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第一責任。做為老師、校長,蘇霍姆林斯基都是站在學校教師的角度談教育問題,他要求教師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和每個學生都成為朋友,如果每位老師都按他提倡的觀點去做,那么學校教育一定會成為學生的學園
每日分享:第一責任。做為老師、校長,蘇霍姆林斯基都是站在學校教師的角度談教育問題,他要求教師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和每個學生都成為朋友,如果每位老師都按他提倡的觀點去做,那么學校教育一定會成為學生的學園、樂園、家園。這雖然是每位父母、學生和全社會所渴望的,但我認為這樣要求教師有點太高,特別在當前中國條件下,實行起來更有困難,一是教師要有自我犧牲精神,有圣人般的修養;二是“應試教育”如火如荼,教師占用時間用于課外活動會受到指責;三是“安全問題”風聲鶴唳,不允許老師開展過多的活動。按照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的要求,在現實條件下,如果讓父母在節假日實行是切實可行的,所以,我認為他更像一位有眾多孩子的父母,每個觀點更像是對父母講的。做為父母只有一兩個孩子,況且很多父母都有文化,如果每位父母都能做到他對教師要求的那樣,我們的孩子也會健康成長。從他的教育觀念中我想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優秀的教師應是優秀的父母,優秀的父母可以成為優秀的教師。前者有兩層含義:一是要做好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二是要懂得育人規律,不傷害學生。在教師中,如果只顧教學而自己的孩子沒有健康成長,教師就要反思在育人方面的問題,或者只顧幾個尖子生而讓很多學生找不到感覺,也要進行反思。后者也有兩層含義:一是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二是如果有能力指導孩子學習那是更好的。教師要教幾十位學生,而父母只有一兩個孩子,你父母與孩子就形同路人,怎么能要求教師了解每一個孩子?關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育人”和“教書”的比例,董進宇博士是按二八分成的,家庭教育中“育人”占80%“教書”占20%,而學校教育中,“育人”占20%“教書”占80%。因此,在“育人”方面,父母是“董事長”,教師只能是“總經理”父母永遠是第一責任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