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瑩:與父母關系的適用技巧(九個技巧)
技巧一:適用于父母序位不清,做小孩,子女感覺壓力很大
1、覺察并接受自己內心浮現的情緒;
2、適當抽離;
3、看著父母或想象父母在面前,內心對他們說:
“爸爸/媽媽,我知道您現在所表達的實際是您對您的父母的需求,作為您的兒子/女兒,我理解和接受您的生命力有這些未滿足的遺憾。同時,作為您的孩子,我沒有資格也做不到您的父母才能給您的,我只能做您的孩子,請您允許我以一個孩子的身份來愛您,現在我把您對您父母的需求交還給他們,讓我可以更好地愛您。我以尊重您的人生和堅持做您的孩子來表達對您的愛,謝謝您。”
4、想象父母投射在自己身上的需求飛出去,交還給身后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如有必要,想象自己下跪請求父母允許交還)
技巧二:適用于在原生家庭中傾向于習慣性做父母的父母,因過于承擔而感覺非常疲憊和負累
1、呼吸放松;
2、想象在內心中看到父母,在內心對他們說:
“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給了我生命,也給了我生命中所有我需要的愛、力量和支持。雖然你們年紀大了/行動不便/生病或其他情況,在生命系統里,你們永遠是大的,我是小的,你們永遠在我之上。我沒有資格做你們的父母,我只能做你們的孩子,我為之前錯誤地以為我比你們高,向你們說‘對不起’。現在我回到孩子的位置上,只做一個孩子能做的,全然以一個孩子的身份來愛你們,為你們做事。請你們原諒我的傲慢,允許我做回我自己。我永遠愛你們!”
3、想象自己向父母下跪,慢慢變小成嬰兒,再慢慢長成,全然成為父母的孩子,內心充滿愛、感恩和謙卑。
技巧三:適用于父母因過多干涉而導致子女感覺受操控又難以擺脫的困擾情況
1、呼吸放松;
2、想象的內心里面對父母,看著他們的眼睛,以一個成年孩子的身份,對父母說:
“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給予我生命,也同時給予我所有需要的愛、力量和支持。你們能給的都已經給我了,我會運用好這些去度過我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可能會遭遇挫折和失敗,甚至會很痛苦,那正是我成長所需要的歷練,我知道這些會讓你們很心疼,但請允許我經歷這些去成長,這樣才能創造屬于我的輕松滿足、成功快樂的人生。請允許我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我對你們的愛、感激和尊崇!我會過好我的人生,以此來榮耀你們的愛,來證明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3、想象向父母深深鞠躬,上去擁抱,獲得堅定自己人生的力量與支持。
技巧四:適用于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深愛感覺沉重因而有內疚感,或糾結不定,難以做選擇過自己的人生
1、呼吸放松;
2、想象內心面對父母,對他們說: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給了我生命,才有我現在的人生,你們對于我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愛我、我也最愛的人。我全然接受你們是我唯一的父母,全然接受你們的愛,作為你們的孩子,也全然接受你們有為我付出和擔憂的資格,全然接受你們在付出和擔憂中感受做父母的辛勞和快樂。我的生命經由你們而來,我無法將同樣的恩德回報給你們,你們傳承給我的生命會經由我傳承下去,作為你們的孩子,我也全然接受成長過程中會對你們感到愧疚,那是我成長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我在愧疚中與你們連接,同時我作為孩子無以為報,只能好好地過日子,創造輕松滿足、成功快樂的人生來報答你們!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會更好地成長來榮耀你們的愛!”
技巧五:使用于成長中有創傷,無法全然的釋懷去愛和接受父母,對父母有委屈怨恨,同時,很愛父母,因此內心糾結沖突
1、呼吸放松;
2、想象內心看到父母,接納內心浮現的情緒,同時保持一份成年孩子的心態。
3、在內心對父母說:
“爸爸媽媽,我的生命經由你們而來,這是事實。命運選中你們把生命傳承給我,同時你們也這樣做了,這也是事實。
在成長過程中,你們對我(有意/無意)造成了一些傷害,這令我很委屈/痛苦/怨恨(或其他情緒)難以釋懷。現在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你們也一樣。
所以我現在看清生命之歌最有力量的證明,它證明了你們即使在有困難和局限的情況下,堅持把生命傳給我,想辦法把我撫養大,這是生命中最大的愛。我接受我的生命,我也接受它是你們愛的證明。(如果感覺暫時還不能接受,可以說“我學習接受......”)
