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19年吉林省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通化班)培訓心得體會
帶著渴望,懷著激情,2019年4月8日—4月17日我參加了2019年吉林省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通化班)為期10天的培訓學習。回顧10天的學習,聆聽了10余場各位教育大咖級教授的報告,觀摩了通化市十三中和通化市二實驗兩所學校的辦學經驗、教育管理操作方法及特色教學專場演出。在思想的碰撞和觀摩學習中感受到了新時代先進的教育智慧。在此我非常感謝柳河縣教育局和柳河縣進修學校干訓部為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感謝省教育學院干訓部和通化市教育學院搭建了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的成長路上陽光明媚。
這次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我仍然收獲頗豐。在學校德育工作、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學校管理、校長專業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生本教育、努力做自信的教育、信息技術定義的新時代、學校管理中的溝通如何有效、中小學教育科研與學校發展、校長如何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真可謂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也大大的提升了我的自信。使我萌動了“行動”的渴望。下面我就這次培訓談談自己膚淺的體會和認識。
首先,校長要樹立幾個意識,終生學習的意識,服務的意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和創新的改革意識。校長是學校的引導者,要正確定位學校的發展方向,并團結所有領導班子和老師朝著發展的方向努力奮斗。并讓家長和社會滿意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給教師一個自主的專業化發展平臺。讓孩子的學習有個性、有張力。
我很欽佩十三中孫俠校長的辦學思想和辦學行為,她在學校辦學的道路上一直在堅守,她改革與創新“雙6+3”課堂教學模式,她帶領她的教師團隊走出了十三中自己的教學特色,就像孫俠校長說的那樣:“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優秀!”是的,孫俠校長用十年的教育情懷譜寫了十三中教學改革路上的新篇章!
其次,校長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打造自己的品牌、有自身的文化,發揮自身的特色。當然,創建學校的特色并不是盲目的跟風,校園文化也不是在學校張貼幾張名人名言、做點表面文章。所謂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以及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學校要發展學校的特色,以適應社會多種人才的需求。這一點通化市東昌區二實驗小學就做得十分好,它的“PISA+”校本特色課程就將他們的特色育人成果有效的展示出來,當看到那百人樂團、獨輪車技能、輪滑教學和“凝香蓄勢 多元育人”活動展示時,我的內心再次被震撼,震撼于周瑩心校長與時俱進的辦學管理,震撼于她特色的多元的育人教育智慧!
第三,校長要抓好制度建設。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學校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無法管理好一所好學校。制度化建設要在現有的制度上逐步完善,使之更加人性化,公平化。使學校在制度的管理下良性健康發展。古人云: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用人,睿智善于立法。林東教授說的很對,學校管理制度的發展階段就是“人治”—“法治”—“德治”的過程,就讓我們管理者秉承“管人要關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真心要耐心”的管理原則,把我們的學校辦好!
第四,校長要有緊跟時代步伐的眼光,要用社會的良知和獨到的見解去帶領你的學校發展,真正做自信的教育!驀然間腦中再次閃現的還是通化市十三中的孫俠校長,一位58歲的女校長,用她獨到的發展眼光,創新的改革理念,執著的教學行為,帶領她的學校緊跟時代的腳步在發展......是啊,就讓我們每位校長都像孫俠校長學習,做一個有思想、有自信的人,以愛育愛,以心育心,做一個幸福的教育人,用教育者的自信和幸福感染和熏陶老師和學生,培養老師和學生的自信感和幸福感。我們要把教育的每一個過程,視為一次次生命的享受,工作著,享受著,幸福著。
十天的學習感悟遠不止這些。總而言之,通過這次培訓,作為一名教學副校長,我深深感到我的教育教學管理之路還是剛剛開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路前行,一路探索……
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我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我要構建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并具備獨特的思考精神,更重要的是喚醒生命意識,點燃生命之火。在今后的工作和實踐中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奮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堅信:執著的教育追求,定會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