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汗水,一路花開 你好,老師,我想咨詢一個問題,孩子放寒假了,家長們督促孩子做作業,孩子不聽話,不做,家長很生氣,孩子還挨揍,我害怕時間長了,會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應該怎么辦?(我們還要上班,
一路汗水,一路花開
你好,老師,我想咨詢一個問題,孩子放寒假了,家長們督促孩子做作業,孩子不聽話,不做,家長很生氣,孩子還挨揍,我害怕時間長了,會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應該怎么辦?(我們還要上班,白天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您好,您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家長們督促孩子做作業,孩子不聽話,不做,家長很生氣,甚至為此揍孩子,時間長了,真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因為家長在處理孩子做作業這個事情的過程中給了孩子兩個信息:一是爸爸媽媽很生氣,二是我要挨揍。作為孩子肯定不想讓爸爸媽媽生氣,更不想讓自己挨揍,導致這兩個不好的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作業。人們面對不好的事情往往都會首先外歸因,所以孩子不會首先從自身找原因,他會怪罪作業,反感作業,抵觸作業。這樣孩子和作業之間就結下了一個錯誤的結。家長越是督促,懲罰,孩子的作業就會越來越應付,糊弄,最后就成了給家長寫作業。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給了孩子一個負強化,也給孩子養成了一個錯誤的條件反射,一到寫作業就挨罵或者挨揍,一挨罵或者挨揍就不愿意寫作業,如此惡性循環,孩子就徹底地厭學了,親子關系也會發生僵化。所以說這位媽媽的擔心是很有道理的,其實你的這種擔心自己已經體驗到,在你不斷的督促和責罵中你已經發現了孩子沒有多少改變和提高,甚至情況更糟,所以爸爸媽媽會在這種督促中自然產生這種擔心,人都是有心靈感應的,特別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當你感覺到這種教育方式會導致他厭學的時候,其實孩子的心里想的會和你一樣。
小學階段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家長幫助和影響孩子的最好階段。對孩子的每一件事情家長都要珍惜初始階段,當孩子開始上學,出現了作業這個概念的時候,家長要好好珍惜,和孩子仔細交流,讓孩子對作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讓他知道他做作業就像爸爸媽媽需要工作一樣,是自己份內的事情,是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是自己能證明自己長大的事情。要讓他懷著神圣的心情去接受自己份內的事情,要讓他在做這件事情中不斷的體驗到成功,體驗到快樂,體驗到愉悅,讓他在這些積極的情緒中和作業建立良好的關系,他會慢慢的愛上做作業,喜歡寫作業,直到最后內化成一種習慣。觀察歷年的高考中考優秀者,你會發現他們認真寫作業,高效寫作業已經是他們多年的習慣。所以說做個家長不容易,做個小學生的家長更不容易,要敏銳的能捕捉到孩子成長的關鍵點,在關鍵的時候進行正確的引導,種下良性的種子,確立正確的概念。這一步走對了方向,后面的努力才會結出好的結果。當我今天晚上在回復這個問題的時候,恰巧是立春,這是24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因此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也重在強調開始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孩子每個方面的起始階段都是一個關鍵期,家長要能抓住這些契機。
方向對了之后,對于孩子來說,家長還要扶上馬送一程,仔細陪伴一個階段,不是說道理講明白了,家長就完成任務了,孩子還小,他還需要家長具體的指導和幫助,直到他自己完全掌握,成了一種習慣,家長才可以放手。小孩子寫作業在剛開始的時候,家長要有周密的打算,寫作業的地點、時間、環境、方式等等,家長都要仔細研究,認真落實,手把手的交給孩子,直到他自己完全掌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教育好一個孩子真的不容易,需要家長真的能耐下心,靜下心,用上心,一點一滴的去落實,去踐行,一路汗水定會滋養一路花開。家長,加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