
—— 男人。
男人扎一堆兒,那就總有事兒。
能扎一堆兒的男人,則是保準事兒更多。
這事兒,無外乎就是油膩,
而油膩的高潮,無外乎是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文人吟詩作畫,舞人翩翩起舞。
能喝的推杯換盞,量小的胡言亂語。
親朋好友在一起,
說點醉話,爆句粗口都無傷大雅!
因為,他們勢均力敵......
誰也不需要刻意取悅誰,
都圖個輕松,也圖個樂兒.......
話說回來,偶爾在這樣的酒局中,
馮小剛,想提攜一把新人,人之常情!
陳道明,預體恤一下新人,性格使然!
起哄架秧子的旁人挨爆粗口,也沒介意!
葛大爺,則是在一旁樂嘻嘻的插科打諢,
這就是男人的酒局,
下酒菜可以時有時無,但主菜不能少,
什么是主菜?
主菜就是油膩的自身人脈資源!
換句話說,
男人的酒局是涇渭相當分明圈子。
在這個圈子里,
所有歧途提攜進入的新人,
永遠都不可能真正獲得什么尊重。
越是優秀的圈子,越是拼實力。
成年人的友情,不同于童年的發小。
成人的世界講究的是勢均力敵,
只有實力匹配的朋友才會相互欣賞。
大咖的圈層跟行業沒有關系,
跟你的層次和實力息息相關。
當你越來非常優秀的時候,
你將會擁有更高的圈子,
更多的人脈,更廣闊的資源。
一個人的成長,
其實從一個圈子跳進另外的圈子的過程。
實力是圈子的通行證,
而我們努力的根本,就是獲得更多資源,
更多人生的選擇權!
唯有自身有了實力,你才能隨心所欲,
想唱就唱,不想跳就不跳,
也不用管誰高興不高興,愛誰誰!
昨天我看了一場關于老霧的專訪。
他的采訪有幾句經典話,
尤其是關于“圈層”這個主題的分析,
內容如下:
不是你的人脈你夠不著,
因為你的認知上不去,
就算你進了那個圈子,
也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就好比幼兒園的學生,你進了大學,
大學的學生哄哄你還可以。
但是你要硬跟大家比學業,
你就只能搞笑了,
只有你的認知上去了,自我優化。
你才有更高的圈子,更多的機會,
更廣闊的資源,更多的人脈。
這段話,說的真是太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