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膳食指南七大變化
2016年,國家衛計委和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引起了熱烈反響。很多人好奇,新版膳食指南有哪些變化?專家指出,新版膳食指南的內容根據最近10年來的新研究證據進行了更新,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不再提出限制膽固醇攝入
人體中的膽固醇可分為人體自身合成與通過食物攝入,自身合成的約占80%。近年來的研究未能證實膳食膽固醇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或死亡率之間有密切相關性,因此新版膳食指南不再強調限制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針對許多人吃雞蛋丟棄蛋黃的做法,新版膳食指南提出,吃雞蛋不必扔掉蛋黃,因為蛋黃中除了并不可怕的200毫克膽固醇,還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包括12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卵磷脂、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保健成分。
提倡吃一部分全谷雜糧
其數量為50~150克(干糧食),加上50~100克薯類,大致相當于主食的1/3~1/2,雖然還沒有達到歐美國家推薦的“至少一半全谷雜糧”,但精白米以外的雜糧食材比例較上一版明顯增加,而且細致說明全谷、雜豆和薯類都需要吃到。此前,很多老年人對雜糧和薯類總是抱著十分反感的情緒,很多醫生也聲稱吃雜糧導致胃癌、不易消化、造成營養不良等等。實際上,在現有飲食條件和合理烹調的情況下,這些說法都是缺乏證據的,而全谷雜糧有利于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腸癌等多種癌癥,才是被大量科學研究所證明的事實。
提出餐餐蔬菜、天天水果
有關蔬菜水果有益于健康,新版指南強調餐餐蔬菜,意思是午餐和晚餐必須吃蔬菜,早餐最好也吃蔬菜;天天要吃水果,而且是完整的水果,不能用果汁替代。
大豆和堅果食用量更明確
減少了大豆和堅果的推薦攝入量,從籠統的30~50克改為大豆25克和堅果10克。在能夠得到這些食物健康好處的基礎上,又考慮到我國居民日常烹調已經攝入了很多植物油,特別是富含亞油酸的油脂,若過多攝入大豆和堅果,有可能在脂肪方面過量。
飲水量有所提升
新版膳食指南對日常飲水的推薦量從1200毫升提升到1500~1700毫升,這是在國內調查的基礎上做出的調整。同時也明確提出,鼓勵喝白開水和茶水,要求少喝甜飲料。
凸顯運動的重要性
2007版膳食指南把運動放在第五條,而新版膳食指南把運動放在第二條,強調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周150分鐘中強度運動,凸顯了飲食和運動協調的理念。有關“天天運動”雖然還說每天6000步,但明確解釋說這6000步是在日常基礎步數基礎上的有意識的身體活動,特別提示不要久坐的問題。在新版指南編寫中,還特別請來了運動專家,對日常運動的方式做了更多的細致指導。
控糖限酒
2007版膳食指南的主要條目只提到少油少鹽,而新版膳食指南明確提出控糖限酒,其中建議添加糖每天控制在50克以內,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與2015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完全一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