那些創傷來自于你們的局限和不足,現在我也看清這背后是你們當時以為這是最好的(或者背后良好的動機),現在我長大了,在學習處理創傷的過程中,我會更加完善和優秀,謝謝你們用犧牲自己形象的方式來教導我如何做父母!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我學習把生命到來本身和那之后發生的事分開,我連接上生命中你們給予的力量和愛,放下(或學習放下)生活中那些傷害,看向我的未來,運用你們給予我的去創造自己輕松滿足、成功快樂的人生!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4、想象把創傷用精致的包裝打包,然后擁抱父母,感受生命中的愛與力量。
技巧六:適用于因教養孩子與父母發生的分歧,因而感到煩惱的溝通思路
1、心態調整:首先,堅持教養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是親生父母(自己),而不是如何其他人;其次,應對父母代勞對孩子的照顧而抱有充分的感恩;第三,要理解父母有他們的時代觀念或局限,不可能隨子女改變,放下任何想操控父母的心態;最后,堅持盡量自己做而不是請父母代勞。
2、溝通語言示范(前提是先建立良好的對話氛圍):
感謝:“爸爸媽媽,這么久以來你們為孩子做了很多事情,很辛苦,我們做子女的心里非常感謝。”
通情:“你們到了這個年齡,辛苦了一輩子,早就該享清福了,可是為了小孩子更加操勞,我們心里很是過意不去。沒有讓你們更加輕松,反而更加勞累,我們做子女的很不孝,也很慚愧,奇怪爸爸媽媽原諒我們。”
達理:“你們已經做了這么多,把我們該承擔的責任都做了,再這樣下去我們越來越不會做父母,越來越差勁,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好的。所以,請你們不要為我們太操心,我們會向你們學習做負責任的父母。你們都能把我們教育好,請相信我們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當然,我們永遠都是您的孩子,如何做得不對您都可以批評可以教育,我們也可能在教育孩子上出問題,但是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改正學習。所以,責任還是讓我們自己去負,該我們做的還是讓我們去做吧,孩子的事你們就少操勞些,這樣你們稍微輕松一點,我們做兒女的心里也好受些。好嗎?”
展望:“看嘛,我們做好父母,孩子知道規矩和尊重,知道聽父母的教育,將來在社會上才有出息。你們就享受天倫之樂吧,你們照顧好自己,身體健康樂樂呵呵,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了。”
技巧七:適用于父母過世,每每想起哀傷很重,影響工作生活
1、呼吸放松;
2、想象在內心看到父母,對他們說:(過程中需保持成人心態,適當抽離)
3、在內心對父母說:
“爸爸/媽媽,我很想您,很愛您。
您已經離開我了,可是我仍然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每次想到您,就覺得非常哀傷、痛苦。
在這份哀傷和痛苦背后,是我對您深深的愛,和孩子對父母深層次的連接。我真的很想您。
想到您,我還有一份愧疚/遺憾/后悔等情緒,在這份情緒里,也是因為對您的愛卻沒有做到。所以我現在決定以您的名義去做......(內心想做一些事的計劃、有大概的步驟和時間即可)。我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您的愛,當我做完這件事,我就可以放下愧疚/遺憾/后悔了。爸爸/媽媽,您允許嗎?(若不允許,換一件事情,直至同意)
爸爸/媽媽,雖然在物質的世界里,您已經離開我了,但是在生命能量的世界里,您永遠跟我在一起。我的身體里就有您的一半,我會好好地愛惜自己、照顧自己,做很多好事,來表達對您的愛和思念。
爸爸/媽媽,對于我來說,您就像(想象一個象征物,如高山、大海、太陽之類有積極意義的事物)......它會伴隨我整個人生,爸爸/媽媽,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永遠在一起,我愛你們!”
4、然后想象在象征物的陪伴下,走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前方是未來圖畫,深呼吸,儲留這種有力量的美好的感覺,直至感覺足夠,就可以睜開眼睛了。
技巧八:適用于內心小孩狀態,總是討好父母,害怕得不到愛而不能輕松做自己
4人一組:當事人、爸爸或媽媽的代表,觀察維護者。
當事人面對爸爸或媽媽:“爸爸/媽媽,你愛我嗎?”
代表:“是的,我愛你,孩子。”
當事人:“我不乖,不好,你也會愛我嗎?”
代表:“是的,無論你怎樣,我都會愛你。”
當事人:“我會做錯事,有很多不完美,我還值得愛嗎?”
代表:“每個人都不完美,而你的生命是完美的,是值得愛的,爸爸/媽媽愛你。”
當事人看代表的眼睛,體會,然后與爸媽擁抱。
要點:代表需要完全放空,接納當事人所有狀態,堅持以愛、接納、包容的心態和語言來支持當事人;觀察維護者遞紙巾、維護安全空間,除非必要,不干預當事人的情緒;當事人應避免堅持創傷的小孩狀態,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這個技巧也可以一個人對自己做,想象與內心的父母對話,體會父母的愛和包容。過程中可能需要快速釋放創傷,比如敲擊掌緣。)
技巧九:適用于小時候與父母有分離,或其他創傷而造成難以感受到父母的愛
1、四人一組:當事人,父母代表,安全維護者;
2、均是站立姿勢。當事人呼吸放松,閉上眼睛回到小孩狀態;
3、當事人對面站立母親代表,背后站立父親代表,當事人與父母之間相隔約一米距離;
4、當事人感覺完全放松下來,點頭。父母代表同時慢慢走近當事人,母親擁抱孩子,父親從后抱住兩人(父母根據孩子的擁抱力度來調整力度)
5、(此時孩子可能出現情緒而哭泣,允許發生)孩子感受父母懷抱中的愛,深吸氣儲留此時的身心記憶。可以呼喚“媽媽”、“爸爸”,其他不說如何話。父母代表只說“爸爸/媽媽愛你。”
6、保持一家三口的擁抱姿勢,直至當事人平靜下來回到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