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逐漸改變著孩子對于規則的適應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當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任性隨意的行為時,不要再抱怨老師和學校沒有培養出孩子良好的習慣,因為在他們之前,父母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孩子對于自律精神的理解。
一、小時候沒規矩,長大后不成器 孩子出生時,他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各種生理和心理的欲望來支配的,餓了就哭鬧,困了就睡覺。他漸漸開始了有規律的生活,他定時吃飯,定時玩耍。第一個站在孩子的本能欲望和社會要求之間起調節作用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逐漸改變著孩子對于規則的適應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當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任性隨意的行為時,不要再抱怨老師和學校沒有培養出孩子良好的習慣,因為在他們之前,父母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孩子對于自律精神的理解。 在我的公司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員工,他們視規則為無物,從來不能自主地去做事。
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能力,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自律才能控制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缺少自律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主、客觀因素的干擾,很難去做好一 件事情,達到一定的目標。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在幼兒園不能很好地學習,與同學爭吵不斷;在家撒嬌、任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些都是缺少自律的表現。 日本人的嚴謹是出了名的。日本家長教育孩子使用餐具是非常嚴格的。就拿吃飯用的筷子來說,碰到菜、碰到湯的地方大概只是前面的三厘米,其余上面必須是干干 凈凈的。筷子也不是直接擺在桌子上,而是放在筷托上面。其實,筷托在中國唐朝就有,文化交流后,日本人便學了去,一直傳承到現在。而在中國,筷托基本上只 在飯店才能見到,即便這樣,大部分人也是不用的。這是吃飯的規矩,日本小孩是要遵守的,長大了出去才有禮節、有教養。
我在日本住了那么久,很少看到小孩在房間的墻上、門上亂寫亂畫;而中國住宅的白墻上,基本上都有小孩子的“筆跡”。這些“筆跡”絕不是創造力的體現,通常 是亂七八糟的一團。日本通常是紙門,門上如果漏了洞或是被亂畫了,全部的紙都要換,所以小孩如果破壞了門的整潔是要遭批評懲罰的。這是生活的規矩,日本小 孩子從小就要遵守的,長大了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上做到整潔有序。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父母的有責任制定家規,并監督孩子去執行,有責任讓孩子從小習慣規則的存在。日本父母在這方面做得好,所以日本小孩出來都很講規矩,長大后做事也比較嚴謹。 很多父母會說,我也想從小就規范孩子的行為,可是很難。真的很難嗎?還是我們沒有做好父母應盡的職責?
我女兒讀幼兒園的時候,有拖拉的習慣,最明顯的就是吃飯。我對我太太說,這種行為不可以,一定要扭轉過來。所以,就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們決定好好糾正她。
那天黃昏我叫她吃飯。她眼睛一直盯著電視看,沒有聽到。這是我意料之中的,其實我們早就預算好,飯菜只是我們兩個人的量。接下來,我就跟我太太很快把飯菜吃光了。當我太太在洗碗,我在看報紙時,女兒下來了,因為電視節目演完了。
“為什么現在洗碗啊?”
我太太說:“吃完了。”
“吃完了,我還沒吃啊?”
“對不起,我們以為你不餓。”我太太故意說道。
女兒跑到飯鍋前面去,一開里面是空的,她一開冰箱也是空的。最后,她跑過去拉她媽媽的裙子,說:“媽,能不能給我煮點東西啊?”
我太太說:“都沒有東西了。”
“那能不能出去買點啊?”
“外面這么黑怎么出去啊?沒有關系,明天還有得吃。”
女兒賭氣上樓了,嗚嗚哭起來。我回書房看我的書,我太太繼續洗碗。
過了一會兒,哭聲沒了,我進去一看,原來是睡著了。半夜,女兒忽然跑進我們房間,她輕手輕腳地走到她媽媽的旁邊,拉著她媽媽說: “媽媽!我快餓死了,我都餓醒了。”
我太太一聽這話,心就軟了。很多父母管不好孩子就是因為這樣,我不能這樣,看太太要起來,我在棉被里抓住她的手,意思是革命到最后關頭。
我太太只好說:“上去吧!上去吧!天就要亮了!”結果她又上樓幽幽地哭起來。
太太是一夜沒睡好,天還沒亮她就起來給女兒做早餐了。太太一開燈就被嚇了一跳,原來女兒坐在廚房里邊,左手拿著筷子,右手拿著調羹,心想這一餐絕對不能錯過。
從那以后叫她吃飯她馬上就來了。
我們家管小孩有兩句話:第一,父母講的話只講一遍;第二,父母講的話絕對不打折扣。
可見,管小孩沒有那么難,覺得難是因為縱容,舍不得,狠不下。 好家長網新婚孕期交流群: 255897440 | 好家長網幼兒家長交流群: 136887769 |
好家長網小學家長交流群: 179866781 | 好家長網初中家長交流群: 285044977 |
好家長網高中家長交流群:106561750 | 好家長網青春期家長交流群: 282795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