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歷史長久、源遠流長。有人這樣形容,一部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國文化史。這部文化史的每一頁都與陶瓷的開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絡。也就是說,中國文化每次進步都會在陶瓷的身上找到影子。如古樸自然的秦漢陶瓷、雄壯大氣的唐代瓷器、精致內斂的宋代瓷器、一枝獨秀的元代瓷器、濃艷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縟華麗的清代瓷器、良莠不齊的民國瓷器,都是當時社會的理想、審美情味和科技藝力的表現(xiàn),是時期最耀眼的光環(huán)。這就是文物收藏的史料價值所在。
瓷器收藏品價值確實定,是經(jīng)過對某件瓷器質量優(yōu)劣的鑒定,以評定該瓷器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鑒定器物的優(yōu)劣,主要看能否完好,能否有裂痕、變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從而評定其藝術程度、收藏價值。
方法/步驟
- 就年份已久的古舊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當推各個朝代的官窯瓷器,其中又以“御窯”和名頭特別響的器件價錢最高,因此也最具有收藏價值。多年來的市場表現(xiàn)標明,明朝各代瓷器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場追捧,其如今的價錢與幾年前相比,普遍進步10倍至100倍。
- 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琺瑯蓮子碗等,往常的市場價達百萬元以至上千萬元。可關于民間廣闊工薪族陶瓷喜好者來說,收藏元青花和明清官窯瓷器,較高的上千萬元,太過昂貴。所以,民窯精品就成了最受注目的投資收藏對象。那么,哪些民窯瓷器值得收藏呢?
- 民窯即民間瓷窯,相關于宮廷(朝廷)興辦的官窯(御窯)而言,屬非官方運營的。以商品性消費為主的瓷窯,消費的瓷器都為滿足國內外市場普遍需求的日用瓷和擺設瓷,銷售地域極為普遍。時間上也是特指民國以前,其中以明清兩個朝代最為昌盛。民窯的產(chǎn)品稱客貨,作風與官窯懸殊。除去一些限制消費的花紋和器型,能夠說民窯瓷器的外型和紋飾題材更豐厚自在。明代景德鎮(zhèn)具有為數(shù)眾多的民窯,是我國陶瓷窯的主體,其制品粗細,并不比官窯遜色幾。比擬著名的有磁州窯、崔公窯、周公窯、壺公窯、小南窯等。
- 民窯瓷器的品種根本上能夠概括為三大類:
- 一是飲食器和生活日用瓷器,如盤、碟、蠱、碗、罐、壺以及涼枕、蠟臺等;
- 二是擺設玩賞器,如樽、花瓶、花盆、帽筒、鼻煙壺、佛像、瓷塑、雕瓷、蟋蟀罐、香爐等;
- 三是文房用器,如筆架、筆筒、筆洗、水盂、印盒等。
- 在民窯瓷器中,有很多畫工樸素流利,器型漂亮,釉色晶瑩的精品。雖是民窯瓷器,但年份早,具有濃郁的時期作風,又有很好的收藏價值及市場潛力。
- 民窯瓷器收藏要三看:
- 一看圖案。看民窯瓷器上繪畫圖案能否精巧,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動物花鳥、簡單圖案四個層次。在各種圖案中帶字的比不帶字的值錢,有詩文題賦的價錢更高。有些民窯青花瓷器書寫有特殊的文字款識,其價錢也相對較高。
- 二看器型。分為三個層次,
- 第一,即擺設器和文房用品;
- 第二,佛像雕塑、茶壺、鼻煙壺等;
- 第三,碗、罐、盤等日用器物。
- 近兩年,市場中收藏最搶手的是書房中用的印泥盒、筆架、筆筒等文房小擺件,其中以筆筒的價錢升速最快。買一些康熙時期繪畫程度比擬高的香爐、筆筒等,比擬有升值潛力。
- 三看工藝。在選購民窯瓷器時,要從它的工藝、裝飾、窯火三個方面來思索它的價位。
- 紋飾要素方面,分為四個層次,即人物畫第一,山水畫第二,鳥獸花卉畫第三,圖案畫第四。
- 如嘉慶至道光時期的青花釉里紅山水人物天球瓶,能夠估12萬元。在選擇這類收藏品時,一定要選擇文人氣息比擬濃、畫法精密、器型完好的瓷器。
- 民窯瓷器中的明清民窯器型多樣、畫風生動、題材普遍、筆法傳神,比官窯更有觀賞興趣。相關于書畫、郵票、竹木牙角等藏品更利于保管,更便于流通。以康熙“樹葉款”青花開光娃娃罐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拍賣成交價在3000元左右,但在古玩市場上,能夠遠低于拍賣價的1500元買到手,而如今價位是200萬元左右。再如清代雍正和乾隆年間直徑28厘米左右的龍紋盤,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拍賣成交價是500元,而如今品相、紋飾俱佳者至少要380萬元才干到手。
- 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損壞一件,存世就少一件。從目前市場察看,這幾年從鄉(xiāng)村鄉(xiāng)鎮(zhèn)進入城市古玩市場的明清民窯青花瓷器,在數(shù)量上已大大減少。想必過不多久,明清民窯青花瓷中的上品,將成為城市古玩店中的搶手商品。目前,明清民窯瓷的價錢相對很低,存在著很大的升值空間。
- “真、善、美、少、精、奇”,永遠是人們選藏古瓷的共性規(guī)范。民窯瓷器收藏品切忌多而濫,要少而精。精品則在于質高、物美和稀少,只要藏有高品位的民窯瓷器精品,才具有較大的增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