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就不能給我爭口氣呢——
孩子從出生到走進初中這漫長的大約12年的時間里,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悲的是,盡管許多人在為人父(母)后,確實在承擔著撫養、教育的義務:用進口奶粉喂養,選擇高級幼兒園,陪著孩子學英語、學鋼琴、學書法、學繪畫,直至選擇優質小學、高價中學……但最后孩子并未像父母期望的那樣。
用一位困惑中的母親的話說“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啊,能做的我都做了,他怎么就不能給我爭口氣呢?”殊不知,家長的失敗往往就在于沒有很好地完成“第一任老師”的角色,能做的做了,該做的卻沒做或者做得不好。
當您帶著孩子一起闖過了紅燈,可能交警沒有看見但您的孩子看見了;
當您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可能沒有人干涉您但您的孩子看見了;
當您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很隨意地吐了口痰,您的孩子看見了;
當您對自己的父母不禮貌地說話時,您的孩子聽見了;
當您在自己的寢室上網打游戲而讓孩子在一屋“頭懸梁”時,您的孩子感覺到了;
當別的家長在想著怎么學習和掌握家庭教育知識教育孩子時,您卻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去讓孩子“獨享”學習的氣氛了……
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就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當您埋怨孩子不給您爭口氣時,您拍一下胸口問問自己您給孩子爭口了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